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政策市下淘汰賽升級 多家藥企申請破產重組
21世紀經濟報道
導讀:醫藥產業結構已經在發生變化,以往“重銷售、輕研發”模式為主導的時代已經過去,需要企業有真正的核心競爭力。
經多方消息證實,第三批國家帶量採購即將在本月啓動。據業內人士透露,此輪帶量採購報價、結算等規則均有改變,對企業來説壓力較此前更大。
實際上,受帶量採購、兩票制、重點監控目錄、醫保控費等諸多醫改新政疊加影響,一些藥企受到較大沖擊。如不久前,譽衡藥業、信邦製藥雙雙發佈公告稱,哈爾濱市中院已受理譽衡集團債權人對譽衡集團的破產重整申請,是否導致上市公司控制權變動存在不確定性。
譽衡藥業在此前回復深交所問詢函中表示,近年來,醫藥監管機構政策變革給醫藥行業政策環境帶來了重大變化,公司主要產品銷量及價格不斷下降,經營業績大幅下滑。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從2019年至今,已經有十餘家知名藥企(子公司)宣佈破產重組。北京鼎臣醫藥管理諮詢中心負責人史立臣分析稱,醫藥產業結構已經在發生變化,以往“重銷售、輕研發”模式為主導的時代已經過去,需要企業有真正的核心競爭力。
醫藥商業公司成破產主力
7月7日,譽衡藥業、信邦製藥雙雙發佈公告稱,哈爾濱市中院已受理譽衡集團債權人對譽衡集團的破產重整申請,是否導致上市公司控制權變動存在不確定性。此外,譽衡集團籌劃了近一年的轉讓其所持譽衡藥業15%股權,亦宣告終止。
7月11日,譽衡藥業公告稱,譽衡集團已進入破產重整程序,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深圳分公司已對譽衡集團所持公司股票進行保護性輪候凍結。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根據公開報道不完全統計,2019年以來,已有十多家知名藥企因各種原因申請破產清算或宣告破產。其中,在2019年12月第一週就有5家藥企宣佈申請破產。與此同時,醫藥領域的降薪、裁員等消息也頻繁傳出。
另據啓信寶數據顯示,經營範圍前30字含有 “醫藥、製藥、藥材、藥品、藥片、抗生素、中成藥、西藥”和 “生產、製造、研發”,或主營業務含有“醫藥、製藥、藥材、藥品、藥片、抗生素、中成藥、西藥”或國標二級行業是“醫藥製造業”,破產公告時間在2019年1月1日及以後的藥企共有114家,註銷/吊銷的有6037家。
史立臣分析稱,不能適應政策調整的藥企屬於被淘汰的“前浪”。從類型看,醫藥商業公司成為近兩年破產的主力。
一位目前正在做防疫物資生產的企業負責人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他此前是華南地區的醫藥商,但自從兩票制落地後,業務開展困難,目前“一票制”又在加速落地中,中小型醫藥商業公司的生存直接受到挑戰。
2016年在全面推行“兩票制”的兩個月後,受多個政策疊加影響,粵北最大醫藥公司廣東為爾康醫藥有限公司宣佈公司解散倒閉。另有統計數據顯示,僅在2018年上半年,河南有近100家小規模藥品流通企業或倒閉或被收購。
就在不久前,6月18日,山東濟寧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民法院公佈民事裁判書,上海雷允上藥業對民營醫藥批發企業山東瑞中醫藥有限公司也提出了破產申請。不過,最終法院認為雷允上提交的證據不足以證明山東瑞中醫藥有限公司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或明顯缺乏清償能力,因此未予受理。
另有業內資深人士認為,一些在帶量採購中失去市場資格的企業也面臨着巨大壓力。目前藥品、醫用耗材的集中帶量採購已經逐漸進入常態化階段,品種和範圍都將逐步鋪開,在這種趨勢下,業績依靠單品種或者可能納入採購範圍的產品佔比較大的藥企生存將承壓。“此次第三批帶量採購即將到來,規則較以往更為嚴苛,藥企將面臨的壓力更大。”
醫藥企業轉型時間緊迫
據瞭解,譽衡藥業受累於控股股東譽衡集團,開始頻繁甩賣核心資產、砍重點佈局項目。但實際上,譽衡藥業此前頻繁併購的業務“雷點”居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發現,目前其主要利潤貢獻的核心子公司及核心業務都踩在醫藥政策的“雷”上,如其多個產品都屬於重點監控目錄中的產品。
譽衡藥業在回覆深交所問詢函中也表示,近年來,醫藥監管機構政策變革給醫藥行業政策環境帶來了重大變化,受兩票制政策、重點監控目錄、醫保控費等多重政策因素影響,公司以前年度收購的全資子公司上海華拓、南京萬川、普德藥業主要產品銷量及價格不斷下降,經營業績大幅下滑。
上海華拓及南京萬川的主營產品注射用磷酸肌酸鈉屬於《重點監控目錄》所列20個產品之一。注射用磷酸肌酸鈉原被列入17個省區地方醫保目錄,截至2020年5月底,已有11個省區將注射用磷酸肌酸鈉調出地方醫保目錄。
隨着各省重點監控目錄的出台以及配套政策的執行、地方醫保目錄的調整,注射用磷酸肌酸鈉銷量呈現快速下降趨勢。受此影響,公司注射用磷酸肌酸鈉(萊博通)的銷售量由2018年的929.95萬克下降到2019年的714.50萬克,同比下降23.17%;注射用磷酸肌酸鈉(唯嘉能)的銷售量由2018年的735.84萬克下降到2019年的335.50萬克,同比下降54.41%。
譽衡藥業稱早在三年前就意識到存在的問題,也在做相關佈局,但因併購等問題頻繁“爆雷”,產品老化、市場萎縮等多個問題無法在短時間內解決,其佈局的生物醫藥PD-1也已經處在競爭的紅海。
譽衡藥業表示,只能及時調整思路、收縮業務規模、聚焦業務轉型,在確保公司平穩運營的前提下,儘量延緩現有產品市場份額下降的趨勢,積極穩健地推動公司轉型工作。
在一致性評價、帶量採購、醫保支付改革等倒逼整個行業轉型升級的背景下,市場留給像譽衡藥業這樣的企業轉型時間已不多了。
博思雅管理諮詢CEO王穎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在合規壓力升級,多個醫改政策疊加,中國醫藥行業發展環境已經發生改變的情況下,未來藥企應該聚焦核心業務或加速轉型升級。此前,一直處於觀望、未進行轉型升級的企業淘汰賽將逐漸開始。
“企業必須進行研發投入,仿製藥在帶量採購等政策下,已經進入了微利時代,只有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才能適應市場發展,越早佈局創新藥和高端仿製藥,後續優勢將越能體現。”史立臣指出。
(作者:朱萍 編輯:徐旭)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常福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