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產業政策不斷加碼,氫能步入加速發展期

國家產業政策不斷加碼,氫能步入加速發展期

易觀分析:《數字經濟全景白皮書》濃縮了易觀分析對於數字經濟各行業經驗和數據的積累,並結合數字時代企業的實際業務和未來面臨的挑戰,以及數字技術的創新突破等因素,最終從數字經濟發展大勢以及各領域案例入手,幫助企業明確在數字化浪潮下的行業定位以及業務發展方向。

《數字經濟全景白皮書》持續關注氫能領域。為促進氫能產業規範有序高質量發展,2022年3月23日,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明確了氫的能源屬性,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組成部分,充分發揮氫能清潔低碳特點,推動交通、工業等用能終端和高耗能、高排放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同時,明確氫能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點方向,是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打造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增長點。

政策與技術雙向合力有效推動氫能源產業加速發展

氫能研究歷經百年,但直到近年來,通過燃料電池的迅速發展與推廣,氫能開始步入快速發展階段。

國家產業政策不斷加碼,氫能步入加速發展期

我國氫能源研究開始於20世紀60年,歷經多年的推廣,“十三五”期間,氫能產業政策不斷增多,從中央到各省市均有涉及。

2019年氫能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真正迎來發展元年。2021年國家出台“碳達峯、碳中和”的政策,氫能產業熱度持續攀升,中國石油、中國石化等央企下場加快佈局氫能源產業。

2022年3月2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發佈了《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該《規劃》是碳達峯、碳中和“1+N”政策體系“N”之一,全面對標對錶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緊扣碳達峯、碳中和目標,統籌謀劃、整體佈局氫能全產業鏈發展。產業政策與技術落地應用,形成合力將有效帶動氫能的商業化發展,推動我國的能源結構優化,提高我國氫能產業鏈上中下游企業的競爭力,加速與新興技術產業融合發展,使得我國的雙碳目標能夠得以加快實現。

我國能源結構的優化調整非石化能源佔比不斷提升氫能相比其他新能源優勢顯著

國家產業政策不斷加碼,氫能步入加速發展期

雙碳政策驅動下,我國能源結構不斷優化調整,非化石能源佔比不斷提升。從現有的能源結構看,新能源主要由風能、水能、光伏等構成。但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我國的風能發電、光伏發電技術已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其成本大規模的下降,為製取綠氫提供奠定了可行的基礎條件。與此同時,氫作為一種很好的儲能介質,可有效解決光伏、風能發電過程中的棄電問題,將對剩餘電能存儲下來,減少能源的浪費。

國家產業政策不斷加碼,氫能步入加速發展期

氫氣的燃料熱值明顯高於其他能源,且氫氣燃燒後可實現零碳排放。未來隨着電解槽、燃料電堆等核心技術的突破,以及央企加快加氫站的建設步伐,我國的氫能源產業將迎來新的高速發展期,用氫成本將進一步降低,使得我國離碳中和之路越來越近。

氫能源的產業鏈圖譜分析

國家產業政策不斷加碼,氫能步入加速發展期

從我國氫能源產業鏈來看:

上游在制氫環節:頭部效應顯著,綠氫供給較少

我國優勢顯著,制氫規模已居世界首位,以煤制氫、工業副產氫為主,但大部分氫氣為“灰氫”,有待進一步純化。行業市場較為分散,頭部企業市場份額佔比較大,主要為中國石化和國家能源集團。隨着我國光伏與風電技術不斷突破與發展,我國大規模製取“綠氫”的條件會逐步形成,有利於更好地降低氫氣的製取成本,推進氫能源商業化進程。

中游儲運環節:產消不匹配,產業化水平低

由於氫氣生產地區與使用區域不匹配的問題,導致氫氣儲運難度較大。我國的氫氣運輸技術仍待進一步提升,存儲和運輸企業的數量較少,產業化水平較低。

氫氣生產出後存儲的方式分高壓氣態、低温液態、固態儲氫以及有機液態儲氫。其中在低温液態儲運方面,我國的大容積液態氫球罐、罐車技術與國外存在差距,且關鍵零部件仍依賴於進口;高壓氣態儲運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存在一定差距;有機液態儲氫仍大多處於實驗階段,存在脱氫技術複雜、脱氫能耗大、脱氫催化劑技術有待突破等技術瓶頸。

