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天眼APP訊 : 最近,脱口秀演員池子(原名王越池)與中信銀行之間的 “ 查流水 ” 事件愈演愈烈。
中信銀行上海虹口支行未經池子本人允許,“ 為配合大客户的要求 ”,將池子個人賬户明細提供給與池子有糾紛的老東家笑果文化公司。
池子將此事公諸微博,輿論發酵之際,中信火速道歉,稱 “ 員工未嚴格按規定辦理 ”,以裁撤涉事支行行長作為處理手段。
這就完了嗎?
池子微博投訴中信銀行截圖,圖源微博
我們甚至不需要援引《商業銀行法》對 “ 儲蓄存款業務須為存款人保密 ” 的規定,憑常識就知道,中信銀行的做法非常不妥。
銀行流水是什麼?它是銀行賬户交易信息。通過查銀行流水,持卡人的每一筆錢是怎麼進來的、又是怎麼花出去的、其資產及消費情況等立時呈現。這麼重要的個人數據,中信銀行 “ 為配合大客户的要求 ”(據悉這是中信銀行給王越池的回覆),在持卡人不知情的情況下,説查就查了。
銀行有很多功能——儲蓄、借貸、買理財產品、實現個人資產的保值增值。但毫無疑問,保障儲户資產安全,是銀行功能得以實現的前提。
現代銀行的運作,把創造信用、資金錯期使用發揮到了極限。儲户知道銀行會保管好存入的錢,需提取的時候銀行能立馬拿出來。但銀行不必把儲户的錢分文不動存下、好似保險櫃那般,因為知道用户一般不會同時把所有錢取走。
銀行只要存留一定比例的資金留待儲户提取,其餘的便可貸放出去、買證券產品、參與一定的投資運作,以錢生錢。
可是,如果儲户對銀行失去信任,要把自家存款一股腦兒取出,銀行便再無計可施。
銀行,圖源微攝
偏偏,銀行最近出了不少事兒。
中行原油寶產品未充分遵循投資者適當性原則、做好產品與風控水平的協同,已吃下銀保監會罰單併為投資者穿倉虧損部分埋單。
風波未定,中信銀行又被爆出私查流水事件,5 月 9 日銀保監會已對其立案調查。
與此同時,銀保監會連開 9 張罰單,對國有六大行在內的 8 家銀行罰款 1970 萬元,理由是交易及產品信息的漏報、賬户明細及數據應報未報、信貸資金挪用等。
這些槽點,其實不用監管層處置,便已在銀行儲户中有所流傳。金融機構,從本質上講,是提供金融服務的商家,其服務品質足以令消費者做出選擇。
目前國內金融市場中,國有大行無疑佔據重要份額,外資銀行等機構的進入程度因為歷史原因不算太高。
央行原行長在去年的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特別談到了這一點。 中國的金融業開放是很早的,上世紀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有許多外資金融機構在華設立分支機構,但 90 年代末期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後,有聲音提出‘金融開放可能導致金融危機的發生’,此後金融業開放特別是金融機構的准入程度就不太高,仍有很大進步空間。"
如今,中國的金融對外開放不斷加速,未來會有更多外資銀行、保險公司、券商、投行等金融機構會進入中國市場,與本土金融機構同台競技。
暫且不論雙方在業務實力方面的對比,若本土金融機構連基本的信用關都守不住、讓儲户喪失資金託管信心,競合遊戲要怎麼玩下去?
信任基礎要是輸了,就很難扳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