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疫情帶來的首輪衝擊後,美股在3月末重返上漲軌道。就在一週前,道瓊斯指數與標普500指數正在接近疫情前的歷史高點,納斯達克指數已經創下歷史新高。持續飆升的牛市與接近蕭條的經濟之間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而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美聯儲極端寬鬆政策的刺激,此外美國就業數據的部分改善也支撐了市場的樂觀情緒。
值得注意的是,在短期內股市會因多重利好消息而脱離潛在的經濟活動。但風暴尚未褪去,在經濟基本面脆弱的大背景下,任何疫情可能出現反覆的消息都將給上漲根基脆弱的美股帶來巨大沖擊。近日,受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大幅上升影響,美股再度坐上“過山車”。上週,美股三大股指均刷新3月20日當週以來最差表現,衡量市場波動性的CBOE恐慌指數VIX周漲47%,創今年2月以來最大漲幅。而未來,在美國疫情走向尚存不確定性的情況下,樂觀情緒退潮將導致美股市場被進一步修正。
疫情仍是
左右美股走勢重要因素
隨着美國亞利桑那州、德克薩斯州、南卡羅來納州等地區繼續重新開放經濟,病毒感染人數出現激增。過去兩週,美國亞利桑那州的病例幾乎增加了一倍。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美東時間6月14日16:30(北京時間15日04:30),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209萬,達到2090358例,死亡病例超11.5萬,達到115645例。第二波疫情正快速襲來。
儘管如此,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上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美國不能再度關閉經濟,因為那樣損失太大,損失並不僅限於經濟方面,還有醫療等方面被擱置的問題。姆努欽説,他相信總統特朗普敦促各州放鬆社交疏離規定是一個正確的決定,這些規定令美國經濟受到沉重打擊。他表示,如果第二波疫情重新襲來,沒有必要再次實施限制性措施,因為檢測和接觸追蹤的效果正在改善,對於如何控制疫情也有了更多的瞭解。
雖然美國政府胸有成竹,但疫情仍是股市當前最大的擔憂。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認為,這次只要新冠病毒不除,美國就難以走出由此引發的經濟金融危機,美股繼續調整就難以避免。管濤表示,過去兩個多月時間,美股由技術性熊市迅速轉入牛市,已經大幅透支了美聯儲和財政部救助、美國經濟重啓的利好。一旦疫情反覆及經濟重啓不如預期,就可能重新逆轉市場情緒。實際上,5月15日美聯儲發佈半年度金融穩定報告時就預警,如果疫情發展出人意料,造成的經濟後果經事實證明更為不利,或金融體系再度出現緊張局面,那麼資產價格仍容易出現大幅下跌。
美聯儲“超寬鬆”政策
難敵經濟基本面走弱
自疫情全球暴發以來,美聯儲推出了一系列“超寬鬆”政策。數據顯示,今年3月至5月,美國新增廣義貨幣供應量(M2)高達2.49萬億美元,同比增加13.44倍。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迅速膨脹,為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提供了鉅額流動性支持。從利率環境看,美聯儲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維持在零至0.25%,也是繼金融危機以來首次下調至這一超低水平。此外,美聯儲還通過大規模購買公司債券穩定市場。低利率推升了投資者風險偏好,為資產價格高估提供支撐。而寬鬆融資環境為上市公司大股東積極開展回購、穩定股價創造了條件。疫情期間的大幅寬鬆政策,促成了流動性驅動的美股大反轉,但沒有經濟基本面的支撐,美股上漲仍是“鏡花水月”。近期的美股快速下跌,就反映了其背離了經濟基本面估值偏高的脆弱性。
不難看出,海內外疫情持續時間越長,對經濟的負面影響就越大。而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也是此次疫情的“震中”,受創尤為嚴重。經合組織(OECD)發佈的最新全球經濟展望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將收縮6%以上。如果今年晚些時候出現第二波傳染,經濟產出有可能萎縮7.6%。美國GDP將下降7.3%,如果年內疫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那麼經濟將再次下滑萎縮8.5%。
美聯儲近日發佈的半年度貨幣政策報告也顯示,由於疫情對經濟活動造成衝擊,美聯儲預計家庭財務和企業資產負債表將“持續脆弱”。美聯儲表示,疫情大流行對勞動力市場的衝擊是“突然的、嚴重的、普遍的”,失業對低薪工人的影響尤其嚴重。此外,州和地方政府在税收急劇下降後正承受着巨大財政壓力,在5月仍繼續裁員。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美國經濟衰退的程度和復甦的速度都存在高度不確定性,“在人們確信重新參與廣泛社會和經濟活動的安全性之前,美國經濟全面復甦不太可能發生”。
經濟狀況短期難以改觀意味着,此次暴跌可能只是未來一段時間美股震盪波動的開始。管濤表示,美股正處於既可能受美聯儲增加流動性驅動上漲,也可能隨經濟基本面惡化下跌的十字路口。這既取決於疫情、疫苗和經濟復甦等基本面因素,也取決於市場情緒變化,二者都有巨大的不確定性。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認為,美股此前的反彈修復過快,本身已經藴含了較高的回調風險。在當前的點位,市場已經計入的對經濟好轉的預期依然偏高,在投資者開始對負面信息變得敏感的情況下,美股繼續回調的風險較大。長期來看,即使疫情過去,經濟所受衝擊依然難以修復,進入衰退是大概率事件,美股的大趨勢依然是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