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時代財經 高秋榕 編輯:賈紅輝
2月24日,有媒體報道稱,李嘉誠計劃建立一家特殊目的收購公司,計劃最早本週向美國證交會遞交上市申請。同日,管理資金規模達800億元的弘毅投資同樣被傳計劃成立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在美上市。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特殊目的收購公司英文全稱為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SPAC),也被稱為“空白支票公司”,其與人們認知中的“皮包公司”極其相似,曾被不少人認為是騙局。
李澤楷早已涉足SPAC
特殊目的收購公司沒有明確的營業收入,僱員可以少至兩個人,多為離岸註冊。通常而言,SPAC通過上市募集資金,在市場上通過併購的方式整合未上市的目標公司,使其搖身一變成為上市公司,再進行更名等一系列操作。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在很多人看來,這和A股的借殼上市差不多。但實際上,A股殼公司多由於經營不善被迫“賣身”為殼,而SPAC大多由經驗豐富的管理團隊,或者一個主要的基石投資者牽頭創立,上市之初便手握充裕資金。
不過,如果SPAC公司找到了想收購的公司,需要通過股東投票同意才能進行交易,股東也可以投反對票,選擇贖回他們的股份。因此,投資於SPAC並不是一門穩賺不賠的買賣。
對於SPAC是騙局的觀點,香頌資本董事沈萌認為,SPAC只是一種更為靈活簡潔的上市方法,並不能認為是騙局。它的風險在於,發起設立SPAC的人是否可信、之後合併的項目是否可信均值得評估,否則像傳統IPO的瑞幸一樣造假最終也會淪為騙局。
美國國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楊崇藝博士在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則表示,通過SPAC進行公開上市的模式已經存在多年。本質上這是一種先發空頭支票成立皮包公司,再找到標的公司合併的曲線上市方法。該模式同時已幫助許多規模較小、甚至是投機的企業公開上市。
楊崇藝認為,“投行為了從SPAC中獲得更高收益,對併購的企業也會十分‘挑剔’,這也就意味着投行一般會挑選更優秀的併購標的企業,標的未來具有更高估值。”
此次李嘉誠被傳建立一家特殊目的收購公司,並非李氏家族首次涉足SPAC。
此前,李嘉誠之子李澤楷與PayPal聯合創辦人Peter Thiel各自通過旗下公司太平洋世紀集團和泰爾資本共同投資成立了兩家SPAC公司Bridgetown Holdings和Bridgetown 2 Holdings。
其中,Bridgetown Holdings於2020年10月16日在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從公開市場集資5.5億美元,主要投資於東南亞市場的新經濟板塊,有消息稱其正考慮與印尼電子商務巨頭PT Tokopedia合併。截至目前,Bridgetown Holdings較發行價增長超50%。
而對於Bridgetown 2 Holdings,據媒體報道,其計劃在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代碼為BTNB,發行單位2000萬,以籌集資金2億美元,花旗集團和BTIG是該交易的聯合賬簿管理人。
2020年成“SPAC元年”
SPAC出現於上世紀90年代的多倫多證交所,但近兩年SPAC在美股市場才逐漸熱門起來。2020年SPAC上市公司數量和募資額分別同比增長320%和510%。
據統計,2020年共有248家SPAC公司在美股上市,佔當年美股IPO的52.7%;募資總額高達830億美元,佔美國IPO總規模的53.5%。從IPO募資額來看,2020年美國SPAC募資額首次超越傳統IPO模式,因而也被稱為“SPAC元年”。值得注意的是,按匯率折算,2020年美國SPAC的募資額也分別超過了A股和港股的募資額。
沈萌在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表示,SPAC是最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放寬了上市、特別是直接上市的限制後才提供了其在法律上的完整性。其流程簡單又能滿足融資需求的特點,結合了借殼上市速度快和IPO能融資的優點,相比傳統IPO,所需的時間和成本都大大降低。也正因此,SPAC模式在美股愈發火爆。
此外,有市場人士表示,SPAC模式費用較低也是其受到追捧的原因之一。通常而言,IPO需要向投行支付所募集資金的1%-7%,但SPAC費用大約只有IPO募集資金費用的四分之一。
楊崇藝博士還表示,散户投資者對非傳統業務的興趣和當前的低利率環境也助漲了SPAC的繁榮。
“一些高增長潛力的新賽道正在湧現,一些中小型企業受制於規模,沒啥公開交易的可能性;而公眾的投資熱情鼓舞了這些中小企業通過SPAC的快車道上市以獲得二級市場的融資。此外,接近於零的利率,對SPAC對投資者來説機會成本很低。”楊崇藝對時代財經解釋道。
進入2021年,截至2月13日,美國SPAC上市數量已達144家,募資額約444.54億美元,上市數量和募資額已經超越2020年全年的一半。
不過,對於SPAC熱潮,傳奇投資人、97歲的伯克希爾副總裁查理·芒格在近期表示,這種對於尚未被發現或挑選出來的企業進行的瘋狂投機,反映出了“令人不快”的泡沫。對於投行的專家而言,只要允許他們沒有什麼是賣不出去的。“這種投機最終一定會有糟糕的下場,只是不知道會在什麼時候發生。”
SPAC目前已遍及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韓國、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其兇猛的勢頭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資本市場的關注,新加坡今年也計劃引入SPAC模式。
新加坡證券交易所行政總裁羅文近期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若獲得業界支持,將於今年內容許“空白支票公司”或“特別目的收購公司”到當地上市。他稱,目前新交所就引入SPAC上市仍在做諮詢,需取得市場的回饋,但他明言一旦市場支持便會落實計劃。
此外,有媒體報道稱,港交所也正開始研究SPAC機制,港交所發言人在回應媒體時也曾表示,港交所不時研究加強或改革上市制度的各個方案。沈萌在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表示,港交所的行事極為審慎,需要詳盡的評估後才會接受一些新生事物,但是在美國乃至新加坡等市場的競爭壓力下,也不排除會加快推進。
楊崇藝博士則認為,香港資本市場作為亞太區資本市場的龍頭,應當對引入新產品持開放態度,否則和封殺自己“財路”無異。SPAC在美國如此盛行,香港要研究及模仿也是無可厚非。但其也對香港實施SPAC表示擔憂:“SPAC上市具有其監管風險,監管層具體如何實施,是否適合香港市場的投資者等有關議題仍值得謹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