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日報
- 本報記者 邢 萌
近年來,A股股票質押市場持續向好,“無股不押”現象大幅改觀,市場風險總體可控。
8月8日晚,振江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發佈控股股東部分股份解除質押公告。解除質押後,控股股東所持公司股份質押比例下降,質押風險進一步降低。
同花順iF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9日,2311家上市公司累計質押4017億股股票,佔A股總股本的4.94%,同比下降0.72個百分點。其中,控股股東高比例質押公司(質押比例超80%)為250家,同比減少8.09%。
“一直以來,證券監管部門持續加強對股票質押業務的監管力度,防範化解股票質押風險,金融機構規範開展業務,上市公司提高治理水平,場內外質押風險控制趨於穩定,市場呈現向好態勢。”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高培傑律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記者觀察到,今年控股股東高比例質押公司呈現出兩大顯著特點:近八成為中小市值公司(市值低於100億元),且近八成為去年同期的“熟面孔”。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9日,在250家控股股東高比例質押公司中,有197家市值低於100億元,佔比79%;有194家在去年同期上榜高比例質押公司名單,佔比78%。
香港國際新經濟研究院執行董事付饒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中小市值上市公司對資金需求較大,但大多難以滿足再融資要求,融資渠道較為單一。控股股東通過質押股票融資可以實現控制權和現金流權的分離,既可以獲得資金,也不會失去對公司的控制權。
對於高比例質押名單中出現“熟面孔”,高培傑表示,一方面,説明這些公司可能本身資金短缺,融資能力有限。另一方面,上市公司若過度依賴股票質押融資,往往需要不斷以“借新還舊”的方式滾動質押,來維持公司資金穩定,難以在短時間內解困。
股權質押融資是把“雙刃劍”,合理融資能激活上市公司存量資金,滿足融資需求,促進經營發展。然而,過高的質押比例往往暗藏控制權轉移等風險,在市場下行時會加速釋放。
同濟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劉春彥表示,股票質押融資,是股東以其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出質給債權金融機構融資的一種正常行為。對於控股股東高比例質押,一旦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質權的情形,債權人有權就該質押股權優先受償債權,具體方式是債權人有權將該質押股權拍賣、變賣。
高培傑認為,控股股東高比例質押最大的風險是可能失去控制權。在個股行情下跌時,股票質押可能會引發強制平倉,如果控股股東不願意或沒有能力補救,有可能會喪失對公司的控制權。
對於如何更好地規範股票質押行為,高培傑建議,首先,監管部門應當加強對場內外股票質押的行業監管,控制增量、降低存量,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其次,強化監管部門與金融機構市場化的引導作用,緩解公司融資壓力,確保股票質押市場態勢穩定,風險整體可控;最後,上市公司應當增強公司治理能力,提升上市公司和大股東的股票質押風險預警防控能力,避免質押過程中的違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