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從科技成功過會,虧損上市的科創板AI第一股雲從到底該咋看?

雲從科技成功過會,虧損上市的科創板AI第一股雲從到底該咋看?

文 | 江瀚視野

在當今這個互聯網時代,説起人工智能相信每個人都不陌生,相比於歷史上各個人工智能的發展時期,如今的AI似乎顯得更有前景。最近,中國第一家科創板人工智能企業即將出現,雲從科技成功過會,不少人都在問頭頂科創板AI第一股光環的雲從到底該怎麼看?在競爭日益白熱化的人工智能賽道雲從能像其在科創板過會的時候那樣值得看好嗎?

01 雲從科技成功過會?

根據鈦媒體的報道,7月20日,雲從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從科技”)順利通過科創板上市委審議。這對目前焦急等待上市的AI企業來説,無疑是衝擊上市曲折道路上的一道曙光。

雲從科技自去年8月在廣東證監局辦理了輔導備案登記後,同年12月獲科創板受理。經歷兩輪問詢,期間一度中止上市,歷時7個多月終於柳暗花明。7月20日,上交所發佈科創板上市委2021年第48次審議會議結果公告,雲從科技獲通過。

自2012年深度學習概念開始被頻繁提及,這一輪引爆於2016年AlphaGo擊敗圍棋世界冠軍李世乭的AI熱潮,正越過昔日榮光的頂點,進入發展的新階段。作為計算機視覺“AI四小龍”的雲從科技、曠視科技等企業開始上市賽跑,紛紛於2020年11月後提交上市招股書。在科創板審核大排長龍的背景下,誰能成為科創AI第一股,頗受市場關注。

雲從科技創始人周曦畢業於中科大,獲學士、碩士學位,於2015年正式創立雲從科技,據公開報道,雲從科技累計融資規模已超過53億元,估值超250億元,其投資人包括中國國新、廣州產業投資基金、渤海產業投資基金、佳都科技等,這也為其帶來了濃厚的國資色彩。根據其官方表述,雲從科技是一家提供高效人機協同操作系統和行業解決方案的人工智能企業,致力於助推人工智能產業化進程和各行業智慧化轉型升級。

從具體業務來看,雲從科技人工智能解決方案面向智慧金融、智慧治理、智慧出行、智慧商業四個領域提供綜合解決方。此次科創板IPO擬募資約37.5億元,將全部用於人機協同操作系統升級項目、輕舟系統生態建設項目、人工智能解決方案綜合服務,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經營層面,2018年至2020年,雲從科技營收分別為4.84億元、8.07億元、7.55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81億元、-17.08億元、-6.90億元,即三年虧損約25.79億元。雲從科技稱,公司虧損主要是因為研發投入巨大。2018年-2020年,雲從科技研發費用分別是1.5億元、4.5億元、5.8億元,佔各期營收的比例分別是30.61%、56.25%和76.59%。

02 虧損上市的科創板AI第一股到底該咋看?

説起人工智能,對於大多數人來説雖然不熟悉但也絕對不陌生,不僅是各種經典影視作品之中的機器人形象,還是大家當前非常熟悉的智能語音助手、智能音箱等等都是人工智能的產物,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馬上即將上市的科創板AI第一股雲從科技就顯得非常值得關注,我們到底該怎麼看雲從科技呢?

首先,雲從科技能夠在羣雄逐鹿的人工智能上市大潮中佔得先機的確有他的過人之處。我們仔細研究雲從科技的發展邏輯就會發現,雲從科技在整個人工智能四小龍其實並不算大,基本上處於第三或者第四的位置,2020年胡潤研究院對商湯、曠視、雲從、依圖的估值分別為500億元、300億元、200億元和140億元,我們從這裏就能夠看到雲從科技的估值並不算最高。但是,為什麼雲從能夠在各大企業之中脱穎而出呢?我們可以總結為幾個特殊的優勢:

一是國家隊的背景。相比於其他人工智能企業大部分的投資人都是民營資本不同,雲從科技可以説一上來就有着濃郁的國家隊背景,無論是其創始人團隊基本上都是來自於中科院重慶研究所,還是其投資方有大量的國資背景,包括南沙金控、國新資本、廣東創投等,這些國資背景的資本參與方都讓雲從科技相比於其他的競爭者來説顯得更有國資的支撐,這個特殊背景幫助雲從科技在一開始就拿到了上市的優先位置。

