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關店潮中,我被會員逼着開門——一位青年體育創業者的自述

  新華社廣州5月2日電 關店潮中,我被會員逼着開門——一位青年體育創業者的自述

  新華社記者王浩明

  受到疫情的影響,不少健身房面臨客户大量流失衝擊乃至關店,而85後青年張毅超創辦的健身館,卻被會員逼着“趕緊開店”,五一假期健身團課幾乎約滿。

  從2015年9月開啓創業之路,將近五年,很“平淡”,“沒有賺到大錢”,但張毅超的路卻越來越清晰。

  近年來,資本潮起潮落,風口不斷變換,體育產業中的創業者經歷了海水與火焰的洗禮,而張毅超顯得相對另類,他的經歷和體悟或許能夠給人些許啓示。

  (小標題)會員逼着開店

  “疫情控制住以後,我們是被倒逼開店的,會員要求我們趕緊開店。”張毅超説。

  他説,不少健身房面臨經營困境,根本原因是健身者的參與頻率不高。“稍微有點困難就不想練了,所以對他們影響比較大。如果沒有辦法把健身消費產品變成一種生活方式的話,早晚都面臨崩盤,疫情只是加了把火。”

  “而我們的客户是高頻率的健身者,健身已經慢慢成為他們生活習慣的一部分。”張毅超説。

  讓他感到驕傲的一組數字是,2015年健身館第一批有56名會員,將近五年後,這一批“元老”中現在有43個會員。會員的高留存率讓張毅超的“全球健面”在幾乎沒有營銷的情況下維持了良好的運營。

  對於張毅超來説,自己創業的起點,是2014年辭職後的“環遊世界”。他見識到了國外成熟健身行業的市場狀況,在與國內市場對比後,發現了問題。

  “那時候國內很流行一對一的私教課,400塊錢甚至800塊錢一節,認為這是專業的。但每個教練都有自己的體系和方法論,都是因人而異,帶着強烈的個人色彩,沒有一個科學的體系。”

  在吸收國外經驗的基礎上,他開始思考和建立教練體系和課程體系,並以團體課的形式打造自己的健身產品。

經過將近五年、上千名會員的反饋,張毅超的管理體系和課程體系已經開始向外輸出,“輸出模式”已經佔到了他營收比例的30%。未來,張毅超希望能夠對標美國的萊美,輸出自己的體系。

  (小標題)“時機未到”的創業

  不過,被外界認為成功,至少已經在健身行業站穩腳跟的張毅超卻用“時機未到”作為關鍵詞來概括這四年的創業之路。

  “這四年多回過頭去看,最主要的感覺是時機未到。一個是需求未到,需求的增長最起碼要從基礎教育上,我們接觸的很多客户都是減肥人士。二十多年沒運動,再去養成運動習慣和興趣就太難了,只有少數人能做到。”他説。

  近年來,雖然政策利好,但體育消費不能得到有效激發,成了體育產業發展的瓶頸之一。在一線打拼的張毅超對此感觸頗深。

  “體育消費的培養,必須從基礎教育開始,從體育課不會被別的課搶奪開始。從小就有運動習慣,長大了自然會有,這時候市場才算成熟了。”他説。

  此外,從產業的供給側來説,健身行業的服務質量參差不齊,也對市場的發展造成了傷害。

  “整體的服務質量未到,健身的服務產品實際上是相對比較高技術的行業,本質上對人體學、運動科學、試驗手段有足夠的瞭解,理解清楚一套體系需要的知識是比較高的。行業整體的服務質量不夠成熟,結果是真正想要健身的人頻頻碰壁,對健身市場失去信心。”張毅超説。

  (小標題)創業的“零心理負擔

  對於是否應該走上創業之路,張毅超説,創業前首先要做到沒有心理負擔。

  “我當時就想,最壞的結果,大不了我也還能活着,這個是要放在前面的,另外沒有對金錢的增長有那麼高的追求,只是想做一些事情,所以我就是零心理負擔。”他説。

  張毅超認為,無論哪個行業,真正適合創業的人在人羣中的比例非常小。因此,在做創業這個決定之前,還要對自己有一個深刻的認識,自己身上是否有創業的特質。

  “我會比較有信心,這種信心是長期養成的,從初中開始就是足球隊隊長,高中大學都參加社團組織,在組織裏往往起到有決定意見的角色,我就習慣做決策。我不會在執行的角色上做很久,因此創業對我來説是一個必然事件。”他説。

  對於創業的收穫,張毅超説經濟上的收穫只是副產品,創業真正的價值在於能夠形成一種非創業者無法獲得的思維。

  “創業最大的好處是更能接近事物本質,把事情從源頭開始安排就能理解很多事物本質。比如健身一個行業,研究透了,會形成一種思維,這種思維可以複製到每一個行業,如果你打份工,你只能接觸到一個小的點,在巨型公司打工接觸到的點會更小。但如果你從頭開始,會獲得整套邏輯,更能清清楚楚看清楚每一個事情的運行規律,這是最讓人興奮的。”他説。(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16 字。

轉載請註明: (體育)關店潮中,我被會員逼着開門——一位青年體育創業者的自述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