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貝貝 實習生 李珍妮
“你這是在忽悠我們吧?”
20年前,三十歲出頭的李春林帶着團隊研發出來的成果,幾乎跑遍了當時的科研院所,結果卻是處處碰壁:讓他引以為傲的可以在岩石上種樹的“神奇土壤”,甚至遭到很多專家質疑。
20年後,當冠中生態作為生態修復行業高科技企業在創業板成功上市,以“碳中和”概念股備受投資者追捧時,在外界看來,身為青島冠中生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的李春林終於可以“揚眉吐氣”了。不過,李春林只有一句輕描淡寫:20年來,我們一直就在做這件我們認為對的事情。
在他的掌舵下,冠中生態成為行業為數不多的全產業鏈模式的生態修復企業。而畢業於瀋陽建築大學的李春林本身也是一位“技術控”。近年來,李春林親自主持研發了“多項國家發明專利,主持編寫了國內植被恢復行業首部行業標準《邊坡噴播綠化工程技術規程》。
作為一家被“碳中和”國家戰略賦能的高新技術企業,冠中生態如何看待自身的光環?作為青島新近上市企業的一個代表,冠中生態又如何看待登陸資本市場給企業帶來的改變?對於行業和自身發展,冠中生態又有着怎樣的進擊與憂慮……
在冠中生態上市“滿月”之際,記者獨家對話李春林。
“這是一件對的事情”
記者:當下碳中和是個熱詞。林草系統在實現碳達峯和碳中和目標中有重要的作用,這對冠中生態及所處的行業帶來了哪些利好?
李春林:公司從成立那天起,我們就在做生態修復,20年來主業沒變過。那時候肯定沒有這樣的熱詞,也沒有這樣的概念,如果要問為什麼選擇做這個行業,我們認為這是一件對的事情。
記者:冠中生態因為被貼上了“碳中和”的標籤受到關注,你怎麼看對公司發展的影響?
李春林:我們只堅持走好自己的路。最近我們開會研究了公司下一步的發展方向,一個是圍繞着技術研發要怎麼做,一個圍繞着市場推廣要怎麼做,一個圍繞經營方式要怎麼做。
先説研發,我們在行業裏已經是技術領先,但是我們還要投入更大的精力、資金,吸引更多的人繼續搞研發,因為技術是我們發展的基礎。
在提高市場佔有率方面,我們還要繼續下功夫。我們在植被恢復、水土保持、防沙治沙、高海拔地區的生態修復、立體綠化等領域有很多的技術,下一步我們需要加速已有成果的轉化,繼續提升公司在細分領域的競爭力。
再就是,公司會繼續堅持全產業鏈的經營模式。
做的事情越多,好的技術應用的越多,對環境能做的貢獻就越多。從公司層面上來講,我們希望能繼續為社會提供更多更好的生態修復的產品和服務。
“上市是起點,不是終點”
記者:冠中生態上市已經有一個月了,您覺得上市前後企業有沒明顯變化?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李春林:有變化。上市對於我們之前的堅持至少算是一個階段性的肯定。
從內部看,上市為員工帶來了自豪感,幹勁兒更足了。藉着這次上市,我們又有很多新員工加入進來,可以説,上市有利於招攬更多人才。
從外部來講,社會關注度會更高一些,有上市公司的身份,對我們開展一些工作是更有利的。
記者:上市是很多企業的目標。作為一家新上市企業,有哪些經驗可以提供給有意上市的企業?
李春林:第一,上市是一個艱難的過程,要有思想準備。從一個非公眾公司變成公眾公司,也是一個從不規範到規範的過程,無論是管理人員、治理結構、業務等,各方面都要規範起來。
第二,上市對企業從事的主業是有要求的。很多傳統行業客觀上講上市是很困難的。因此,每一個想上市的企業,都要將自己的主業梳理清楚。
第三,上市是起點,不是終點。上市以後,企業也會面臨更多的挑戰和約束,要將規範發展的意識切實提高上去。
記者:如何篩選合適的上市輔導機構呢?
李春林:有一句恰當的比喻,選擇中介機構和年輕人談戀愛差不多,你可以廣泛的選擇,但結婚你只能選一個結。很多時候你並不知道這家中介機構是否真的合適,一旦確定了,但不合適怎麼辦,這時候應該“離婚”,重新找。
從客觀上來講,大部分中介機構從職業能力來講都是合格的。但是中介機構和擬上市企業管理團隊是否能磨合得更有效率,工作方式和方法上能否更有契合度,這些非常關鍵。在具體工作中,對於一些問題的認識能不能一致,有分歧的時候怎麼去解決,大家能否達到共識,這很重要。
“我們算是做了個示範”
記者:技術是立企之本,冠中生態多年來一直在技術上大膽創新,冠中生態的核心技術是什麼?
