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有600w,後來我開了家咖啡店……

編輯導語:如果此時的你正準備開咖啡店,不妨來看看別人都踩過哪些坑,或是提前做好創業路上的心理準備。如果你沒有開店的打算,那麼看看別人的創業故事,或許對你的生活也會有一些啓發。

之前我有600w,後來我開了家咖啡店……

網上有個段子説,文藝青年的三大創業殺手分別是:花店、書店、咖啡店……

很多人把原因歸結為:年輕人過於理想主義,脱離了本身的商業邏輯,抱着一邊賺錢一邊享受的心態,自然會容易虧損。

然而,真相真的是如此嗎?

最近,我收到了三位粉絲的來信,講述了他們各自開咖啡店倒閉的心酸歷程。

有意思的是,他們還真不是一股腦扎進去開店,前期都自認為做了充分的調研,但最後還是由於各種主觀或客觀的原因慘淡收場。

一、用複合咖啡業態打開C端市場

如果你細心觀察生活的話,會發現當前市面上主流的咖啡模式,大致分為以下五類:

第一種是初代咖啡連鎖品牌,以上島咖啡為例,裏面牛排、西餐、咖啡奶茶無所不賣。

第二種是以星巴克為代表的第三空間,人們可以在裏面閒聊、辦公。

第三種是以瑞幸為代表的超小型門店,在城市形成了巨大的網絡。

第四種是超大型咖啡館,本質上已經不單純是咖啡館了,還有場地租賃、活動承辦的性質。

第五種是精品咖啡,例如seesaw、Manner,受眾是對咖啡品質有更高追求的新中產。

相較於現在咖啡賽道的羣雄逐鹿,其實幾年前咖啡市場的熱潮還沒有被掀起。

當時大部分都市白領的咖啡消費停留在星巴克、costa等,還沒有誕生瑞幸、Manner等等的精品咖啡或是體驗型咖啡品牌,可謂藍海一片。

我們的第一位主人公叫小貝(音譯),當時就是覺得這個生意大有可為。

之前我有600w,後來我開了家咖啡店……

在開店前,小貝瞭解到企業有很多的團建、聚餐、開會、社交、party、路演等的需求,因此她定位B端的企業商務社交需求,在成都開了家超大型咖啡店,足足上下四層樓,總計1000平。

但門店從2018年6月12日開始營業到2022年1月24日正式歇業,只存活了三年半時間。

這個過程中,小貝前期投入了600萬,咖啡設備花了40萬,麪包機加各種各樣的餐飲設備花了40萬,傢俱器具花了120w,但這些都不是重頭。重頭是店鋪改造和裝修,這類體驗型大店必須要佈置的非常温馨好看才能吸引到客流,因此小貝投入了整整400萬進行精裝修。

此外,大店的房租高達15w/月,大致需要僱傭15-30員工,成本高達15w/月,小貝前期還對員工進行了大規模培訓,因此單月的運營成本高達30w。

聽到這,正常人的心都在滴血了。但好在小貝的鉅額斥資,也得到了不錯的回報。

「咖啡店+場地租賃」的複合業態,收穫了很多B端客户。當時許多互聯網、地產、快消零售的企業也都來找他們做空間租賃和活動策劃的落地執行。

咖啡店毛利也可以做到80%,小貝很快就賺到了第一桶金,在兩年內就回本了。如果形勢一直這麼發展下去,其實這次創業可以説是非常成功了。

然而……命運的轉折點來了。2020年疫情來了。這對當時所有的餐飲企業無疑都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小貝的咖啡店直接停業了3個月,房租、工資、物料……全都像大山一樣壓在小貝身上。

疫情前,由於小貝在B端生意很好,所以忽視了在C端積累口碑。

而疫情後,據小貝統計,b端用户的消費頻次降低至少70%,小規模的會議(20人以內)的活動復購頻次可能一個月2-4次,大型活動(50人以上)基本歸0。

靠着30%的零售和to c的業務,小貝幾乎入不敷出。但光乾着急也沒有用,小貝迅速展開自救,在大眾點評、小紅書、微博去做線上推廣,以及研發很多新品促銷,但結果收效甚微。

