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A股公司實際回購總金額達1375.62億元,相比上年同期的791.72億元增長73.75%。共有851家上市公司實施了股份回購。
回購額創新高
今年以來,上市公司回購額創歷史新高。格力電器、美的集團、寶鋼股份、好想你、永輝超市、陝西煤業、上汽集團、中國聯通、歌爾股份、海爾智家等公司回購額居前。其中,格力電器、美的集團實施回購額超過百億元。從今年以來的大額回購案例看,主要集中在公用事業、鋼鐵、汽車、通信等行業,例如上汽集團、中國聯通、寶鋼股份均在股價破淨時發佈了回購預案。
根據信達證券研報,如果這一熱度延續,全年回購額有望達到2020年的兩倍。此前的“回購潮”通常發生在市場底部階段,但當前A股整體估值處於中等水平。回購額與股市估值通常呈反向關係。比如,2013年至2014年、2018年底,當時Wind全A指數的市盈率均下降到15倍以下。而今年以來,萬得全A指數高於2019年全年和2020年上半年。今年以來上市公司回購金額大幅增加,與“回購新規”的制度性利好持續發酵、龍頭企業回購意向增強、股市存在結構性低估等因素有關。
山鷹國際表示,受宏觀環境和資本市場等綜合因素影響,公司股票收盤價格低於最近一期每股淨資產,當前股價已不能反映公司價值。若後續股價繼續觸發“公司股票收盤價格低於最近一期每股淨資產”這一條件,公司將按照法律法規及公司制度的有關規定擇期啓動新的回購計劃或在本次回購期限內調整回購規模。
提振信心
在上述851家上市公司中,六成公司回購目的是為了員工持股計劃及高管股權激勵計劃,其餘四成為市值管理、盈利補償、註銷等。
50家公司提到回購出於市值管理目的。這些公司實施回購的原因包括,實控人或大股東認為股價未能體現公司實際價值和經營業績,當前股價已不能正確反映公司價值。回購股份的目的為維護公司價值及股東權益,提升公眾投資者對公司的信心,使公司投資價值得到合理迴歸。
“回購一定程度上可以提振股價。但長期看,股價影響因素主要來自經營業績以及投資者對公司未來的良好預期。企業提升吸引力應在經營上多下功夫。”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
允泰資本創始合夥人、首席經濟學家傅立春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重要股東增持、回購股份並不會改變公司基本面,更多是表明一種態度,公司管理層和股東認為目前的股價不能完全體現公司的內在價值。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上市公司回購股份用於員工持股計劃和股權激勵計劃。信達證券稱,新規落地之後,上市公司回購發生變化的主要體現為回購金額大幅增長,且主要用於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
汽車與零部件企業、耐用消費品與服裝等領域企業,回購股份用於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計劃的數量較多。
盤和林提示,回購股份用於員工激勵並沒有減少股本數量,只是暫時性凍結,未來還會流入市場,但有利於激發員工熱情。回購股份進行註銷,減少了股本,可以看作是一種分紅。
增持規模增加
除了股份回購,上市公司重要股東、高管層積極進行增持。不少上市公司“雙管”甚至“多管”齊下,多舉措提振二級市場股價及投資者對公司的信心。
今年以來共有438家上市公司發佈重要股東或高管增持公告,涉及金額為102.86億元,增持規模相比去年同期有所提升。去年同期有206家上市公司發佈重要股東或高管增持公告,涉及金額為63.34億元。
盤和林指出,增持彰顯大股東對公司未來經營的信心,同時也可以提振股價。不過,部分利用槓桿增持的大股東,未來因為個人潛在財務問題可能給上市公司帶來一定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