李春林:我們是個技術型企業,回頭看,發展速度不夠快。我們20年的時間,發展到今天這個規模實際上是比較慢的,這跟我們的經營模式和我們注重研發有很大關係。
很難説哪個技術是我們最核心的技術,我只能説,在某個時間段上説哪一些技術更重要,或者説到某個領域的時候,哪些技術更重要。
從招股書可以看到,冠中生態主要從事生態環境建設業務,具體包括以植被恢復、土壤修復為主的生態修復業務,以及部分園林綠化和市政公用等城市環境建設業務。經過20餘年的發展,冠中生態已成為集技術研發、關鍵材料生產、關鍵裝備研製、項目設計、施工、管護為一體的專業性生態修復企業。
我們現在研發的技術就有好多,這些技術在某個細分領域能發揮多大優勢,能給我們帶來多大的市場佔有率或者多大的回報,現在沒有經過時間的檢驗我們還不好説。
記者:冠中生態是與生態打交道的,離不開土,事實上冠中生態也一直做的就是“土”文章,為什麼會選擇以“土”為突破口?
李春林:不在土上做文章,可能嗎?邏輯上你就過不去。很多生態修復企業有不同的技術路徑。比如,有的企業在巖壁上挖一個種植槽,把土放進去,把樹栽進去,對植物的生長有很多限制,看起來還不自然。
再比如一個公路的邊坡,明明條件是不錯的,修復就是在邊坡鋪上草皮,結果就是一年綠、兩年黃、三年荒。
還有行業內做的一些邊坡噴播,常規的土壤噴上去之後,下雨容易沖掉。或者説樹長起來了,然後風一吹一搖,這個土就掉下來了,有很多的隱患。
沒有土壤就長不了植物,用邏輯去推的時候,就是繞不開土,我們只能逼自己必須做一個很特別的土出來。這樣,才能契合生態修復它的應有之義。
記者:冠中生態打造了全產業鏈的生態修復經營模式,為什麼選擇全產業鏈經營模式?
李春林:只有這樣,我才能保證質量。因為它是一個新的行業,沒有標準和規範。最開始是買不到(產品和技術),買到的不好用,比如一些專門生產設備。
所以,我們就自己生產,自己施工,自己做機械設備,自己養護,自己觀察這個植物,判斷它是否生病,它的發育是否正常……不同的環節裏都包含着技術,只有我們自己做才能夠滿足自己的技術要求。我們就自然而然的投入,走了這樣一條路。
記者:但是都自己做既花時間也費財力,為什麼要一直堅持?
李春林:這種模式是一種負擔,每一個環節的工人都要自己培養,這是很費勁的,一開始對你的規模提升有很大的制約,有一個項目,生產材料在哪,生產不出來怎麼辦,這是一個匹配的關係。而從成本來講,成本也是很大的,從管理來講,光做施工很容易,但什麼都由你自己來做,管理難度也就提高了。
但是話又説回來,全產業鏈可以推動整個行業的技術進步,我們算是做了個示範。
記者:冠中生態遇到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李春林:生態修復是一個正在發展的一個新興行業,行業如何規範、如何自律,實現健康發展,這是這麼多年我們一直在做的探索,也是最困難的。
比如公路的裸露邊坡修復,明明條件是不錯的,但是偏偏採用比較低端的客土噴播技術,結果就是一年綠、兩年黃、三年荒。大家習以為常,但怎麼能就是這個樣子?既然有投入,就好應該有個好的效果。所以,對一些修復效果更好、成本更低、更環保自然的高端生態修復技術的推廣,花費了我們很多時間。
標準對一個行業的規範發展有着巨大推動作用。我們希望行業的一些技術規範和標準能夠儘快出台。
記者:從創建到上市,冠中生態走過了20年,是什麼支撐你一路走到今天,最重要的因素是?
李春林:我自己,還有我的員工,看到自己修復的項目有了成果,原來寸草不生的地方現在植被鬱鬱葱葱,我們就會很自豪,我們做的是一個很有意義的事情,這是支撐我們堅持下去最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