當時,C端生意已經是紅海中的紅海,追求品牌的去了星巴克,追求性價比的去了瑞幸,追求獨特口感的去了各種精品咖啡店。而小貝的大型咖啡店其實很難掉頭,最終只能掉入了一個不尷不尬的境地,所以在一段時間的苦力支撐後,選擇了及時關店止損。

而背後更不容忽視的是,在疫情的衝擊下,對於餐飲行業的打擊是普遍的。在這種生死存亡之際,大多數咖啡店品牌能活下來,背後往往離不開資本的支持。

而個人獨立經營咖啡店,往往是缺乏這種堅強的後盾的。在這種“前有狼後有虎,中間還有個250”的環境下,想要殺出一條血路,更是難上加難。

二、網紅咖啡店的速生速死

如今,你打開小紅書搜索「咖啡店」,一定會發現各種KOL去網紅咖啡店探底打卡的筆記。

這類咖啡店大多比較小,開在偏僻的社區或者弄堂,經過改造後就會憑藉獨特的裝修風格,成為吸引年輕人週末打卡拍照的聖地。

之前我有600w,後來我開了家咖啡店……

我們的第二位主人公叫小Y(音譯),她的開的就是這類網紅咖啡店,於2021年5月開業,至今還在堅持中。

小Y是一位97年的女生,她在開店之前,覺得自己本身就喜歡喝咖啡,並且之前也學過一些相關的課程。在上班兩年後產生了厭倦,果斷裸辭,對開一家網紅咖啡店信心滿滿。

因此,她一開始的定位就是以網紅店為目標,吸引年輕人打卡。

首先,她把選址定在某一線城市中,一個非常老的社區,原店有點類似於六七十年代的老式理髮店,地理位置上離地鐵站1.3公里,不是特別好找,因此房租非常便宜,一年下來只要5w。

其次,由於社區裏面都是老人,因此開在老社區也就意味放棄了社區流量。想要做出網紅咖啡店,必須靠差異化的裝修和體驗來取勝。為了營造出很上一個時代的感覺,小Y對這個60平的小店進行了大改造,大家可以自行想象是「超級文和友的最小單位」,整個軟裝加硬裝加起來30萬。

小Y沒有小貝那麼財大氣粗了,30萬的啓動資金,是和另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合資的,包括了前期的裝修、培訓、物料等等。

小Y的開局可以説是比較順利的。還沒開店,就有很多KOL聯繫她要來探店,且都是不收錢的,給小Y省下了很大一筆宣傳費用,而在小紅書、大眾點評上高密度的推廣,很快讓這家網紅咖啡店,吃到了第一波流量,火了起來。

但好景不長,這家店依舊沒有逃脱網紅咖啡店的宿命,那就是容易過氣。因為,該來的KOL都來過了,該打卡的就打完卡了,也就自然沒有流量了。

此時,小Y的咖啡店迎來一個悲涼的轉折點:在工作日的時候,只有1-2單,週末也只有零零散散的20-30單,只能不温不火地營業着。

眼看咖啡店沒什麼水花了,她的合夥人轉而找了一份工作,只是下班的時候來看看店。

基於這個案例可以看出,大多數網紅咖啡店逃離不了速生速死的命運,如果你想加入這場遊戲,必須要清楚以下幾點認知:

第一,網紅咖啡店前期必須在裝修上大量投入,去差異化的裝修去迎合追求新奇的年輕人。但當下的審美和風格瞬息萬變,可能流行一陣就不流行了。

第二,網紅咖啡店的賺錢效應,很多時候是根據開店時間邊際遞減的,後面不斷會有新興網紅店冒出來取代你。因此生命週期就在2-3年,前期賺不到錢,後期更賺不到。

第三,網紅咖啡店的本質是博人眼球,需要不斷的花式營銷,它的復購率甚至比不上社區周邊靠性價比能活下來的店。

三、專門做外賣,是否可行?

