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論壇《對話中東歐:“17+1”合作》成功舉辦
國際在線報道:7月15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枱歐洲拉美地區語言節目中心策劃製作的電視論壇《對話中東歐:“17+1”合作》通過線上視頻方式成功舉辦。
《對話中東歐》通過北京演播室的主持人連線中國、塞爾維亞、匈牙利、阿爾巴尼亞、希臘五國專家學者,圍繞“中國與中東歐的務實合作”、“‘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新機遇”、“新冠疫情後的全球治理”等話題展開深入討論。
來自五國的嘉賓學者在節目中表示,“17+1合作”機制為中東歐國家與中國的交流合作提供了平台,在科學研究、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成果豐碩。中國對中東歐的投資是惠及多方的,不應遭受非議,這是中國同中東歐國家選擇的行之有效的合作舉措。“一帶一路”倡議帶給了中東歐國家更多的機會和選擇,促進了世界的多極化發展,西方某些發達國家應該放棄冷戰思維,積極參與到疫情後的全球治理之中。
希臘歐洲研究國際中心學者喬治·佐戈普洛斯表示,中國在希臘比雷埃夫斯港的投資促進了希臘、巴爾幹半島和中東歐地區的互聯互通。希臘藉助“16+1”升級成“17+1”的契機,讓這些合作有了機制上的保障。
阿爾巴尼亞全球化研究所所長馬塞拉·穆薩貝留説:“我認為,阿爾巴尼亞與中國找到了利益共同點,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應該通過加強從領導層面到專家層面的交流與溝通,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對方。”
塞爾維亞國際政治經濟研究所“一帶一路”地區研究中心主任伊凡娜拉説,中東歐國家都希望加強與中國的合作,“17+1合作”這個平台也讓我們與同行的合作基礎更加穩固。
匈牙利創新和地緣政治基金會高級研究員維克多·埃斯泰豪伊指出,只有參與到“一帶一路”倡議中來,我們才能更好的規劃它實現它,而不是從外部去質疑它。因此我認為,對於歐盟來説,應該找到一個更加有建設性的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方式。
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研究員丁一凡説,中國希望修復被美國嚴重破壞的以WTO為框架的合作機制。疫情之後的全球治理尚不清晰,但是中國一直在努力鞏固已經存在的各項合作機制。
“17+1合作”是根據中國同中東歐國家的共同願望打造的跨區域合作平台,由中國與16箇中東歐國家,以及於2019年新加入的希臘共同組成。該機制旨在促進中國與中東歐國家之間的貿易和投資,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推動中東歐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一帶一路”倡議同各國發展戰略的對接。自2012年啓動以來,“17+1合作”已經20個領域建立合作機制,取得了早期收穫和重要成果。搭建起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立體架構,在近
8年來,中國與中東歐的貿易增長已經超過了50%,中國對中東歐國家的投資也從合作初期的30億美元增長到了126億美元。匈塞鐵路、比雷埃夫斯港、佩列沙茨跨海大橋等一大批合作項目為促進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此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曾表示,原計劃於今年在中國舉辦的中國-中東歐峯會因為疫情原因已經決定推遲舉行 。
《對話中東歐:“17+1”合作》節目將於近期在總枱各融媒體平台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