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調頭:跑回舒適圈

聯想調頭:跑回舒適圈

來源 | DoNews(公眾號ID:ilovedonews)

作者 | 李昊原

5月20日,這是楊元慶繁忙又快樂的一天,同時也是聯想發佈財報的日子。

根據聯想財報顯示,其2019年第四季度税前盈利7700萬美元,遠高市場預期,而全年的税前盈利較去年上漲了19%,達到10.18億美元。消息一出,聯想股價順勢而起。

楊元慶隨即發佈內部信稱,感謝全體員工在過去一年,尤其是面對疫情時的守望互助、共克時艱,並鼓勵所有人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繼續擰成一股繩,堅定前行”。

而後,在聯想北京總部召開的媒體發佈會上,楊元慶總結了過去一季度疫情帶來的影響和聯想的積極應對,表示對業績增長“非常有信心”。

“促進個人電腦消費升級”是楊元慶離場去全國人大報道之際留給大家的提案,正是在這一天,楊元慶的提案也開始在網絡傳播發酵。有支持者,也有看熱鬧的人,更有人戲謔聯想是想去庫存了。此時聯想的股價已經畫出了一條漂亮的曲線——漲破8%,達到了兩個月來的高點,這是標準的高開。

但令人意外的是,在沒有額外負面爆出的情況下,僅開盤80分鐘後,聯想股價開始逐步下滑,最終微跌0.68%。

財報上賺到錢的聯想,似乎並沒有讓市場真正滿意。

聯想調頭:跑回舒適圈

解析:疫情、復產、提高的毛利率

對聯想來説,疫情讓其2019/20財年的年報大打折扣。

我們將2019/20財年和2018/19財年的前三季度對比後會發現,相比上一財年同期,聯想的收入提高2.06%而成本卻下降了0.62%,其除税前溢利(税前盈利)足足提升了39.2%,但最終全年財報上卻只增長了19%,被對半砍掉的增長就是受第四季度所拖累。

聯想調頭:跑回舒適圈

數據來源:聯想年報(單位:百萬美元)

即使這樣,2019年第四季度的表現也要好於資本市場預測。由於疫情衝擊,聯想和其上游供應商大多陷入停產或減產。如聯想位於武漢的工廠停產,就導致其移動(手機)業務供應不足,財報中認為這造成了該業務“年度下降的58%”,楊元慶在採訪中則稱,有400萬部手機沒有生產出來。

值得慶幸的是,聯想最主要的PC業務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小。雖然聯想在國內的工廠都關閉了數個星期,但聯想復工復產的時間較早,並且通過機器不停、工人輪班的方式彌補了產能的缺口,以往一班、兩班的輪換變成了兩班、三班,在通過政府對復產的審批後,還通過擴大招工、共享員工等方式來彌補人力的不足。另一方面,聯想還花費了很大的精力幫助其中小型的供應商恢復生產。

在今年2月份,聯想原本預計只能生產PC電腦1100萬台,但最終實際交付數量為1280萬台,進入三月份後,聯想深圳和合肥工廠產量均超過以往最高水平,到三月末時,各地工廠基本都已經完全復產,最終幫助聯想PC業務在Q4的營業額只下降了4%-5%左右。

另外,從財報中我們還發現了一個重要的閃光點——過去兩個財年以來,聯想的毛利率在不斷提升。我們簡單的將兩個財年分為2018/19 Q1-Q3、2018/19 Q4、2019/20 Q1-Q3、2019/20 Q4 四個階段,可以得出其毛利率變化如下:

聯想調頭:跑回舒適圈

由於個人電腦業務佔到了聯想8成的營業額,財報中將業務的改善歸功於在高增長和高端細分市場的產品組合,包括超薄本、工作站、遊戲電腦等,以及通過軟件服務和電商平台獲得了更高的滲透率,從而提高了盈利能力。楊元慶在採訪中還談到,零部件價格的降低也是重要的原因。

聯想調頭:跑回舒適圈

不過,DoNews採訪到的聯想內部人士認為,毛利率的提升更多是來自聯想近幾年的“costdown orientation”(成本下降方向),通過以降低成本為考核目標來提升利潤,而常規產品的佔比一直維持在80%左右,新產品帶來的影響有限。

對於第四季度毛利率提升到17.6%,該內部人士告訴DoNews,很大程度是由於疫情期間供貨不足,而需求不變導致許多產品漲價。“平時賣不出去的產品,滯銷沒人買的產品,累積了120天以上的庫存產品,都全部賣光了。”

毛利率的提升究竟是來自開源還是節流,還是兩者兼而有之,對如何判斷聯想未來利潤很重要。如該聯想內部人士認為是成本控制為主的看法成立,那麼聯想的毛利率或會隨疫情結束回落到之前的水平,徘徊在16%-17%之間。如果新型產品帶來的作用更大,未來聯想的利潤還有進一步上升的空間。

