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王府井(600859.SH)宣佈公司獲得免税品經營資質,成為國內首家獲得免税牌照的百貨企業後,免税概念成為市場熱點之一,帶動了免税概念股“大軍”的壯大,申請免税牌照的公司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01
零售巨頭們排隊申請“免税牌照”
那麼,免税牌照能否成為拯救百貨公司業績虧損的一大利器?
或許我們要先了解王府井在獲得免税牌照之後的情況。
(圖片來源:王府井官網)
百貨業整體業績連年下滑,加上疫情給所有實體商業帶來致命打擊,百貨“一哥”王府井亦難承其重。王府井集團發佈的2020年Q1季報顯示,其一季度實現營收15.2億元,同比下滑78.79%,營業虧損為2.05億元,同比由盈轉虧。
而6月9日以來,在王府井拿到免税品經營資質後,其股價最高翻了近5倍。據悉,王府井本次獲得免税品經營資質,是自上世紀80年代初以來,繼海南離島免税政策之後,第一次正式批准新的免税零售經營牌照,具備劃時代意義。
這就難怪眾多同行聞風而動,扎堆申請免税牌照。目前申請免税牌照的上市公司分別為:百聯股份、嶺南控股、鄂武商、大商股份、歐亞集團、南寧百貨、友阿股份、中百集團、步步高、東百集團、海印股份。
這些申請免税牌照的上市公司,除了嶺南控股,其餘公司主營業務都為百貨零售業,且都是各區域零售巨頭。
02
免税牌照到底有多“香”?
免税概念為何吃香?除了百貨業自身走下坡路,加之疫情重創之外,主要還是因為免税賽道優良、牌照資源稀缺,免税牌照賦予了百貨概念股增長動力。
今年以來,多有與免税業相關的刺激政策。6月1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中提出,離島免税額度由3萬提高至10萬,離島免税商品品種由38種增至45種。新政策的出爐,直接導致海南島6月份免税零售額22.99億元,同比增長235%。
7月1日至7日,海南離島旅客免税購物新政實施首周,海關統計顯示,離島旅客累計購物6.5萬人次,購物總額4.5億元,免税6571萬元,日均免税939萬元,比上半年日均增長58.2%。
(圖片來源:新浪財經)
此外,新政實施以來,日購物旅客穩定在1萬人次左右,日購物額在6000-7000萬元之間。
7月10,海南省財政廳、商務廳、市場監管局等三部門聯合發佈公告稱,海南將“按照經營品牌、品種、價格和國際三同步的原則,採用招標等市場化競爭方式選擇並確定新增加的海南離島免税購物經營主體”。
受此直接影響,擁有超過80%的國內免税市場份額的中國中免(601888.SH)股價勢如破竹,至7月20日,國內免税“一哥”中國中免股價迎來上市11年的高光時刻,盤中達到218.16元/股。
03
國內免税行業現狀:
消費規模大,海內外分佈不均
在王府井之前,我國獲得免税牌照的企業僅有7家,除了上面提到的中免,即中國免税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還有日上免税行有限公司、海南省免税品有限公司、珠海市免税企業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國有免税商品(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出國人員服務有限公司、哈爾濱中僑免税品有限責任公司。
在中免集團整合日上免税行、海免集團後,僅剩中出服、深免、珠免幾家具有免税牌照,與中免構成競爭關係。
以市場佔有率超過80%的中免集團為例,其不僅在國內二十大機場中設立了17家免税店,業務範圍覆蓋全球多個國家,其餘企業僅僅在個別機場佈局了免税店,無論在資金、運營等實力上尚對中免不構成威脅。
雖然我國免税牌照控制的非常嚴格,但國內免税業的發展並未受到限制。在2008年至2018年這十年間,中國免税行業規模呈穩定增長狀態。2016年,中國免税業銷售收入281.5億元人民幣,超越英國和美國,成為全球第二的免税大國,2018年國內免税規模達到39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6.5%。
