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羅不斷“微調”防疫措施

【環球時報駐埃及特派記者 曲翔宇】埃及是北非地區唯一人口過億的國家。目前官方公佈的數據顯示,埃及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接近5萬例。《環球時報》記者近幾個月生活在開羅,感受最深的就是埃及人也處於“保經濟”與“保健康”的矛盾中,因此,防疫措施總處於“微調”狀態。

旅遊業是埃及的支柱產業。儘管早期確診病例多來自外國遊客,但《環球時報》記者3月中旬駕車路過尼羅河沿岸道路時還是發現,法老船上依舊歡歌笑語。3月下旬,埃及政府採取暫停商業航班運作,實施晚7時至早6時的宵禁令、縮短商鋪營業時間等措施,這才讓很多埃及人開始重視起來。記者的鄰居——埃及一家大型汽配廠的總經理是個例外,他告訴記者:“記得埃及上一次宵禁還是‘阿拉伯之春’的時候,現在又多了很多嚴厲的防疫措施,意味着問題愈發嚴重。”由於供貨商大多來自中國和韓國,這位埃及商人對疫情的關注比其他人更多一些,採取防疫措施也更早。

4月下旬進入齋月後,埃及民眾迎來消費旺季。埃及政府將宵禁開始時間推後,商場也允許在週末特定時段開門營業。當地媒體報道説,此前為維護金融穩定出台的每日取款限額已提高數倍。齋月期間,《環球時報》記者多次駕車進出市中心,發現晚9時後高架橋上車水馬龍,街頭聚會照常……

5月下旬,埃及民眾有為期一週的開齋節假期,政府一度出台晚5時至早6時的“加強版宵禁令”,但宵禁開始時間很快就調回到晚8時。“與病毒共存是痛苦卻現實的選擇。”埃及衞生部一名官員告訴記者,埃及經濟主要依靠旅遊、建築、僑匯、蘇伊士運河通行費、石油天然氣等產業,結構相對單一,因此很難採取更為嚴厲的“封城”措施。

儘管3月初就花錢添置了一台350L容積的冰箱,但《環球時報》記者每週還是要去一次超市。記者去超市一般會選擇在午後人少時,並且會戴上N95口罩、3M防護鏡和醫用橡膠手套。據觀察,進入6月以來,在很多公共場所,超過半數的開羅人會戴口罩。在開羅中下層民眾出行經常乘坐的小巴里,戴口罩的人也明顯增多。有的小巴車主還在車內掛上十多個口罩,據説是“為應付警方抽檢,給沒戴口罩的乘客用一下”。

和不少國家一樣,埃及在疫情通報時很少詳細公佈確診人員的活動軌跡。為加強防護,《環球時報》記者和家人出門時一般走通風的樓梯,在人少時才帶孩子到空曠的大草坪上玩耍。按計劃,埃及7月初放開境內旅遊、商業航班、餐飲服務、辦證大廳等多個領域,真希望這樣的日子能早點到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85 字。

轉載請註明: 開羅不斷“微調”防疫措施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