前兩個案例,大多還是有一些文藝青年的浪漫因子存在。實際上,過度依賴網紅、營銷,從商業模式上本身就是不持久的。

那麼我們的第三位主人公叫恆星,做的就不是網紅店,他的店名字叫「魔法咖啡」,歷時三個月倒閉。

他又是怎麼自己搞死自己的呢?

之前我有600w,後來我開了家咖啡店……

和大部分咖啡店的思路不同的是,恆星把咖啡店開在了倉庫裏,專門做外賣。

為什麼專門做外賣?大多數人可能不解,恆星解釋道:

一方面是由於他資金有限,沒有裝修、加盟的本金,但又想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小店。

另一方面是辭職後輾轉於認識的一些朋友的店鋪,期間看到過7-8家不接待堂食的咖啡店,覺得專門做外賣應該也有市場。

於是恆星賣掉了自己的摩托車,加上自己的存款和家裏自主,硬是湊了8萬出來。

為了將開店成本壓倒最低,恆星只是將倉庫簡單改良了一下,換了幾個電燈泡,定做了一個水吧的吧枱,和一些基本款的東西保證能營業,前後總共花了5萬塊,就把店開出來了。

之前我有600w,後來我開了家咖啡店……

而在辦營業執照上,恆星也廢了很大的勁。理論上,倉庫是辦不出營業執照的,臨近開業前的一週,恆星花了幾百元找代辦跑程序才把營業執照辦好。

歷經坎坷,【魔法咖啡】終於在2021大年初六正式營業了,然而盈利效果卻不如恆星預想的那樣美好。

第一個月生意冷清,幾乎只能維持在3-4單/天,還是找朋友刷單的。

第二個月情況稍好一些,停止了刷單,但也僅維持在在5-6單/天。這麼下來,一個月的總營業額在150-180單左右,而一單隻有20塊,收入只能勉強維持房租。

到了第三個月,線上就無法維持運營,恆星自己也疲於應對,因此放棄了。折價賣了設備轉讓門店,最後留下了咖啡機。

在這個創業過程中,他反思道,做了很多看起來很嚴謹實則沒太必要的前期調研。比如説去了好幾家咖啡廳、西餐廳打工,做學徒,以及去雲南咖啡豆原產地考察等等。

但我認為恆星最關鍵的核心問題,其實正是出純外賣業務上。

如果將咖啡店的零售業務大致拆解為以下三類:到店喝、自提、外賣。

外賣業務其實只佔到了1/3,儘管利潤高,但也有其侷限性。

外賣的最大的痛點,就在於品質不高,在歷經長時間的配送後,口感已經降低了一大半,因此大多數咖啡店的外賣業務都是靠到店和自提來拉動的。

恆星主動放棄了前兩類零售業務,並且還要在無品牌的情況下,去搏1/3的外賣業務,是非常不科學的。

隨着時代的發展,咖啡已經成為了每個年輕人的生活必需品。

毫無疑問,未來咖啡市場仍將會是增量市場。根據統計,2020年中國咖啡年人均飲用杯數僅為7.9杯,預計到2023年人均杯數可達10.8杯。

由於「高頻+成癮」的特性,咖啡一直是一門好生意。

但它在快速普及化的同時,也在快速的資本化。

初代咖啡連鎖品牌上島咖啡,擁有3000家門店火遍全國,到後來咖啡品牌的羣雄逐鹿,星巴克、瑞幸、Manner、SeeSaw等品牌在資本的助推下快速崛起。前段時間,藍瓶咖啡又風靡了上海。

咖啡業態也在不斷細分,無論是追求性價比、品牌還是獨特口感,你都能找到合適的品牌。

反觀個人咖啡店創業者,儘管他們的失敗總是能找到一些看似合理的原因。

而我卻更多的看到了,他們前期的精打細算,無頭蒼蠅般的調研,面對疫情時的不堪一擊。縱使開成功了,背後沒有資本支持,也難逃速生速死的命運。

一個殘酷的現實就是,愛喝咖啡和開個咖啡店,還真不是一回事兒。

作者:沈帥波,公眾號:進擊波財經

本文由 @進擊波財經 授權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115 字。

轉載請註明: 之前我有600w,後來我開了家咖啡店……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