而作為免税業全球第一的國家,韓國2019年免税市場已經超過1400億人民幣,佔全球份額的20%以上。同年,中國剛剛超過540億,同比增速近40%,佔比全球份額不到10%。其中,中國中免的免税商品銷售業務實現營業收入 458.18 億元,同比增長37.89%。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值得注意的是,韓國免税市場超過70%是中國人貢獻的。
所以無論從中國的經濟地位,還是購買力等方面看,國內的免税市場其實還是處於一個發展期。在經營模式、商品種類、免税店規模、購物環境和市場開發等方面,與日韓等具有成熟免税業務的國家還有一定差距。
04
消費迴流,國內免税市場潛力巨大
然而,這種不成熟恰恰證明了中國免税市場的潛力。作為旅遊行業的一個子行業,免税行業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尤其在今年疫情的無情打擊下,韓國免税店行業已經跌近“寒冬”,這隻一直以來“下金蛋的鵝”已經變得奄奄一息。其他免税行業較為發達的國家亦不可避免受到重擊。
(圖片來源:央視財經)
在此情況下,免税消費者將目光投向國內成為必然。
據統計,2019年中國居民境外購買免税商品總體規模超過1800億元,約佔全球免税市場銷售額的35%,而國人在境內免税渠道消費免税商品的佔比僅為18%,高達82%的免税品消費發生在海外市場。
可見,國內免税市場具有巨大的潛力。
一邊是海外疫情嚴重,國人消費迴流國內,免税可能成為一個巨大的消費釋放口;一邊是扶持政策將優先落地,國內免税行業出現蓄勢待發的勢頭。這或許是我國的免税店行業一大彎道超車的機遇。
05
開啓發展新階段,市內免税或成新藍海
回到前文留下的問題,免税牌照能否成為拯救百貨公司業績虧損的一大利器?
據悉,此次王府井的入局,重點佈局將在市內免税店業務上。7月8日,王府井連發三條公告稱,擬投資5億元設立全資子公司北京王府井免税品經營有限責任公司,用於開展免税品經營等業務。
此外,王府井還表示設立全資子公司有助於“將有税業務與免税業務相結合,助力現有零售業務的轉型升級”。
目前,國內共有13家市內免税店,除哈爾濱中僑免税店由港中旅運營外,其餘12家均由中出服運營。
市內免税以其購買便捷、取貨方便、消費體驗更佳的特點,成為免税行業大國韓國最主要的免税銷售渠道。其市內免税和機場免税佔比超過八成,僅首爾市九家市內免税店就貢獻了韓國過半免税銷售額。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相對其他國家,我國市內免税店規模較小,發展尚處於起步階段。
也就是説,王府井本次獲得免税品經營資質,或將預示着市內免税有望開啓國內免税行業發展新階段。參考韓國市內免税發展情況,我國消費者基數大、購買力強勁,市內免税發展潛力值得期待。
不過,目前除王府井外,其他公司都處於初期申請階段,最終能否獲批存在不確定性,因此尚未披露下一步計劃,其主營業務仍為有税商品的零售業務。但在線下零售業疲軟的當下,市內免税不失為拯救百貨業的一根“稻草”。
目前,免税賽道頗有“百家爭鳴”的架勢,百貨業也正在擁抱免税開放新機遇。
若能借助免税紅利,重新進行供應鏈整合,或可重奪線下場景優勢,增加客流,從而帶動整體業績上升,共同分得免税行業這塊“大蛋糕”。
可以得知的是,免税市場依然熱火朝天。自7月以來,各公司公告後第二天,除百聯股份漲8.34%外,其他幾家全部漲停。
免税牌照從目前來看,確實很“香”。
參考資料:
免税牌照被玩壞,7月10公司扎堆申請,趁熱“畫餅”還是建“護城河”?界面新聞
免税牌照太熱!中國國旅更名“中國中免”,證券時報
免税資質牌照發放下一個王府井會是誰,巨豐財經
百貨業常年不振:僅靠一張免税牌照能突出重圍嗎?華夏時報
文章來源:珠三角商業地產
如需轉載請於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