無論真實的原因如何,由於本季度較高的毛利率,雖然聯想2019年Q4收入較2018年Q4下降了9.66%,但毛利只下降了1.74%,即使由於本財年支出了較多的經營費用,其最終税前盈利依舊達到了7700萬美元(在小摩當日發佈的報告中,此前小摩及市場的預測分別為3200萬美元及2500萬美元),小摩也宣佈維持聯想集團的“增持”評級。

聯想調頭:跑回舒適圈

數據來源:聯想年報(單位:百萬美元)

轉型:手機、數據中心、AI

考慮到疫情影響,聯想財報的表現並不差,這也是當日其股價上漲的直接原因。就像楊元慶所説,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從某種意義上來説,聯想最近一季度的表現,又增加了市場對其面對不確定性挑戰時的憂慮。

下圖中,我們將聯想的業務進行一下劃分:

聯想調頭:跑回舒適圈

在聯想,轉型一直是其不變的話題,柳傳志時期聯想做大卻不算做強,缺少核心技術且業務過於單一,並且負債過高,本身就是經營脆弱性的表現。

從楊元慶接棒後,他曾帶領聯想多次試圖風口轉型——2015年收購摩托羅拉,2016年成立數據中心集團,2017年開始轉向AI,這些轉型的嘗試形成了上圖中的不同業務線。然而,當疫情這樣的不確定性風險降臨時,這些為了抵禦行業風險的轉型業務,卻顯得無比脆弱。

一直以來,硬件製造的標籤一直存於聯想,而這一標籤放到現在也適用。據財報顯示,2019/20財年,聯想個人電腦和智能設備業務營收達到398.59億美元,相當於全年總營收的79%,同比增長了3.6%,佔據全球24.5%的市場份額,利潤率也達到了5.9%。

與其對比,聯想的移動業務原本在今年有扭虧為盈的希望,但由於疫情最終虧損4400萬美元,較上一財年的虧損減少了9600萬美元,其營業額也大幅降低了19.2%。數據中心業務集團則整體虧損了2.226億美元,雖然虧損較上一財年有所收縮,但市場份額下降了8.7%。

減少損失固然可喜,但代價卻是市場份額和營業額的下降,尤其是原本寄希望快速發展的早期業務,在商業上有些得不償失。

去年,聯想在硬件產品上聯想接連發布了MotoRazr摺疊手機和5G手機Motorola Edge/Edge ,在海外打開了高端市場;數據中心集團的軟件與服務業務營業額增長了43%達到33.82億美元,佔到總營業額的6.9%,並實現了集團所有產品中最高的利潤率(嚴格來説,軟件與服務業務是從各業務板塊抽取的總和而非獨立的業務板塊);與NetApp的合資企業也開始運營並且實現雙位數增長,帶動公司成為全球入門級存儲市場第三等,

雖然上述業務存有不少亮點,但是無法掩飾這幾項業務多年來始終虧損的窘狀。

這樣呈現的結果是,轉型的新業務始終缺乏起色,需要集團原有業務來輸血,單純從財務角度考慮,將這些業務打包出售只留下個人電腦業務,經營反而會得到改善——但這是聯想和楊元慶不可接受的。

或許,聯想也清楚這個問題。近年來在業務開拓上更重視盈利能力的改善而非拓張,和以往重視渠道的打法大為不同。目前,聯想移動業務更多聚焦在能夠盈利的美洲市場,並努力進入高端市場,對業務盈利改善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在拉丁美洲,聯想已經是出貨量第二的廠商,數據中心業務也聚焦在四個高增長、利潤也更好的“4S”業務上——軟件定義的基礎架構(SDI)、存儲(Storage)、軟件(Software)、服務(Service),所以這對數據中心業務的利潤改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不過受目前行業週期性影響,超大規模業務在全球都不景氣,甚至由於疫情導致供應鏈成本進一步上升。

至於AI業務,考慮到軟件和服務業務的出色表現,以及業務本身符合科技發展的趨勢,只會更加受到重視。

不久前,聯想高薪聘請媒體人楊瀾成為集團的獨立董事,提出的理由之一就是看重對方對人工智能的瞭解。在財報中,聯想也堅定的表示,要成為智能轉型的引領者和賦能者,加大在只能基礎設施、行業智能和只能物聯網領域的投入。

顯然,聯想不可能中斷轉型的步伐,即使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還要繼續承擔業務的虧損。

未來:還要靠賣電腦?

