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1年賺4.5億,泡泡瑪特營收翻16倍,盲盒怎麼變成印鈔機的?

由 聊素麗 發佈於 財經

6月1日,盲盒潮玩商店泡泡瑪特向港交所遞交IPO招股書,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泡泡瑪特的營收和淨利潤持續走高,其中,這三年的營收分別為1.58億元、5.14億元和16.83億元,淨利潤分別達到156萬元、9952萬元和4.51億元,堪比印鈔機。

值得一提的是,泡泡瑪特並非一直這麼賺錢,截至2016年,它曾連續三年虧損。數據顯示,2014年、2015年、2016年1-5月,泡泡瑪特營收分別為1703.21萬元、4537.53萬元、2942.61萬元;淨利潤分別為-277.29萬元、-1598.04萬元、-2483.53萬元。直到泡泡瑪特引入了日本玩具公司Dreams的一款IP產品SonnyAngel,“盲抽”是SonnyAngel的主要售賣模式,其中還加入了隱藏款和限量款的飢餓營銷模式。“盲抽”帶來的不確定性恰好切中了玩家對於未知的好奇,從某種意義而言,玩家抽的不是盲盒,而是那份抑制不住的激情,由此盲盒在年輕人中迅速流傳開來,併成功破圈。

其實泡泡瑪特在短時間內快速出拳完全是一件讓人意料之中的事情,為什麼這麼説呢?

我們看泡泡瑪特整體的商業模式,它最核心的商業模式是引入了盲盒這種非常特殊的商業模式,讓一個大家預期非常明確的商品變成了一種預期不確定的商品。在預期完全不確定的商業模式之中,泡泡瑪特就成功地引導了人類的好奇心,並且啓動了一種類似於賭博的機制。在這種賭博的機制之中,每個人對於商品的這種好奇就被徹底的調動起來,再加上這種限定款的限量機制,實際上又構成了飢餓營銷的模式,讓每個人都覺得抽盲盒有一種停不下來的感覺。

我們該怎麼看盲盒變成印鈔機這件事呢?

首先,我們從泡泡瑪特的商業模式來説,是已經有實踐證明説泡泡瑪特的商業模式是非常成功的。這種吸引人上癮,甚至有一定賭博的商業模式,具有極強的用户聯繫,讓人有不斷買盲盒就停不下來的感覺。所以對於商業模式而言,泡泡瑪特的商業模式實際上是無可爭議的。

其次,泡泡瑪特的風險到底在哪?作為一家盲盒巨頭,泡泡瑪特實際上有着非常明確的風險。這就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説,這種讓人上癮的商業模式,實際上背後有着太多的潛在問題。的確很多人為了買盲盒,甚至不惜花費巨資,但是實際上盲盒僅僅是一種普通的玩具手辦。它本身的價值是非常低的,而所謂因為隱藏款所興起的收藏市場,只不過是一種商業遊戲而已,所以泡泡瑪特本身就是一種吹泡沫的過程。這種泡沫其實早晚有一天會被戳破,一旦泡沫破滅,對於本身這種商業模式來説就是滅頂之災。

第三,我們該到底怎麼看泡泡瑪特的未來?其實正如同任何一個賺錢的商業模式來説。泡泡瑪特的商業模式實際上是缺乏持續生命力的。其很多的商品,實際上大部分人買的是一個新鮮,一旦這種新鮮勁過去之後,商業模式的持續生命價值就會出現巨大的問題。特別是消費者,實際上大部分時候都是喜新厭舊的,如何能夠不斷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對於這些玩具生產企業來説將會是巨大的難題。

因此這個時候選擇港股上市,實際上對於泡泡瑪特這樣的玩具廠商來説,也是一個最好的選擇,在自己的最高位實現資產的變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