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項支持舉措加碼 我國開放利好持續釋放

今年以來,我國系列開放舉措密集落地,實現了吸收外資的逆勢高速增長。我國加速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利好還在持續釋放。《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目前有關部門正在緊鑼密鼓地作出更多開放部署,繼續縮減外資准入負面清單、出台全國版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進一步優化國內區域開放佈局等舉措已排上日程。

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的專家和企業普遍反映,中國經濟率先恢復,市場潛力持續釋放,外貿外資屢創新高,成為世界供應鏈穩定的重要力量,也進一步穩固了跨國企業在華髮展並擴大投資的信心。

潛力加速釋放超大規模市場吸引世界目光

來自153個國家和地區的1萬餘家企業通過線上線下齊聚,將在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簡稱服貿會)上展開磋商洽談。其中,2400家企業線下參展,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佔比為21%,國際化率為18%,均較上屆有大幅提高。

展會碩果累累,影響力不斷擴大。從2020年來看,儘管受疫情影響,服貿會還是交出了不俗的成績單:權威發佈類成果97項,聯盟平台類成果19項,首發創新類成果99項,共簽訂協定協議類成果240項……

這只是中國市場潛力釋放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中國一直在開放發展中闊步前行,成為國際經貿投資合作的重要推動力。

在吸引外商投資方面,我國吸引外資總體規模保持增長態勢,近四年來,引資規模一直穩居全球第二。2020年在全球外資下降40%的背景下,中國引資逆勢增長4.5%。這一向好趨勢還在持續,今年前7個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6721.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5.5%。

貨物貿易方面,2020年我國外貿規模達到4.6萬億美元,佔國際市場份額14.7%,創下歷史新高。今年1至7月,外貿持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24.5%的增速創下十年來新高。

服務貿易也在快速崛起。“十三五”時期,我國服務進出口累計達到3.6萬億美元,比“十二五”時期增長29.7%,全球服務貿易第二大國地位進一步鞏固。今年1至7月,我國服務貿易保持良好增長態勢,進出口總額28093.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3%。

這些成績離不開中國持續推進的高水平開放。連續4年縮減外資准入負面清單,出台海南自貿港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正式簽署,我國在原有加入世貿組織承諾開放100個服務部門的基礎上,新增承諾22個服務部門,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

推動出台《外商投資法》以及相關實施條例,全面實施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管理制度;對接國際規則,推動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建立健全與跨境電商等貿易新業態、新模式相適應的體制機制,制度型開放不斷完善。

在構建新發展格局大背景下,中國開放邁出堅實步伐。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聶平香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今年以來,我國出台了加強金融保障、實施科技創新進口税收優惠等穩外資支持政策,推出全國首張跨境服務貿易領域的負面清單,在更大範圍更多領域進行開放壓力測試等,都是推動更高水平開放的具體行動,也進一步加大了中國市場的吸引力。

政策持續加碼多重部署推進高水平開放

在良好開局的帶動下,更多開放部署已排上日程。在日前的國新辦發佈會上,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表示,將從加大自貿區(港)先行先試力度、優化區域開放佈局等方面進一步推動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不斷完善。

“自貿試驗區設立以來發揮了很好的改革開放試驗田作用,國家層面已經推出278項制度創新成果,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也在穩步推進。”王文濤説,下一步,將對照更高水平的國際經貿規則,在一些地區率先進行壓力測試,條件成熟的可以直接落地。

在優化區域開放佈局方面,王文濤表示,將持續深入推進區域重大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強化區域間的開放聯動,包括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特別是挖掘中西部地區在開放空間和層次、領域方面的巨大潛力。

另外,備受關注的新版外資准入負面清單也在緊鑼密鼓地推進。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峯表示,商務部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已經就2021年外資准入負面清單廣泛徵求了各方面意見和建議,目前正會同有關部門對意見進行認真研究,抓緊推進相關工作。

其中,服務業開放成為重頭戲。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指出,新版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將進一步縮減,推動服務業等領域擴大開放,以高水平開放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8月27日,商務部副部長王炳南進一步明確了服務業擴大開放的路徑。他指出,接下來,將繼續放寬服務業市場準入,推動擴大重點服務領域對外開放;制定全國版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提升跨境服務貿易制度型開放水平;辦好服貿會、進博會等國際性綜合展會,推動優勢服務出口,擴大優質服務進口。

聶平香指出,服務業是我國對外開放的重點和核心領域,尤其是通過出台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推動服務領域准入後的管理、標準、規則等與國際接軌,提升制度型開放水平,將進一步推動我國利用外資向服務領域集中。

畢馬威中國副主席鄒俊也對記者表示,針對服務貿易領域,中國正在不斷擴大開放程度,在制度和政策創新方面深入推進,尤其是包括知識產權等法律體系完善,將進一步降低服務交易成本,推動更多優質服務進入中國市場,更好地服務中國製造業升級和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

利好深度釋放吸引優質外資企業集聚

多重利好進一步加大了中國市場的吸引力。跨國公司紛紛表示看好中國市場前景,並將進一步加大業務佈局和研發投入。

荷蘭皇家帝斯曼集團中國總裁周濤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在構建新發展格局背景下,中國正在大力發掘內需市場潛力,其中一個重頭戲就是擴大消費。超過14億人口的大市場,消費佔比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這對專注於營養健康領域的帝斯曼來説是一個非常重大的利好。同時,中國還在加速打通外循環,從發展跨境電商、提升通關便利等方面維護國際供應鏈暢通,成為集團供應鏈的重要支撐。

“中國是集團未來的業務重心。帝斯曼將不斷強化中國業務佈局,並根據不同地區人才、市場等條件,強化本土研發工作,發展優勢業務。”周濤説。

霍尼韋爾中國總裁林世偉也對記者表示,中國是霍尼韋爾在美國以外最大的單一市場,也是公司最大的增長型市場。作為一家深耕於中國市場的企業,霍尼韋爾看好中國的經濟增長前景。他指出,中國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部署,尤其是“十四五”時期,中國的數字經濟和低碳發展等領域所展現的廣闊發展機遇,進一步堅定了公司在中國發展核心業務的信心。

優勢資源加速集聚,也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新動能。商務部研究院外國投資研究所副主任張菲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開放利好深度釋放,將推動吸引外資規模上實現穩存量促增量,重點吸引高技術製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的外資,助力我國經濟實現更高質量發展,併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灣區新經濟研究院院長朱克力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進一步指出,隨着更多高質量外商投資的進入,尤其是外資企業積極參與中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和創新驅動發展,都將在相關市場產生鯰魚效應和協同效應。

聶平香也認為,高質量外資將更好地推動我國產業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之中,推動更多國內企業成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不可替代的組成部分,提升國內產業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的地位。

“可以預期的是,多重舉措將進一步釋放開放紅利,為包括外資在內的各類企業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營造公平競爭的優質營商環境,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增強發展新動能,暢通經濟大循環,從更大範圍推進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朱克力説。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97 字。

轉載請註明: 多項支持舉措加碼 我國開放利好持續釋放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