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GV有話説:
市場上總會充斥着無數信息,有的信息是有用的,可以幫你做出正確的決策。而有的信息是無用、甚至有害的,會誤導你去往錯誤的方向,得到壞的結果。
這種無用的信息,我們稱之為“噪音”。所以會有這樣的説法:“富人花錢過濾信息,窮人花錢獲取信息。”
哪些情況中會遇到噪音?
如何避開噪音?
我們應該如何去建立自己的決策系統?
本期GGV投資筆記,用4000字來解答以上問題。
宏觀和微觀中的噪音
在我看來,我們經常面對的、甚至是投資中會遇到的“噪音”,大體分為兩類:宏觀噪音與微觀噪音。
一是在宏觀方面,地緣政治態勢起伏、市場的波動、資金的流動、政策的推動,這些宏觀變量都可能會對整個市場產生情緒上的影響。
這種宏觀情緒變化,就是一種常見的宏觀噪音。 如何去判斷這些機遇,如何分辨出宏觀噪音,對想要做投資的人來説很重要。
但投資這個東西,還是挺反人性的。當大家都在叫好的時候,你就要相對謹慎。反而當大家都在迷茫,止足不前的時候,卻是值得往前衝的好時機。
最近有一個宏觀噪音的例子。眼下道瓊斯指數看上去很高,已經過兩萬七了,但其實,美國的經濟受疫情等因素的影響,實際狀況是很糟糕的。那為什麼美國股市的指數還是往上漲?這當中或許原因眾多:一方面美國政策寬鬆、放水救濟市場、銀行利息走低甚至負利率、全球經濟放緩更讓美元迴流,這些場外因素,最後導致了股市指數的高漲,而這種漲幅或許是非理性的、有副作用的。
作為一個投資人,就需要對這樣的宏觀噪音具備敏感度。
當然,我們都不是經濟學家,面對宏觀市場的複雜性,誰也不敢輕易下定論。我們能做的,就是儘量過濾掉那些宏觀噪音,去做出自己的判斷。這也是投資有意思的地方,它挑戰人不斷學習、不斷覆盤的能力。
二是微觀方面,很大程度上,宏觀的噪音會影響微觀。
微觀來看,我們往往會看到大家圍觀某一個領域,乃至一擁而上、百花齊放,全民VC、全民PE,從而形成許多新的創業公司,競爭無比的慘烈,燒錢也很厲害——這些,就是微觀上的噪音。
與面對宏觀一樣, 想要屏蔽微觀的噪音,也要透過表面,多想想眼前的各種狀況究竟是為什麼。
比如,最近被討論很多的消費品牌。我們都看到,現在完美日記做得不錯,泡泡瑪特、喜茶,以及很多其它品牌都各有千秋,於是大家就試圖解釋出來這些品牌做得好的原因。
是因為疫情期間傳播渠道的演化嗎?確實,現在內容渠道發生着一些變化,從原來的圖文、短視頻,到現在很火的直播,媒體傳達的方式,人們消費的方式,也在發生一定程度上的變化,這當中確實就會形成讓新品牌快速成長的機會。疫情讓大家線上化的消費增多了,通過內容渠道的消費也增多了,讓直播電商有了更多機會。於是,最近出現了好多新品牌,也有好多投資人一擁而上,快速投資買單。
但其實,直播電商不是今年才發生的,只是疫情讓它發展的節奏加快了。而這個因素,真的就是決定性因素嗎?這裏面,值得保留一個為什麼。
我一直在想,為什麼當年有過那麼多的淘品牌,到今天,還有聲音的已經沒幾個了。三隻松鼠和少部分幾個品牌還在,但大部分的都消匿無聲了。這些留下的品牌,離開的品牌,究竟做對了什麼?做錯了什麼?
還有那些走線下渠道的,類似於屈臣氏裏那些品牌,它們都曾經試圖打破傳統品牌銷售的格局,希望創立一些新的理念,新的方式,從而獲得新的受眾。
一代代的品牌,都曾被一代代的年輕人喜歡。從原來的80後,到90後,現在是00後。
今天成長起來的這些品牌,究竟和過往那些有什麼差別?除了表面的渠道變化,一些新的契機以外,它的成功要素在哪裏?這個是真正值得去探討的一個問題。我曾經問過完美日記的投資人,選擇邏輯是什麼?對方回覆説,是選人。他和創業者認識了一段時間,認為對方的整個思路,對產品的定位,所選定的受眾等等問題,都想得比較明白。於是他就覺得,這個人不錯,就投這個人。
新的消費品牌出現,背後往往是一個新的需求需要被滿足。然而這個需求究竟是什麼?這是需要過濾掉噪音去思考的問題。投品牌,還是要尋找到真正帶來差異化的內在邏輯。這個邏輯可能是先發優勢,也可能是它的戰略、產品、研發能力,以及持續創新的能力。
所以總結來説:
第一,互聯網時代,信息無孔不入。這些信息時時刻刻在影響着人的情緒和判斷。但作為投資決策來講,我覺得人需要有點反人性的能力,不能夠過多地被外來信息左右。
第二,在做選擇的時候,當大家都拍手叫好的時候,還是不要忘記多問一句:為什麼。要知道,並不是每一個大方向走對了的項目都足夠好。
在很多選擇當中,如何去挑選,如何去判斷,遵從一個什麼標準,這在當下是沒有人可以告訴你的。可能事後會有很多諸葛亮,他們會跟你倒推,某個項目為什麼是那樣子。但是在你做選擇的時候,沒有人能告訴這個“為什麼”背後的答案,你只能自己多思考。
如何屏蔽噪音?