二是非常明確而且討巧的商業模式。由於人工智能具有極強的未來科技特徵,這也讓人工智能的各個賽道顯得非常與眾不同,可以説千差萬別是大多數人工智能企業的普遍特徵,這也就導致很多資本市場的監管者和參與方都難以看懂人工智能各家公司的商業邏輯,而在這方面雲從科技無疑是採用了一個非常討巧的商業盈利模式,這就是人工智能在安防、金融等視覺領域的應用,無論是城市的人臉識別的治理,還是金融機構在用户身份識別和安全認證方面的人臉識別,這些都是人工智能看上去最容易利用的領域。而云從科技就是用這種商業模式發力人工智能,這讓雲從科技拿下了農、中、建、交等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東方航空、白雲機場等重要機場,以及全國多地的公安訂單,這讓雲從科技的商業模式顯得更加讓人容易理解。

上述兩個原因讓雲從科技擁有了在資本市場的先發優勢,這大概率也是雲從科技能夠在科創板的上市長跑中後發先至的關鍵原因。

其次,我們説完了雲從科技的優勢但也不得不説雲從科技的問題,最明面上的無疑是雲從科技的虧損問題,其實我們之前一直都反覆在強調一個理念,這就是對於互聯網科技企業,特別是類似於人工智能這樣的硬科技企業,人工智能產業創新聯盟秘書長安暉發表的報告顯示,全球近90%的人工智能公司仍處於虧損狀態,中國AI產業鏈中90%以上的企業也處在虧損階段。所以説虧損雖然是問題卻不是大問題,只要企業能夠確保資金鍊的穩定就可以,所以光説虧損對於雲從科技這樣的人工智能公司來説不是大問題。那麼,雲從科技的潛在風險到底在什麼地方呢?

一是羣雄環伺的市場環境讓這個賽道早就不是藍海。如果説2012年的人工智能賽道還是一個少有對手的藍海賽道的話,如今的人工智能賽道不僅是選手眾多,甚至讓人感覺相當擁擠,正如雲從科技自己在招股書中説的那樣,“公司面臨着商湯科技、曠視科技、依圖科技等人工智能企業的競爭,也面臨着海康威視等視覺設備廠商推進對產品進行人工智能賦能轉型的挑戰,整體市場競爭較為激烈“。這句話其實寫的非常實誠,當前的人工智能賽道早已是羣雄並起,雲從上市的進程雖然快,但是比起這些知名對手來説,雲從科技的業務壁壘卻不明顯,如此血海的競爭雲從能否殺出一條血路也是未知數。

二是人工智能的降維打擊有可能比其他產業更明顯。對於人工智能產業來説,有可能對手真不一定是商湯、曠視、依圖這些看得見的對手,當我們深入研究這些產業參與方的時候就會發現,成立更早的曠視、商湯、依圖在融資過程中多得到了阿里、IDG、紅杉、高瓴等明星資本的的支持,而這些明星資本其實背後就是各大互聯網巨頭,我們在各大互聯網巨頭企業的財報中幾乎全部都能看到關於人工智能方向的論述,一旦這些互聯網巨頭不再借助代理人而是自己直接下場的話,雲從科技這樣的公司無論是資本力量還是技術力量可能都沒有那麼大的優勢。

三是取巧的商業模式能搶得一時先機卻難以持久。我們前面説了雲從科技選擇的賽道安防、金融的AI視覺識別是一個最容易解釋商業模式的賽道,無疑是最取巧的商業模式,但是這種模式往往也是進入壁壘最小的模式,類似海康威視這樣的企業都開始紛紛涉足此類賽道,而其他競爭對手比如依圖向AI醫療方向開始探索,曠視在物流領域尋求突破,商湯則在自動駕駛領域有所發力,雖然這些賽道遠比雲從的落地艱難,但是無疑市場的空間更大,雲從如何能走出自己的舒適圈開拓自己的第二曲線無疑也是個巨大的風險。

因此,對於雲從來説,率先上市的確是取得了先機,但是這個先機僅僅是成功了一半,能否在後續的長跑中繼續領先,可能真的還是問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22 字。

轉載請註明: 雲從科技成功過會,虧損上市的科創板AI第一股雲從到底該咋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