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一場“萬億俱樂部”的抱團豪賭!張坤、王宗合淨值驚現“八連陽”,基金經理2021開年“魔幻與現實”

由 舒培榮 發佈於 財經

財聯社(北京,記者 陳俊嶺)訊,1萬億的快手、五糧液,2萬億的美團、3萬億的貴州茅台、7萬億的騰訊控股,以及“準萬億”的比亞迪、金龍魚和寧德時代……時隔幾年,A股機構抱團的風向再次盛行“以大為美”的邏輯。

截至2月9日收盤,A股和H股“萬億市值”俱樂部共有17家上市公司,這些“頭部股票”的機構股東,也彙集了各種高大上的投資機構以及最頂尖的明星基金經理。有人説,當下喧鬧的資本市場主角,已然是頭部公募的頭部基金經理的頭部重倉股。

一條是“熱門賽道”的絕對王者,只要你敢下重手,就能帶來一根漂亮的淨值曲線,更有爆款基金加身:一條是備受冷落的“價值投資”的滄桑道,少人問津,還要飽受淨值縮水、規模贖回的內外壓力。

萬億市值,貴!跟,還是不跟?如果你是一位基金經理,你會選擇作何選擇?而那些敢押賽道、願賭抱團的同行,早已渾然不覺又樂此不疲地沉浸在這場“魔幻與現實”投資盛筵中。

一場“萬億市值”的抱團豪賭

每股2456.43元、總市值30857.62億元……春節前夕的倒數第二個交易日,在萬眾矚目之下,貴州茅台終於以一根“中陽線”突破了上方的重重壓力,並將“宇宙第一銀行”工商銀行遠遠拋之身後。

在貴州茅台的振臂一呼下,五糧液也緊隨其後,以12789.90億的市值榮登A股“萬億市值”俱樂部的第六位,與第五名招商銀行僅差一個“上海機場”,同時超越第七名農業銀行一個“保利地產”。

截至2月9日收盤,A股“萬億市值”俱樂部共有7位成員,分別是貴州茅台、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平安、招商銀行、五糧液和農業銀行,大金融獨佔五席,依然處於壟斷地位。

A股“以大為美”的投資邏輯曾在2007年和2017年兩度上演,2007年上證指數劍指6000點,中國石油為代表的“中字頭”曾獲億萬榮耀;2017年大金融為代表的藍籌股悄無聲息中突破了2015年的高點;而這一次風光不二的絕對主角卻是消費、新能源帶來的“超強風口”。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四季報,貴州茅台、五糧液分別被1665只和1322只基金持有,成為當季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冠軍和榜眼,他們也成為公募持倉市值超千億的兩家上市公司。

相比貴州茅台領銜的“萬億市值”俱樂部,A股裏的“準萬億市值”更有看點,既有踩上新能源車風口的寧德時代、比亞迪,也有大消費風口的中國中免、海天味業和金龍魚。

讓我們將視線移至港股,H股“萬億市值”俱樂部成員多達10位,不同於A股金融當道、白酒逆襲的格局,港股市值前三位分別為騰訊控股、阿里巴巴和美團,快手、京東集團也躋身萬億市值。

由於A股獨缺這些互聯網巨頭,港股中萬億市值的科技龍頭股,也成為內地基金經理配置港股的首選,得益於數千億“南下資金”超強助力,2021年以來騰訊控股、美團、快手等股價也一浪高過一浪。

張坤、王宗合淨值驚現“八連陽”

就在很多投資人感慨“賺錢不易”的艱難時節,千億基金經理張坤和五百億基金經理王宗合的代表作——易方達中小盤和鵬華匠心精選的淨值卻在消無聲息雙雙收穫“八連陽”。

張坤對白酒股一直偏愛有加,2020年四季報十大重倉股,貴州茅台、洋河股份、瀘州老窖、五糧液分列前四大重倉股,佔據近四成倉位。即便踩雷的上海機場連續三日暴跌,也無法阻擋其淨值收紅。

財聯社記者查閲,易方達中小盤每日淨值一直漲跌互現,“八連陽”實屬罕見,上次出現在去年八月底。彼時,A股在7月份大漲後,市場尚未找到新方向,白酒股再次扛起領漲的大旗。

得白酒者得天下,此言絕非誑語。五百億基金經理王宗合也痴心白酒股,前十大重倉股中,白酒股獨佔四席,分別為貴州茅台、五糧液、山西汾酒和古井貢酒。

不過,與張坤重手押寶白酒股略有不同,王宗合更偏愛港股投資。美團、騰訊控股、小米集團這些大市值的科技股,佔據前五大重倉股的三個席位,此外還有第九席的藥明生物。

跟,還是不跟?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

當貴州茅台、五糧液等“萬億市值”新貴粉墨登場,當海天味業、金龍魚的市值也劍指萬億,手持重金的基金經理是張臂迎接,還是冷眼旁觀?對這道是非題的抉擇,也讓他們的規模與地位懸殊立判。

去年8月,一位主打高股息概念的某基金經理曾表示,在上半年成長股大放異彩之後,下半年一直低估的週期股有望接過來風格反轉的大旗。然而,就在風格反轉的前夜,他卻將銀行股清理得一股不剩。

都説知行合一很難,但看過了他去年以來的持倉就不難理解。去年上半年,他十大重倉股中包括工商銀行、招商銀行、萬科等股票,由此帶來了淨值的拖累和規模的縮水。

到了去年三季度,他的十大重倉股中,已經沒有了銀行股的任何字樣,取而代之的是貴州茅台、瀘州老窖和五糧液,而四季度最新的重倉股中,白酒股依然重倉,又多了寧德時代和陽光電源。

遺憾的是,這位基金經理的幡然醒悟,終究未能挽救規模縮水的宿命——這隻首募時近二十億的規模,到了去年年中僅剩十三四億,三季度跌到五個億,四季度更是萎靡到了四個多億。

面對殘酷的基金排名,一些曾自詡堅持“風格不偏移”的冷門賽道的基金經理,也不得不屈從於業績與規模的雙重壓力,最新十大持倉中悄然多了“貴州茅台”、“五糧液”等當下熾手可熱的大牛股。

於是我們看到了,某銀行系基金旗下“新材料”主題基金的基金經理,悄然將門不當户不對的貴州茅台迎娶入門,也看到了五糧液名正言順進入一家“文體產業”主題基金的重倉股。

是拋卻成見,加入這場抱團的狂歡?還是堅守“價值投資”,在冷風中等待估值的迴歸?在2021年開年這場“魔幻與現實”的投資遊戲中,基金經理可以“任性”,但要付出淨值與規模縮水的沉重代價。

“天寒地凍,一羣人抱在一起僅靠各自的體温取暖,於是這些人努力尋找人最多的地方,並期望後續不斷有人加入幷包在自己外層。”對於基金經理的抱團現象,有私募管理人打了這樣一個形象比喻。

不過,無論何種抱團,都會終究難免瓦解——有的抱團資產從此一蹶不振,最後遭人拋棄,如“鬱金香泡沫”和“南海泡沫”;有的資產則可能類似2000年互聯網泡沫後,誕生亞馬遜、谷歌等互聯網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