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辦公廳發佈《實施意見》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 引導外貿企業精準對接國內消費需求

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經濟帶來嚴重衝擊,外需萎縮,我國部分外貿產能轉向國內市場。由於內外貿市場環境不同,外貿企業在拓展內銷市場時面臨一些具體困難。為此,國務院辦公廳22日發佈《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的實施意見》明確指出,要“在鼓勵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的同時,支持適銷對路的出口產品開拓國內市場,着力幫扶外貿企業渡過難關,促進外貿基本穩定。”

“國外賣得好的產品,回國內市場未必賣得好。外貿企業拓展國內市場要有一個系統的拓展。根據國內市場的需求特點來自我調整”,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針對這樣的問題,《意見》明確要精準對接消費需求。引導外貿企業精準對接國內市場消費升級需求,發揮質量、研發等優勢,應用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等技術,通過個性化定製、柔性化生產,研發適銷對路的內銷產品。

早在今年4月,商務部就提出,將在狠抓穩外貿系列措施落地同時,幫助外貿企業拓展國內市場。從四五月份的情況看,出口轉內銷等政策措施對幫助外貿企業渡過難關發揮了作用。商務部部長鐘山則在今年兩會前的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外貿企業原來多數是單一做出口的,現在出口受阻之後,政府支持他們出口轉內銷。這項工作現在見到了成效,4月份出口企業內銷額增長17%,這説明優質的外貿產品同樣受到國內消費者的歡迎。”

今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圍繞支持企業增訂單穩崗位保就業,加大信貸投放,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降低進出口合規成本,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

此後,6月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支持適銷對路的出口商品開拓國內市場,幫扶外貿企業渡難關。會議確定,為幫扶涉及近2億人就業的外貿企業紓困發展,在鼓勵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同時,支持適銷對路的出口產品開拓國內市場;簡化內銷認證和辦税程序;支持電商平台、大型商業企業等開展外貿產品內銷活動。

通過梳理可以發現,此次《意見》的出台針對性很強,既考慮到前一階段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面臨的困難點,也為下一步“穩外貿”奠定了基礎。《意見》還特別強調,要“落實地方屬地責任,因地制宜推動出口產品轉內銷工作,重點幫扶本地區重要產業鏈供應鏈外貿企業和中小微外貿企業。”

對於此次《意見》提出要搭建轉內銷平台。白明表示,鼓勵外貿企業對接電商平台,依託各類網上購物節,設置外貿產品專區。在符合國內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引導主要步行街組織開展出口產品轉內銷專題活動。組織各地大型商業企業與外貿企業開展訂單直採,設立外貿產品銷售專區、專櫃。組織國內採購商在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中國加工貿易產品博覽會等採購外貿產品。通過多種渠道政府搭建一些出口轉內銷的平台,才能更有效的幫助外貿企業與國內客户對接。

同時,《意見》提出,要提升轉內銷便利化水平。對符合條件可集中辦理內銷徵税手續的加工貿易企業,在不超過手(賬)冊有效期或核銷截止日期的前提下,由每月15日前申報,調整為最遲可在季度結束後15天內申報。“這體現了,對外貿企業轉內銷市場相關税收方面的支持”白明表示。

《意見》同時提出,要支持出口產品進入國內市場,加快轉內銷市場準入。在2020年底前,對依據出口目的國標準生產且相關標準技術指標達到我國強制性標準要求的出口產品,因疫情影響轉內銷的,允許企業作出相關書面承諾,通過自我符合性聲明的方式進行銷售。

此外,支持企業發展“同線同標同質”產品,即在同一生產線上按照相同標準、相同質量要求生產既能出口又可內銷的產品,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實現內外銷轉型。要發揮有效投資帶動作用。重點結合各地新型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和重大工程建設需要,組織對接一批符合條件的出口產品轉內銷,幫助企業融入投資項目產業鏈供應鏈。引導外貿企業積極補鏈固鏈強鏈,推動產業鏈協同創新和產業結構調整、加大技術和工藝升級改造力度,參與工業和通信業重大項目建設。

來源:經濟日報新聞客户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86 字。

轉載請註明: 國務院辦公廳發佈《實施意見》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 引導外貿企業精準對接國內消費需求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