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北上資金強勢迴歸: 無懼干擾再流入近千億 押注消費股打破估值天花板

由 圖門耘 發佈於 財經

  6月2日收盤後,當日北向資金淨流入接近20億,這也意味着六月至今短短兩個交易日,北向資金已經淨流入接近120億元,延續了4月以來強勢流入的表現。

  但與2019年北上資金持續性大規模流入不一樣的是,2020年因為疫情和海外金融市場罕見大幅波動的影響,北上資金的流入和流出經歷了過山車式的波動。

  先是在2月初A股市場恢復交易後大舉抄底買入,短期內近千億資金兇猛流入。但隨後疫情在全球持續擴散,歐美市場接連大跌,北上資金轉為避險模式,又在短短一個月時間裏完成了千億規模的淨流出,3月中旬至今在內外部環境變化的影響下重回“加配”軌道。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中美貿易磨擦再次升級為不確定性的變量時,市場開始關注北上資金流入的趨勢是否又會遭遇年內第二次變化。

  而從近期北上資金持續淨流入的狀態來看,市場普遍認為中美貿易摩擦的不確定性並沒有對北上資金淨流入的趨勢造成干擾,可以明確北上資金年內大規模淨流入態勢已然穩定而接下來年內尚有2000億-3000億元的流入空間。

  年內仍有數千億流入空間

  覆盤這一次北上資金重回淨流入軌道可以發現,自3月24日以來,北上資金開始停止大幅淨賣出的操作,試探性地“迴流”。到了4月中旬,隨着外部市場風險係數逐漸降低,北上資金正式大規模“重新入場”。

  從3月24日至今的兩個多月時間裏,北上資金僅有8個交易日為淨流出,剩下接近40個交易日全部是淨流入的狀態,這期間北上資金淨流入累計規模超過900億元。

  分月份來看,4月北上資金流入接近500億元,5月淨流入為300億左右,目前6月短短兩個交易日已經有超過100億資金流入。

  年內前兩次北上資金大規模的流入和流出背後都有明晰的理由,而這一次北上資金重回加配軌道的背景也很清晰。

  此次外資迴流的核心因素即是海外尤其是歐美市場風險在短期內解除。光大證券分析師謝超認為:“北上資金迴流符合我們在二季度策略中的預判,美股恐慌性暴跌和美元指數上漲造成的流動性危機已化解,而 A 股市場估值所隱含的增速預期已低於經濟的長期潛在增長率,進入值得價值投資的區間,在流動性危機化解之後,北上資金理應回補A股的優質資產。”

  另一方面,國盛證券策略分析師張啓堯也提出自本輪疫情暴發以來,美聯儲無限量QE開啓了全球貨幣大寬鬆,歐洲、日本緊隨其後開啓了天量的刺激和救治政策。尤其是3月以來,外圍無風險利率中樞快速下移,中美長債利差於5月下旬突破2%,創下近10年來的新高。另一方面疫情在全世界其他地區依舊有很大影響,很多地區距離正常化復工還有較長時日。在內外利差居於高位的背景下,A股作為率先從疫情衝擊中走出的優質資產,迎來全球資金的集中追捧。

  但近期中美貿易摩擦不確定性重新出現,市場也憂慮和觀察北上資金是否會出現年內第二次趨勢逆轉,呈現淨流出的狀態。

  對此,張啓堯認為:“時隔半年中美摩擦再起波瀾,但並未構成市場的核心矛盾。另一方面,外圍市場延續反彈行情,風險偏好修復推動外資增配A股。反映到資本市場,儘管中美關係日益趨緊,摩擦制裁不斷升級,但5月以來全球股市反彈行情卻依然不温不火地推進。VIX指數自3月以來的下行趨勢依舊保持,外圍風險偏好也未受到明顯衝擊。外圍行情的延續,成為外資繼續增配A股的又一重要推手。”

  而多位市場人士也認為長期來看,A股國際資金仍遠遠低配,即使外部不確定性增加,外資入場初級階段的大邏輯也不會有絲毫改變。另外從今年下半年的情況來看,儘管A股國際化進程暫緩,但外資流入趨勢料將延續,一些機構認為年內還有2000億-3000億的外資增量。

  澤浩投資合夥人曹剛也告訴記者:“目前A股外資持有比例相比美國和日本仍舊比較低,甚至也不如韓國,目前外資配置A股還處在比較早的階段,包括今年即便有很多不確定性的因素,最終外資還是回到加配A股的路徑上來,可以確定境外資金加倉A股是近幾年比較確定的趨勢,增量外資仍可期。”

  助推消費股突破估值天花板

  外資在過去幾個月持續迴流並不簡單體現在數據上,市場也有明顯的感知,尤其是近期大消費概念持續走強,這其中北上資金持續買入消費股正是核心驅動力之一。

  5月以來,食品飲料、醫藥等大消費板塊漲幅居前,多隻龍頭股股價頻頻創出新高,大消費板塊再度接力成為“牛股集中營”。

  另外一個北上資金押注大消費概念的佐證是,近日美的集團、華測檢測、索菲亞、泰格醫藥四家公司均因外資持股比例達到26%而被披露預警,史上也屬罕見,而四隻中的三隻都屬於大消費板塊的公司。

  根據目前的數據顯示,外資還在持續買入大消費類概念的公司,例如貴州茅台、恆瑞醫藥等公司。根據 WIND 統計的數據顯示,近一個月內北上資金淨買入排名前三的公司分別為美的集團、貴州茅台和格力電器,這其中貴州茅台再創新高,股價逼近1500元大關。

  不可否認的是目前消費股的估值已經處於歷史高位,那麼外資仍在加配的邏輯何在?對此,張啓堯表示:“我們一直以來認為外資作為A股的核心影響變量,並將推動大消費為代表的核心資產估值重估。近期消費再度大漲,估值突破歷史上限,部分投資者擔心A股消費估值偏貴。但我們從全球估值對比體系出發,我們看到A股多數消費龍頭與全球相比並不貴或者其盈利性成長性佔優。”

  張啓堯認為A 股消費股目前的估值從全球市場出發來看有這樣三個特點:第一,與美股相比,當前A股大部分消費行業的龍頭PE估值偏高,其估值溢價來自高成長性,A股業績增速普遍高於美股,PE-G視角下A股消費龍頭估值仍處於合理區間;第二,當前A股大部分消費行業的龍頭PB較為合理,PB-ROE視角下,A股消費龍頭估值也較為合理;第三,海內外疫情錯位,A股消費龍頭率先迎來盈利修復。且與全球佈局的美股消費龍頭相比,疫情衝擊下以內需為主的A股消費龍頭業績優勢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