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產“膠捲大王”枯木逢春:搭上“新冠”順風車,前途依舊難料
美國當地時間7月2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稱,美國政府將為老牌膠捲生產商柯達(NYSE:KODK) 提供7.65億美元貸款,用於生產仿製藥的“起始材料”和“活性藥物成分”。據悉,近四分之一的仿製藥成分將在該廠生產,此舉旨在重修美國本土藥品供應鏈,並應對公共衞生事件。特朗普稱,這是“美國製藥業歷史上最重要的一筆交易”。
消息一出,當日,柯達的股票暴漲逾200%。7月29日更加瘋狂,開盤僅兩個小時,柯達的股票竟熔斷多達20次,盤中最高價觸及60美元/股,漲幅一度超過650%。截至收盤,柯達股價達到33.20美元/股,漲幅高達318.14%,公司市值從9200萬美元暴增至15億美元,其中,28、29兩個交易日內暴增了15倍。
眾所周知,柯達曾宣佈破產,如此逆天改命的經歷實屬罕見。
瘋狂的背後不禁令人質疑:一個沒有任何專業背景的膠捲公司跨界搞醫藥,靠譜嗎?
曾跨界失敗
實際上,柯達早在32年前就曾嘗試跨界搞醫藥,只不過最後以失敗告終。
據外媒報道:1988年,柯達曾以5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斯特林(Sterling Drug Inc。)。斯特林主要生產消費品和藥品,產品包括拜耳阿司匹林、萊索爾清潔劑和處方藥等。而柯達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攝影公司,也涉及化學業務。
當時,柯達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錢德勒曾公開表示:“合併將加速柯達進入全球1100多億美元的製藥行業,並將為我們提供有吸引力的長期銷售和盈利潛力。”他預計,此次收購將在三年內對柯達的收益產生積極影響。
同時,斯特林董事長約翰皮特魯斯基也表示:“柯達不斷增長的藥物研究基礎將有助於兩家合併後的公司在製藥行業取得領先地位。”
本以為二者聯合能產生非同凡響的“化學反應”,然而,誰曾想,僅6年後,柯達就出售了斯特林。因為收購斯特林使柯達債務大增,到了1993年,柯達的債務已經高達93億美元。於是,1994年,柯達宣佈剝離與影像無關的業務,出售了斯特林藥廠,跨界搞醫藥也以失敗告終。所以,此次柯達再次發力醫藥領域不禁令人懷疑成功的幾率。
結果依舊難料
藍鯨財經記者就此次柯達再次發力醫藥領域一事詢問了醫藥專家史立臣的看法,他表示:“柯達是膠捲生產商,從研發、試驗、銷售各個環節來看都並不具備藥企所必須具有的特質,這是兩個完全不相同的領域,而且醫藥的門檻很高,短期內也看不到效果。如果柯達真的想做醫藥,那麼他就只能通過瘋狂收購藥企的方式,而且,柯達自身也得新招一批有專業背景的人來管理被收購的藥企。這件事本身可能摻雜了一些政治因素。”
然而,有人跟史立臣提出了相反的觀點。
據某不願透露姓名的醫藥外資企業研發人員表示:“現在的很多大藥廠都是化工起家的,仿製藥跟創新藥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領域。做仿製藥的門檻相對比較低,仿製藥的研發過程也跟創新藥不一樣,仿製藥只是去做一個合成路徑,很多合成路徑都是已經有最優解的,在網上都能找到。同時,做仿製藥就像工業,目標是儘可能大規模的生產,儘可能的控制成本。與中國這麼多做原料藥的藥廠類似,對於柯達來説,這其實是一件沒有什麼特別大難度的事情,柯達只不過是生產仿製藥的原料藥。生產原料藥更多的是偏向於化學、化工業,就像柯達自己説的,他們是一家化學工廠。化學原理是相通的,只是應用於不同領域,這跟有沒有醫藥領域的專業背景無關。”
除了解答柯達有沒有可能成功的問題,上述研發人員還回答了柯達如何才能做到的問題,他説:“雖然中國是全球原料藥供應最大的國家,但如果美國想重修本土藥品供應鏈其實也相對簡單。因為美國很多技術都比中國要發達,柯達可以在美國本土找基礎的化工原料,然後再通過技術加工成原料藥。”
關於柯達是否應該重新招人的問題,研發人員給出了肯定的答覆:“人還是需要招一點。比如説懂註冊法規的人,因為化工行業跟製藥行業的法規監管是完全不一樣的,柯達需要招一些人來完成FDA的要求,比如説生物等效性的研究,這些柯達都必須去做。但可能不太需要招銷售,在美國這種仿製藥競爭這麼激烈的地方他們應該沒有錢去請銷售。只做仿製藥的話,也不需要很多臨牀實驗階段的研發人員,因為不是一個全規格的研發過程。”
柯達的轉型似乎已經開始。據報道,今年4月,柯達已經宣佈向紐約供應異丙醇,用於生產免洗洗手液來抗擊新冠疫情。
【來源:藍鯨財經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