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持續震盪,權益基金銷售依然不見起色,風險收益水平較低的純債基金受到青睞。近期隨着大量資金湧入,純債基金卻頻頻出現閉門謝客的情形。業內人士分析稱,防止大額申購攤薄收益以及大額贖回引起的流動性風險,是純債基金限購的主要原因。
4月7日,7家基金公司發佈公告,宣佈旗下部分純債基金(統計口徑包括中長期純債基金、短期純債基金、混合債券型一級基金)即將啓動限購,涉及產品多達10餘隻。
根據公告,財通資管鴻達純債於4月8日起暫停接受千萬元以上的大額申購、轉換轉入、定期定額投資業務。同日起,銀華季季紅債券暫停接受百萬元以上的資金申購,交銀豐盈收益債券、交銀豐享收益債券、交銀裕通純債則將大額申購的上限調整為十萬元。此外,將於4月12日打開申購的華夏恆利3個月定開債也將申購金額限制在50萬元。
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近1個月以來,已有逾40只純債基金頻頻刊登限購公告,包括易方達純債、中加豐潤純債、國泰中債1-3年國開債等,單日限額大多集中在百萬元至500萬元。對於限購的原因,基金公司均表示“為了基金的平穩運作,保護基金份額持有人利益”。
數據顯示,截至4月7日,共有553只純債基金暫停申購以及384只純債基金暫停了大額申購業務,合計數量在所有純債基金中佔比超一半。
對此華南一家公募市場部人士表示,近期股市震盪,權益基金回撤幅度較大,風格更穩健的純債基金吸引了不少投資者,同時迎來機構機構投資者積極配置。大額資金的湧入會攤薄收益,基金公司通過限購的方式可以有效緩解這種情況。
深圳一位債券基金經理稱,預防大額贖回引起的流動性風險,是純債基金限購的另一主要原因。很多純債基金重倉信用債,需要平衡投資品種、流動性和規。與股票、利率債不同,信用債有時1個月都無法成交幾筆。湧入太多資金後,萬一基金出現大量贖回,會引發流動性風險。而且,隨着市場監管加碼,信用債今年以來發行明顯遇阻。
展望債市,嘉實基金資深債基經理軒璇認為,由於票息的作用,債券投資長期能夠獲得持續上升的回報。社保基金、企業年金等機構投資者喜歡用債券這類“壓艙石”來避免資產的大幅波動。同時,受股債蹺蹺板效應影響,在資產配置中,純債基金具有與股票基金不同的業績特徵,一定程度上能夠分散風險。當前部分券種收益率水平已相對合意。
諾德基金表示,4月債市多空因素交織,預計維持震盪,依然建議以低久期票息策略為主。
創金合信恆興中短債基金經理謝創表示,隨着市場制度逐步完善以及弱資質主體的出清,信用債市場總體的信用風險並未顯著放大,信用債仍然會是較好的投資標的。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