PC一直是聯想矗立在市場中的根基,同時它的硬件製造標籤也伴隨其整個商業歷程。可以説在疫情期間,正是PC業務的強勢表現,“一拖多”地讓聯想繼續保持盈利。但如果説PC業務展現了聯想強壯的肌肉,那對比之下其他的業務卻像是“皇帝的新衣”,只是勉強維持着體面。

長期以來,聯想在國內的聲譽,從“民族驕傲”到逐步下滑,源於最重要的兩個問題——價格偏高和缺乏核心技術。

對於價格方面來説,很多國人尤其不能接受聯想產品在美國的價格高於中國,其獲得的利潤也更多來自於國內,甚至稱聯想為“美帝良心”,而對於聯想缺乏核心技術,這一爭論可以追溯到柳傳志和倪光南的路線分歧,到現在優先賺錢還是優先技術研發依舊是評價中國科技公司的重要指標。因此,在2019/20財年的財報中,我們發現了兩組比較有趣的數據,可以對這兩個問題提供參考。

第一組數據是聯想在不同區域的收入變化:

聯想調頭:跑回舒適圈

數據來源:聯想年報(單位:千美元)

數據顯示,聯想上一財年在中國的收入大幅下降了12.13%,而亞太地區由於收購收購富士通電腦業務大幅增長15.35%,其他市場沒有太大變化。看起來,聯想的收入來源正從國內市場向國外市場轉移。對此,聯想在財報中給出的解釋是:“中美貿易衝突和新冠肺炎導致宏觀經濟放緩影響了集團在中國的個人電腦和智能設備業務”。

如果這一説法成立,考慮到當前中美貿易衝突並未結束,而中國疫情已趨於尾聲,同期海外疫情卻大規模爆發同樣會導致宏觀經濟放緩,聯想的收入可能還會受到影響。另外,在華為、小米進入個人電腦市場的同一時間,聯想產品在國內的性價比也開始不斷提升,網絡上對其價格偏高的指責已經少了許多,這可能會是其收入下降的原因之一。

不過當被問到未來幾個季度聯想對業績的預期時,楊元慶對此很樂觀,他認為,由於疫情影響導致大家在家辦公、在線學習、遊戲的需求都在迅速增長,這些毫無疑問地驅動了電腦、平板電腦和顯示器等方面需求的上漲。而在國外的成熟市場,增長甚至更快一些。

“對於當前季度和下個季度,我們還是比較樂觀的,比上個季度甚至這個季度剛開始的時候要樂觀不少。當時我們主要是擔心疫情會不會對需求造成比較大的影響,不僅是中國,而是在全球。現在來看,疫情對於我們這個行業的影響可能會低於其他的行業。”

楊元慶表示,未來居家生活、學習和工作可能成為新的生活方式,將刺激家庭對電腦的需求。“這會使得PC總的市場規模,在未來兩三年的時間裏面持續擴大,我們估計至少達到25%到30%。”

更進一步,聯想數據中心業務的市場可能也會增長。“而且為了滿足居家學習、居家辦公的需要,對於基礎架構的需求也有很大的增長,對服務器、存儲的需求也有非常大的增長。不管是利用公有云還是私有云,企業辦公要滿足員工辦公的需求,這些需求都是在增長的。”楊元慶稱。

根據Strategy Analytics發佈的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Q1全球筆記本銷量僅下滑了2%,低於市場預期,聯想的出貨量和市場份額雙雙上漲。實際上,第四季度聯想在中國PC市場的就增長了1.4個百分點,達到33.3%。

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劉軍表示,在上個月就已經觀察到市場的反彈,4月份聯想國內的消費業務營業額同比增長了111%。對聯想來説,未來幾個季度,是聯想國內市場增長的重要窗口期。

聯想調頭:跑回舒適圈

除了聯想在不同區域的收入變化外,還有另一組數據值得玩味,它是過去一個財年聯想集團不同用途經營費用的變化:

聯想調頭:跑回舒適圈

數據來源:聯想年報(單位:千美元)

不難發現,相較上一財年,2019/20財年,聯想的研發費用在各項費用中增長比例最少,只增加了6940萬美元。另外,用於員工福利的成本增加了3.75億,包括獎金、銷售佣金、激勵計劃獎勵等、工資等,同時還有8800萬美元廣告宣傳費用。

參考聯想賣貨為主的業務結構,這一比例無可厚非,而且在疫情期間聯想受影響的主要是供應能力,假如未來的幾個季度,電腦市場需求增長,對已經恢復生產能力的聯想來説,進一步增加銷售和渠道支出,拿下更多的市場份額賣出更多的電腦,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但從長遠角度來評價一家科技公司的發展潛力,這樣的成本分配並不讓人樂觀。

對於聯想來説,轉型是擺在它面前的一道牆,畢竟相較於其它業務來説,硬件製造是它的優勢,該如何破牆而不被撞牆,聯想或許思考過這個難題,只是思考過後仍然無法擺脱人們定給它的標籤。

從2019年第四季度的財報來看,轉型無疑又再次落空。這樣的聯想,不過是在曾經的道路上走得更遠罷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5139 字。

轉載請註明: 聯想調頭:跑回舒適圈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