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馮立啓
A股究竟是否是“牛市”成為近日市場爭議的熱點話題,多頭堅信回調只是牛市途中的插曲,但也有悲觀者認為牛市的基礎已經不在。
在滬指今日指數大修之際,面對這些爭論,7月22日,騰訊財經對話方正證券研究所所長助理 策略首席分析師胡國鵬,深度解讀牛市“翻車”背後的原因,展望未來A股的趨勢和機會。
胡國鵬明確表示牛市尚未結束,當前處於2019年1月以來第五輪牛市的第三階段,且具備戴維斯雙擊的特徵,即業績和估值雙輪驅動的階段。而牛市第三階段行情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市場會加速,業績和估值的抬升形成合力,市場交投情緒升温,因此牛市多長陰。
他認為,下半年市場牛市的格局不改,結構性機會精彩紛呈。當前A股滯脹的行業主要集中在週期相關的行業,如銀行、採掘、鋼鐵、交運等,這些行業受疫情影響較大,需要等到經濟完全確認復甦之後才有機會。
下半年他建議重點佈局券商、新能源汽車和國防軍工。券商的支撐邏輯在於券商行業改革刻不容緩,有助於提升整體估值水平,此外7月以來成交量明顯回升。新能源汽車的支撐邏輯在於行業政策支持力度較大,將迎來困境反轉,海外汽車電動化是大勢所趨,有利於國內零部件企業的發展。國防軍工的支撐邏輯在於十四五武器裝備建設放量,地緣事件催化以及估值在近5年持續下行。
【以下是對話實錄】
騰訊財經:A股在經歷了一輪快速的“瘋牛”後翻車,一度全面暴跌,近期市場人氣有所下降,關於牛市的質疑隨之而來,你認為當下牛市還在嗎?
胡國鵬:我們傾向於一個更長期的視角判斷牛市,根據我們對1996年以來四輪大牛市的覆盤,我們發現牛市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其中第一階段是估值驅動階段,第二階段是估值向業績切換的階段,第三階段是業績驅動的階段。當前處於2019年1月以來第五輪牛市的第三階段,且具備戴維斯雙擊的特徵,即業績和估值雙輪驅動的階段,業績的回升源於貨幣流動性回升帶動的經濟週期變化,估值源於貨幣條件穩定以及強改革、開放舉措,同1999-2001年及2006-2007年一樣,屬於戴維斯雙擊的第三階段,牛市第三階段結束與否取決於貨幣信用收縮以及經濟下行確認,目前宏觀環境是穩貨幣和寬信用的組合,經濟同比環比均在改善,因此牛市尚未結束。
騰訊財經:近期A股是否還會出現大跌情況?滬指的下限大概在什麼區間?有可能重新回到3000點嗎?
胡國鵬:戴維斯雙擊下的牛市第三階段行情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市場會加速,業績和估值的抬升形成合力,市場交投情緒升温,因此牛市多長陰,典型的如2007年的5月底、2009年8月,2015年1月底和2019年3月初,市場大多在1-2周時間調整超過5%,但從事後來看,均為調結構佈局的機會,市場上漲的趨勢將延續。7月初上證指數突破3000點之後正式確立牛市加速階段,如無新的重大負面因素出現,市場大概率拾級而上,底部不斷抬高。
騰訊財經:慢牛一直是監管層對A股的期待,然而事實上卻還是瘋牛居多,你認為今年有可能實現慢牛嗎?哪些條件配合下才可能出現慢牛?
胡國鵬:戴維斯雙擊下的第三階段牛市,上漲斜率取決於估值提升的幅度以及業績改善的力度,從估值來看,市場整體估值分位處於2009年以來的適中水平,一些行業估值分位已經較高,因此估值提升的空間較為有限;業績方面,從2020年半年度業績預告來看,二季度上市公司業績明顯回升,後續業績仍有較大的改善空間,取決於經濟的恢復情況。7月初上證指數連續大漲之後,出現了短暫的過熱現象,隨着監管層降温舉措的出台,市場在調整後上漲速率放緩,但資本市場改革的方向和業績向好的趨勢是確定的,因此下半年市場牛市的格局不改,結構性機會精彩紛呈。
騰訊財經:近期關於市場風格切換的爭議較大,有人認為科技股已經泡沫嚴重,更看好週期股,你的觀點是什麼?
胡國鵬:7月初以來,大金融板塊連續上漲,帶動低估值價值板塊普漲,引發關於風格切換的討論。本質上而言,上漲之前大金融板塊處於較低的估值分位,而近兩年表現較好的消費與科技處於較高的估值分位,估值分位的長時間割裂導致了風格的切換。在市場極端的估值分化收斂之後,風格的主導因素將回到景氣趨勢,低估值價值的驅動因素是經濟週期的回升,而成長科技的驅動因素則是5G引領的產業週期,兩者均有不錯的配置價值。
騰訊財經:目前A股還有哪些板塊滯漲?如果下半年只能選三個板塊,你會建議投資者佈局哪三個?為什麼?
胡國鵬:當前A股滯脹的行業主要集中在週期相關的行業,如銀行、採掘、鋼鐵、交運等,這些行業受疫情影響較大,需要等到經濟完全確認復甦之後才有機會。下半年重點佈局券商、新能源汽車和國防軍工,券商的支撐邏輯在於券商行業改革刻不容緩,有助於提升整體估值水平,此外7月以來成交量明顯回升。新能源汽車的支撐邏輯在於行業政策支持力度較大,將迎來困境反轉,海外汽車電動化是大勢所趨,有利於國內零部件企業的發展。國防軍工的支撐邏輯在於十四五武器裝備建設放量,地緣事件催化以及估值在近5年持續下行。
騰訊財經原創欄目《對話》邀請知名學者、經濟學家、企業家、券商首席、基金經理等共同探討宏觀經濟、產業環境與資本市場趨勢,歡迎關注。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