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報|綠地“承壓”,下半年能否“逆風翻盤”?
回顧上半年的業績表現,綠地控股(簡稱“綠地”)的發揮既有亮點、也有槽點。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其銷售額和淨利潤都出現了暫時的下滑,但是,隨着“二次混改”拉開帷幕,給綠地的發展也注入了新的想象空間。
對於下半年的展望,綠地控股董事長、總裁張玉良表示:“有信心保持年初目標不變、指標不減,持續推進高質量發展。同時,綠地新一輪的深度混改也已揭開序幕,將再樹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新標杆。”
受疫情影響,銷售額、淨利潤雙雙下降
8月25日,綠地發佈2020年半年報,該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098億元,同比增長4.1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80.20億元,同比下降10.77%.
從營收構成來看,大基建板塊營收受到疫情衝擊明顯。上半年實現的2098億元營業收入中,房地產業實現營業收入966億元,結轉規模穩中有增;基建產業實現營業收入906億元,同比減少16%,降幅較一季度收窄10個百分點。
綠地方面指出:“疫情突然來襲,房地產行業深受影響,市場成交出現斷崖式下滑。二季度後,隨着疫情逐漸緩解,市場快速復甦回暖。”
受疫情影響,今年上半年,綠地的核心主導產業房地產實現合同銷售金額1330億元,同比下滑20.69%。其中,住宅佔比70%,商辦佔比30%;商辦項目除大部分出售外,也有部分保留用於出租及商業、酒店運營等。
從銷售業績的恢復來看,綠地的步伐在龍頭房企中稍顯遲緩。比如上半年碧桂園、萬科等龍頭房企的銷售額同比也出現下降情況,但是,隨着二季度的市場復甦,上半年的降幅約在5%,而綠地銷售額同比下滑兩成也表明其下半年將面臨着更大的銷售壓力。
按照“穩中有增”的銷售目標,2019年,綠地實現銷售額3880億元,要趕超去年,綠地下半年也需要加大推盤和銷售力度。
貝殼研究院高級分析師潘浩表示:“今年上半年,綠地實現合同銷售金額1330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20.7%,下半年較去年同期銷售需提速15%以上,方可達到與2019年全年相同的銷售規模,銷售壓力較大。而回款質量在上半年明顯提升,上半年銷售回款達1257億元,回款率約95%,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16個百分點。”
短期償債“承壓”,加大融資、強化回款
在龍頭房企中,去槓桿、降負債是綠地面臨的重大考驗。
今年上半年,綠地資產負債率同比增長0.24%至88.51%,高於行業均值,扣除預收賬款後為82.70%,短債比為0.72,較上一年同期下降5%,短期償債壓力有所提升。
從近期來看,融資政策持續收緊,如果按照目前市場上所畫出的“三道紅線”,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淨負債率大於100%、現金短債比小於1倍這三項指標衡量,綠地下半年需要控制有息負債規模增長,進一步降低槓桿水平。
目前,綠地方面表示,公司的現金流情況總體良好,實現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41億元,較一季度由負轉正。獲得主要貸款銀行授信額度4150億元,已使用額度1887億元,未使用額度2263億元。
綠地表示:“將着力加大融資力度、多渠道籌措資金以及加快項目週轉和結轉、加強應收賬款回收等,除常規開發貸外,落實疫情貸款,推進ABS、境外債券、公司債、疫情債等創新融資,多元化融資成效顯著,並在相對困難的環境下繼續實現經營性現金流淨流入。未來業績確定性持續加強,不斷加強主業銷售回款,預收賬款持續穩步提升至3934億元,奠定未來業績基礎。”
推進“二次混改”,挑戰與機遇並存
雖然業績受到疫情影響引發波動,但是,綠地在上半年還是有不少新的看點和機遇。
最值得關注的是,綠地推進“二次混改”。7月26日,綠地發佈公告稱,上海地產(集團)有限公司及上海城投(集團)有限公司擬通過公開徵集受讓方的方式協議轉讓所持有的公司部分股份,擬轉讓的股份比例合計不超過綠地總股本的17.50%。初步測算,綠地此次轉讓股權涉及金額將不低於145億元。
綠地“二次混改”被市場寄希望於其“重振市值、提升股價”的重要一次契機。目前,“二次混改”將引入誰作為戰略投資者仍是下半年最重要的看點。
此外,免税品經營牌照是否能夠“花落綠地”也是其商貿板塊發展的重大機遇。據悉,目前,包括綠地在內的多家企業向有關部門遞交了免税品經營資質申請,這也意味着,綠地將有機會成為下一張免税牌照的得主。
免税牌照是稀缺資源,一旦申請成功將對綠地商貿板塊和整個股價的走勢帶來提振。綠地自2019年12月正式組建了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集團,財報顯示,截至目前,綠地已在天津、西安、濟南、哈爾濱、寧波、貴陽、成都、昆明、蘭州、重慶等地落地貿易港項目10餘個。
面對壓力和機遇,下半年,綠地能否實現業績翻盤值得市場期待。
新京報記者 徐倩
編輯 武新 校對 劉軍
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