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滬強深弱延續 成交量持續萎縮 低估值板塊或成資金“避風港”

由 司馬盼香 發佈於 財經

本週大盤滬強深弱,受金融、地產板塊帶動,滬市較為抗跌;相比之下,深市走勢明顯乏力,主要是受到中小創持續調整拖累。儘管有權重股護盤,但兩市成交量出現萎縮,週四、週五均跌破萬億水平。業內認為,下週投資者應注意市場結構性分化可能進一步加大,特別是在量能萎縮的情況下,應注意高位題材股補跌的風險。對於低估值的金融、地產板塊可持續跟蹤。

量能萎縮存隱憂

隨着市場出現調整,近期兩市成交量出現明顯萎縮。特別是週四,滬市成交額只有3872億元,這一成交額低於7月27日創出的4022億元的階段地量。週五,滬市成交額萎縮至3675億元。

分析本輪行情記者發現,上證綜指自7月13日創出3458.79點年內高點後,成交量也出現過快速萎縮。7月17日,滬市成交4865億元,7月27日滬市成交4022億元。上述兩個地量出現後,上證綜指便出現了反彈,隨後成交量明顯放大。然而本次縮量卻有不同,因為雖然週五指數出現反彈,但成交量繼續萎縮,這一點令人擔憂。

對此,華鑫證券一分析師告訴記者,短期大盤出現的反彈並不能説明本輪調整結束了,很可能是新一輪結構性調整的開始,因為週四、週五盤中很多強勢股都出現高開低走,令高位買入的投資者虧損嚴重。金融、地產的走強顯然是主力護盤行為,但存量資金的博弈很可能導致更多的高位題材股陷入調整。一旦權重股無法持續上行,指數或繼續震盪探底。

結構性分化或加大

本週上證綜指勉強飄紅,離不開金融、地產板塊的給力。Wind統計顯示,本週板塊漲幅前三位的分別為房地產、非銀金融、建築裝飾;而跌幅居前的包括有色、醫藥生物、國防軍工。

本週券商圍繞合併傳聞展開炒作。先是中信建投與中信證券的傳聞,中信建投週一盤中一度漲停,並帶動券商股反彈。8月10日晚間,中信建投證券再次就股票交易異動回覆上交所問詢,否認了市場的相關傳聞,絲毫不給市場留下想象空間,此後該股便一路震盪走低。到了週四,市場中有傳聞稱第一創業將與首創證券合併,第一創業股價盤中一度快速漲停。然而週四晚間第一創業稱相關傳聞不實,週五該股低開後震盪,截至收盤下跌1.79%。

在券商股缺乏上漲動力之後,銀行、保險、地產板塊週五發力護盤,成為穩定市場的重要力量。然而在週五指數反彈的同時,一批前期熱炒的題材股卻風光不再。如君正集團,該股在週一創出11.36元/股新高後便一路震盪下行,本週下跌接近兩成。從成交量來看,該股每天成交額均排在前列,顯示出主力兑現的意願十分強烈。週五,以中堅科技、協鑫集成、深南股份為代表的強勢股,紛紛高開低走,也拖累了大批題材股走弱。

值得注意的是,生物疫苗板塊近期調整幅度較大,龍頭股康華生物連跌兩週,股價從最高996元跌至600元附近。

低估值板塊仍有機會

對於近期市場的變化,業內人士認為,投資者在提防高位題材股補跌的同時,可逢低挖掘低估值板塊的機會。

國泰君安證券高級經理薛先生告訴《大眾證券報》記者,隨着近期強勢股補跌之風蔓延,個股分化或明顯加大。週五,兩市跌停個股超過20只,不少強勢股出現高位長陰。銀行、保險股雖然近期走勢較強,但它們主要是機構撬動指數的工具,散户短線操作難度較大。

東興證券分析師林瑾璐認為,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對後續經濟增長的判斷較樂觀,提出要靈活把握調控的力度、節奏和重點,堅持總量政策適度。在政策邊際收緊,經濟回暖持續性較好的背景下,市場對於銀行息差收窄和資產質量擔憂將逐步緩解,板塊存在巨大的估值修復空間。

平安證券分析師楊侃認為,隨着樓市持續復甦,部分城市出現過熱跡象,6月以來偏緊類政策出台頻率提升,後續熱點城市不排除進一步收緊可能,但考慮大部分城市樓市整體仍平穩,預計政策端短期中性為主。板塊投資方面,短期基本面改善助估值修復邏輯仍在,同時大盤震盪加劇背景下,地產低估值、高股息率的避險優勢凸顯。

記者 湯曉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