氫氣運輸則可分為氣氫輸送、液氫輸送和固態氫輸送。不同運輸距離成本有所差異,其中300公里以內,液氫管道運輸和氣氫運輸成本較優;400公里以上的則液氫罐車優勢較為明顯。由於氫氣運輸與存儲環節存在壓差,需要專門增壓機進行增壓處理,而增壓機我國主要依賴進口,進一步提高了氫氣的使用成本。

氫氣儲運方面,日本、歐洲的技術優勢顯著,且商業化進程較高,其次是美國。相比之下,我國已經具備了生產30MPa、70MPaⅢ型儲氫瓶的能力,且30MPaⅢ型儲氫瓶具有成熟的產品,而對於70MPaⅢ型儲氫瓶,我國現有技術實力有待進一步提升,才能得以大規模商業化量產。

下游加氫站建設及綜合應用環節:核心技術待突破,商業化有望加快

從加氫站的建設及運營情況看,我國加氫站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區域,與該區域的氫能源產業發展息息相關,其中上海和廣東兩大省市加氫站數量佔比最高。隨着中石化、中石油、國家能源等大型央企入局建設加氫站,我國的加氫站的數量將進一步增加,有利於降低氫能的使用成本。

氫燃料電堆與氫燃料車方面:我國已形成燃料電堆、系統等關鍵零部件產業化生產能力,但核心部件及基礎材料,如質子交換膜、氣體擴散層、催化劑和氫氣循環泵等還依賴進口。儘管產業與技術存在明顯短板,但通過我國政府政策與產業力量的合力驅動,近年來我國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取得了比較明顯的進步。

氫能源未來的發展趨勢分析

雙碳政策助力氫能源發展更具篤定性:雙碳政策背景下,我國的能源結構的優化調整,以此來解決國家面臨的能源安全問題、大氣污染問題、氣候問題等。風能、太陽能的發電易受氣候影響,對電網的平衡能力要求較高。但利用清潔能源進行製取綠氫將成為未來電力發展的重要方向,疊加電制氫設備可解決輸入電力波動問題。氫能源的快速發展將會是我國離碳中和更進一步。

風力、光伏發電逐步邁入平價時代,為大規模製取綠氫奠定基礎:我國光伏產業鏈歷盡近十年的快速發展,光伏新增裝機量、累計裝機量已位居世界第一,同時產業鏈的上下游核心技術已完全實現自控。我國的風電裝機規模世界第一,海上風電規模也位居世界第一,海上風電開發規模和技術初具領跑全球的基礎條件,2022年有望成為我國海上風電的平價元年。隆基、協鑫、陽光電源、節能風電、上海電力等上市龍頭企業紛紛加大布局綠氫產業,光伏、風力發電成本不斷降低成本,使得製取綠氫成本進一步降低。同時,光伏、風力制氫將冗餘的電力以氫能的方式儲存下來,解決季節性電力不平衡及電力系統的調峯問題。

氫能源汽車的大規模商業化,將加快自動駕駛、AI等新技術應用落地進程:中國憑藉規模化的市場需求將成為全球氫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重要市場之一。自動駕駛、AI等新技術的核心應用場景之一在交通運輸領域,氫能源車的大規模商業化,疊加新技術的助力,使得整個交通運輸領域碳排放進一步降低、運作效率大幅度提高,推動該產業的智能化發展進程。

聲明須知:易觀分析在本文中引用的第三方數據和其他信息均來源於公開渠道,易觀分析不對此承擔任何責任。任何情況下,本文僅作為參考,不作為任何依據。本文著作權歸發佈者所有,未經易觀分析授權,嚴禁轉載、引用或以任何方式使用易觀分析發佈的任何內容。經授權後的任何媒體、網站或者個人使用時應原文引用並註明來源,且分析觀點以易觀分析官方發佈的內容為準,不得進行任何形式的刪減、增添、拼接、演繹、歪曲等。因不當使用而引發的爭議,易觀分析不承擔因此產生的任何責任,並保留向相關責任主體進行責任追究的權利。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77 字。

轉載請註明: 國家產業政策不斷加碼,氫能步入加速發展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