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評面:美企慶幸“留在中國成了2020年最好的決策”

跌宕起伏的2020年進入尾聲之際,不少美國企業在慶幸,“留在中國最終成了最好的決策”。

中國國家統計局網站12月15日公佈的11月中國經濟數據再次顯示:中國經濟在復甦的軌道上加速前進。《紐約時報》特別分析了一個飆升的數據:11月,中國對外出口增長最快的是對美出口,上漲46.1%,達到519.8億美元的“創紀錄水平”。

聖誕將至,美國人開啓“買買買”模式,來自中國的消費電子產品、醫療防護用品以及玩具,都是“搶手貨”。在美國最大的集裝箱貨運港洛杉磯港,來自中國的進口貨物“像樂高一樣堆成六層高”。碼頭管理層説,他們從未見過如此規模的訂貨量和補貨量,“就像往5磅的袋子裏塞滿10磅土豆”。美國玩具公司Basic Fun!首席執行官傑伊·福爾曼表示:“每個人都意識到,我們對來自亞洲和中國的產品需求不是更少,而是更多了。”

看到中國激增的對美出口,不知鼓吹對華“脱鈎”的美國政客作何感想?《紐約時報》直接下了一個判斷:這種激增打破了美國政客減少對華貿易,並最終將製造業帶回美國的“期望”。

在中美經濟深度交融的現實面前,反思美國對華關税政策的聲音正在壯大。《華盛頓郵報》15日刊文盤點近4年來美國政府對華政策,毫不客氣地稱其“一敗塗地,絕非勝利”。文章特別提到,在喊出一系列“大口號”之後,美國今年10月對華貿易逆差仍為301億美元,這與特朗普上任時同期的314億美元別無二致。一頓操作猛如虎,最後原地杵——箇中滋味,只能自己品。

不僅美媒,世界多國媒體都在強化同一個認知:在動盪的一年接近尾聲之際,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有了更強的基礎。《日經亞洲》近日報道指出,中國在全球出口中所佔的份額在疫情中不斷上升,甚至超過了2018年中美貿易戰爆發之前的水平。剛剛簽署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有望進一步提高中國在全球貿易中的影響力。路透社近日預測,中國外貿增長動能有望持續到2021年上半年。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14日稱:“中國仍是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生產地之一。”

越是關鍵時刻,世界就越需要中國經濟發揮引擎作用。中國同各國的互利合作逆勢前行,向世界釋放一個無比清晰的信號:中國市場是世界的市場、共享的市場、大家的市場。

策劃/牛寧

文案/任天擇

翻譯/任天擇

主播/陸寧遠

後期/趙壹晨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41 字。

轉載請註明: 海評面:美企慶幸“留在中國成了2020年最好的決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