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拉了一下基金的排名表,驚詫地發現,在這個因為疫情爆發,之後又因為疫情向全球蔓延引發了各種不利因素的行情下,居然有不少基金,在沒有使用槓桿的情況下,斬獲了近50%的收益!要知道同期上證指數下跌了6.48%,滬深300下跌了5.6%。深市表現最好的創業板指數也僅上漲了18.73%。
更加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工銀瑞信旗下居然有三隻(A、C合併統計)醫藥類基金均取得了增長50%左右的好成績。這説明什麼?這説明它們家的醫藥研究團隊實在是太有才(財)了!這非常值得我們研究:它們的這次成功,究竟是緣於運氣呢?還是緣於研究實力呢?
重倉股調整見功力!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醫藥板塊確實是今年前5個月表現最好的板塊,申萬28個一級行業指數中,醫藥生物以20.02%的收益率排名第一(本文所有數據均來源於同花順)。所以,作為醫藥類基金經理,確實有天時之利這一良好的外部條件。但是也不可否認,擺在醫藥類投資者面前的現實也是相當殘酷的:受醫保帶量採購政策等不利因素的影響,居然有61%的醫藥類企業今年一季度的業績是同比下降的!只有10%的醫藥股取得了業績翻倍增長的好成績。所以,如何在這樣一個兩極分化較為嚴重的板塊中去偽存真,提前回避業績暴跌的股票,抓住業績肥美的“大魚”,這就相當考驗基金經理與整個研究團隊的實力了。
先來看一下成績單。
截止5月底,在全部非貨幣類、非分級且成立超過一年的基金排名中,工銀養老產業股票(001171)今年以來的收益率達到了50.73%!排名第二。這隻基金的基金經理是趙蓓,由於是養老主題,因此其重倉股均為醫藥類股票。排名第四的是工銀瑞信前沿醫療股票基金(001717)也是她管理的,成績是50.05%,而排名第五的是工銀醫藥健康股票的A類與C類(006002與006003),由譚冬寒博士管理,收益率分別是49.84%與49.48%。這些佳績,令工銀瑞信成為惟一一家有3只基金產品排名進入前五的公司。
那麼這三隻基金在一季度都都持有了哪些股票呢?資料顯示,工銀養老的前十大重倉股分別是:恆瑞醫療、邁瑞醫療、萬孚生物、長春高新、英科醫療、樂普醫療、健帆生物、康泰生物、廣聯達與九洲藥業。
從一季度的業績來看,上述十大重倉股的平均淨利同比上漲了28.73%(同期A股的整體成績是同比下跌64%),平均淨資產收益率高達4.44%(注意,這個年化收益率的水平高達17.76%)!平均扣非淨利潤與淨利潤的數據分別是3.94億元與4.05億元,顯示這些公司沒有用虛頭巴腦的一次性收益裝點門面!更難能可貴的是,每股平均現金流高達0.6元!
不過,樂普醫療與九洲醫藥的一季度業績同比分別下降了34%與25%,但是令人驚歎的是,相比去年第四季度,這兩隻股票已經被大幅減倉了,其中樂普醫療的減倉幅度接近36%,九洲藥業的減倉幅度接近48%!惟一沒動的業績下降股是康泰生物。這隻股雖然一季度業績大跌了97.6%,主要原因是疫情影響以及股權攤銷費用增長,不過,受新產品儲備量大,有相應的獨家產品,該公司的股票在今年還是持續上漲的。而對業績上漲,淨資產收益率在重倉股中排名第一的健帆生物,趙蓓則實施了加倉8%的舉動。一加一減之中,充分展示了團隊對公司業績變化的敏感性。
在趙蓓管理的另一隻工銀前沿醫療中,趙蓓果斷的風格更是發揮到了極致:對於一季度業績大幅增長281%的英科醫療,她居然增倉幅度高達800%!一季度業績增長37.3%的健友股份,也被她增倉300%。
另一位基金經理譚冬寒管理的工銀醫藥健康基金,作為2018年7月才成立的“新秀”,目前業績已經翻倍,總回報率達141%,位列同類可比325只基金第一。
這隻基金一季度的前十大重倉股與上兩隻基金不同的是普利製藥、昭衍新藥與海思科。而一季度業績大增的英科醫療,被其加倉近2倍,業績同比增長157%的海思科,被其增倉近2.7倍!其前十大重倉股的業績同比增幅高達64.5%!平均淨資產收益率更是高達5.57%!真正是把醫藥界的LV給拎了出來的感覺有木有?!
硬核團隊精兵強將優勢互補
工銀瑞信旗下醫藥類基金的優異表現,表明他們在全部317只醫藥股中,成功地迴避了10%的地雷股(業績同比暴跌100%以上),較好地躲過了約6成的業績下跌股,為投資者真正把行業中表現非常好的個股給選了出來並能夠重倉持有。那麼他們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呢?
作為工銀瑞信醫藥投研小組負責人的趙蓓説:2019年初,我們便對醫藥行業進行了梳理和展望:未來,醫療服務佔衞生總費用比例會從51%上升到74%,創新藥從不足1%提高到7%,仿製藥將從17%下降到6%,中藥從12%下降到6%,輔助用藥從3%下降到0,醫療器械從15%下降到6%。經過從上而下研究這個行業,所以我們能看清楚哪個細分行業裏的魚最多,然後再在這個細分行業裏,抓到最肥美的魚!
更能體現這個團隊投資智慧的案例是,對於醫藥流通板塊,之前只有三四十倍的估值,在整個板塊中不算高,但是看清了其行業失去了成長性,他們就不去碰,避免了低估值陷阱帶來的誘惑。目前這個板塊很多企業的估值已經跌到了十倍以下。
事實上,工銀瑞信在醫藥領域有一個優勢互補且合作非常緊密高效的小團隊,即醫藥投研小組,總共只有5位成員,這些成員均有醫藥專業背景,但又差異互補,比如趙蓓是藥學和金融學複合背景,譚冬寒則是臨牀醫學博士,管理工銀瑞信醫藥健康,並與趙蓓共同管理工銀瑞信醫療保健(000831),前者的年內收益超過了49%,而醫療保健的收益率也達到了39.8%。其他三位研究員分別具有生物學背景、藥學背景、化學和金融複合背景,不同的背景代表了不同的專業擅長和思維差異,有利於互相查漏補缺。
有如此專業又緊密合作的團隊幫你選擇牛股,幹嗎還非要自已去炒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