因此,當一種模式找對了方向,站在了風口,這説明用户端的需求是成立的,但背後的業務價值邏輯是否成立?產品價值、對用户的長期留存價值是否存在?這些都是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
當年我們看哈囉出行的時候,首先認可了共享單車的需求是成立的——與其我自己買一輛車,不如只在需要的時候騎一騎,這個邏輯是成立的。但這不是結束,我們還繼續去判斷哈囉的業務價值邏輯是否成立。例如一輛車每年需要騎行多少次能收回成本,這個經濟算盤是否可以打過來。今天來看,哈囉單車的單位經濟模型確實要比競品要好。同樣支持了哈囉的阿里巴巴、螞蟻金服,他們也是看到了哈囉的價值立足點,認為它的放量,它的規模、網絡效應,可以形成它的經濟體量,是可以掙錢的。
有些創業者在早期的時候或許低估了業務價值邏輯的重要性,在今天的中國,模式上的創新以及先發優勢已然不夠,更需要產品和技術上的創新來提高服務的效能和效率。因為競爭必然會來,到了競爭慘烈的時候,拼的就是你的服務的效能和效率。你的效率比別人高,才能活得比別人好,比別人長。這樣你才有可能突圍,才有可能做成。
有時候我會説:我看不懂,我還沒看明白。這其實是讓自己過濾噪音的一種方式。我看不懂、沒去“下注”,也不代表我的這個判斷就一定是對的。 投資是需要時間去考驗的事情,做投資,會錯過,也會投錯。我儘量減少“錯過”,但更要儘量減少“投錯”。
投出的每一筆錢,都是機會成本。在這裏投了A,可能就不能投B。 投資永遠要選擇自己更能夠去把握的一些機會。
看清每一個項目背後的商業邏輯,同時,坦率地面對自己心裏的不確定性,這些都能有效屏蔽噪音。
怎樣建立自己的判斷系統?
在看過很多行業、品牌和產品後,我們可以嘗試建立一套判斷系統,它能幫我們更有條理地屏蔽噪音。
第一,看宏觀邏輯是否存在——這裏是否有風口?有紅利?先在這個層面做一個大的判斷。
比如最近我們在看互聯網 醫療,或者AI 醫療,我們看到中國藥企原來大多在做仿製藥,現在則有大量企業可能會往研製新藥的方向發展,於是我們判斷它可能會有紅利期,有小風口。以及我們還看到疫情給線上教育帶來了一些推動作用,這些都是風口性的問題,也是首先要判斷的宏觀邏輯。
第二,問自己這個公司和項目的差異化在哪裏?為什麼是這個團隊?它或許現在領跑,但領跑的時間會有多長?
當年我們投哈囉單車的時候,也曾經和競品聊過,我們感覺楊磊在哈囉的產品邏輯上想得是比較透的。與競品相比,哈囉的產品差異化很大嗎?不是。我們是很認可創始人想問題的起點,而且他也確實想得比較明白,於是我們就在這裏找到了差異化。為什麼是你?為什麼你這個團隊可以比別人做得好?我們做判斷時會思考這些問題。
第三點,看性價比,或者説估值。
以投哈囉單車為例,如果它當時已經被證明很成功,別的投資人已經跑在前面,這個項目的性價比就比較低。而我們GGV投哈囉的時間很早,當時還幫它做了轉型,這樣如果它成功,我獲得的性價比就很高了。
簡單地説,整個判斷系統,第一個問題是:為什麼是現在?第二個問題是:為什麼是你?第三個問題是:性價比如何?
其實很多判斷標準也是慢慢建立的,往往初期的時候不一定對,需要在時間裏不斷地打磨。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覺得資本效率特別重要,但這讓我錯過了京東。於是我才意識到,不行,這個不對,我要去重新思考這個問題。
估值是整個判斷系統裏很重要的一環。同時,它本身也存在噪音的問題。
有時,我們會説這裏面的邏輯是否有問題?然而,過往的資本市場已經認可這件事了。
我覺得這種時候,還是要自己去做判斷。
對於估值邏輯本身,或許不能夠太理想化。最理想化的方式,是去算DCF,用傳統現金流的回算法。但今天,大家如果都照這個方式,科技公司就沒法投,它沒有DCF的概念。
所以更重要的是去判斷公司未來收入的可預期性和潛在的市場空間,從而去判斷它的未來價值空間。
*作者介紹:符績勳是GGV紀源資本的管理合夥人,他在風險投資領域有超過20年的工作經驗,曾與眾多成功企業家合作。
符績勳一直關注在線旅遊、出行、企業服務、消費等領域的投資,曾投資去哪兒網、優酷土豆、Grab、UCweb、滴滴出行、滿幫集團、美菜等公司,目前也擔任小鵬汽車、哈囉出行、酷家樂等企業的董事。 符績勳在諸多業內重大戰略併購中擔任着重要角色,包括優酷和土豆、百度/去哪兒、攜程/去哪兒和蘑菇街/美麗説。
GGV投資筆記是GGV紀源資本關於投資、商業、科技的所見所聞所想,探討關於世界的一切。
在這裏,你可以收穫:
全球優秀科技公司管理經驗、一線調研;
頂級風險投資人&創業者經驗分享;
大航海時代的世界人文歷史、商業見聞……
-洞察行業-
-市場判斷-
-科技公司一線-
-個人成長-
投資人會把錢投給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