經觀大健康 餘詩琪/文 5月30日,貝達藥業發佈公告稱已通過港交所聆訊。若成功掛牌,將成為內地醫藥行業少有的“A+H”架構。
有消息稱,此次貝達藥業赴港上市,計劃募集10億美元。半年前,它剛在創業板上完成了10億元的定增。
這兩筆募資進一步夯實了貝達藥業向“license in(授權引進)”模式的轉型。在2017年之前,這家公司“不緊不慢”,自2003年成立之後只上線了一款藥——埃克替尼。雖然該藥是目前國內商業化最成功的抗癌藥之一,自上市以來累計銷售額超過了90億元。但近些年來受到新一代藥物的猛烈擠壓,市場兩年就丟了一半。且進入醫保之後,淨利潤持續走低,這款藥在去年佔到整體營收的96.95%。
貝達藥業在2016年登陸創業板之後,就快速轉向“license in”。只是在2017年一年,就發生了四筆投資記錄。這幾年通過多筆交易,它的管線已經不僅限於原有專注的肺癌領域,甚至覆蓋了貝伐珠、PD-1、CTLA-4等幾個熱門的大品種。
今年速度進一步加快,除了資本市場上的動作之外,對引進品種的需求越來越大。
在今年2月的電話會議上,公司管理層稱,對BD(商務合作)部門的要求是每年要有三個項目進來。相比於股權投資,BD能更直接的對應到合作方某款具體在研的藥物上,落地速度更快,也是近幾年來國內藥企快速擴充管線的主要方式之一。
在1月的年度工作會議上,針對今年要完成的港股上市所募集的資金,管理層的目標更加明確,除了40%的錢用於現有管線的推進之外,要拿出30%的錢繼續推動BD。貝達藥業企業宣傳部負責人對該信息並沒有確認。
這看上去都是直指貝達藥業的“致命傷”:管線少。這家老牌藥企在行業內留下的印象,一方面是盈利性挺好,但另一方面就是危機感不足。
埃克替尼是一代EGFR靶點非小細胞肺癌藥物,適用人羣覆蓋了一半的肺癌患者。2012年到2015年,這款藥的銷售額從3.1億元猛增至9.1億元,年化複合增速達到驚人的95.35%,從羅氏和阿斯利康手中搶到不少份額。
而阿斯利康在2017年便實現了反撲,第一個獲批了三代藥物,之後,包括豪森藥業跟艾力斯也相繼獲批。相比於一代藥物,三代藥物解決了耐藥和副作用的問題。兩年之後,三代藥物的市佔率從0猛升至47.3%。貝達藥業直到今年3月,才基於此前收購的三代產品提交了上市申請。
公司管理層在2021年的工作計劃溝通會議中也提到:“要做好三、五年之後,三代藥物替代掉一部分一代藥物市場份額的思想準備,三代的市場份額會越來越大。”
也是在這個轉型的階段,貝達藥業本來引以為豪的自研體系頻頻遭遇離職風波。前總裁兼首席科學家王印祥、前首席醫學官譚芬來、前首席化學家胡邵京等相繼離任。今年三月,接任沒多久的首席醫學官毛力離任。
貝達藥業並沒有對外解釋過幾位高管的離職原因,但顯而易見,一旦進入“license in”的軌道,耗資巨大的自研體系甚至會成為“累贅”。
“貝達就是之前太舒服了。目前比較被動,此前管線佈局的不夠,之後開始買,但這個模式需要時間去驗證,且也需要大量的資金。埃克替尼這幾年的收入增速壓力肯定很大,甚至有可能下跌,這部分‘丟’掉的收入怎麼辦?”某不願具名的行業投資人稱。
在2016年,埃克替尼降價一半進入醫保之後,雖然營業收入有所上漲,但利潤卻再也沒超過2016年的3.68億元,基本在2億元左右徘徊。
從目前來看,針對三代藥物的進攻,貝達藥業還無法應對,即便自己的三代藥物有望獲批,但主要競對阿斯利康從去年開始重倉中國市場,這個先發優勢挺難突破。
另一個被寄予厚望扛收入的是去年獲批的恩沙替尼。貝達藥業管理層稱,今年將投入大量資源在恩沙替尼的推廣,預計銷售目標在3億元左右,這也使得公司今年的利潤增速可以保持在2020年的水平。這款藥物目前還未進入醫保,2021年第一季度銷售額在3000萬元左右。
貝達藥業企業宣傳部負責人並沒有確認該銷售目標,且對經觀大健康記者表示,計劃在今年積極參與醫保準入談判。
此外,雖然“license in”模式因為再鼎醫藥的成功,受到一眾國內創新藥企的模仿,但實際上這個產生這個模式的環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不少創新藥企CEO跟記者抱怨過,現在去海外蒐羅項目的企業太多,項目價格也翻了好幾番了。根據醫藥魔方數據顯示,單筆創新藥項目引進的價格呈逐年增高的趨勢。2019年披露交易總金額的28筆創新藥項目交易,平均單價已經達到1.5億美元。1億美元以上的交易有17筆,佔比超過了60%。
一季度報顯示,貝達藥業的貨幣資金為8.31億元,如果無法成功登陸香港證券交易所,自有資金能做的事很有限。再鼎醫藥賬面上有11.875億美元,且近期還在募資8.5億美元。
貝達藥業董事長丁列明在2019年稱,團隊在美國跟蹤了一百多個項目。公司管理層在今年的溝通會上提到具體的方向是把核心產品埃克替尼所在的肺癌賽道“填滿”,還是聚焦於小分子藥物,更看重性價比,交易總金額不希望過大,很貴的就放棄了。
關於之後在“license in”上的規劃,貝達藥業相關負責人並未透露過多信息。
貝達藥業未來兩年內都不會太好過,兩地上市之後,雖然拿到了更多的資金,但也意味着對業績的要求更高。基於目前相對單一的產品序列,貝達藥業很難有十足的把握能取得多大的增速。至於它是否可以成功轉型“license in”模式,是另外一個重要話題。經觀大健康記者都會持續跟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