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元集團一年營收近百億,卻要募資6億“補血”,能否通過IPO大考

近日,證監會官網顯示,陝西北元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將於8月7日上會,接受發審委的審核。

北元集團一年營收近百億,卻要募資6億“補血”,能否通過IPO大考

據悉,公司早在2018年2月便開啓了上市輔導,並於2019年6月正式遞交了上市的招股書。

此次申請在主板上市,北元集團擬募集資金34.4億元,將用於“12萬噸/年甘氨酸項目”、“10萬噸/年CPE及2萬噸/年CPVC項目”、“100萬噸/年中顆粒真空製鹽項目”、“3萬噸/年ADC發泡劑及配套水合肼項目”等的建設之中。

收入增長較慢

從股權結構上看,北元集團是一家國資企業。

截至招股書籤署日,陝煤集團持有公司39.24%的股權,為控股股東;陝西省國資委全資持有陝煤集團,進而也是北元集團的實際控制人。

據介紹,公司主要從事聚氯乙烯、燒鹼等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聚氯乙烯和燒鹼等基礎性材料,應用於農業、石油化工、輕工、紡織、建材、電力、冶金、國防軍工等領域,產品需求、價格和宏觀經濟環境有着密切的關係。

另一邊,雖背靠“金主”,公司業績卻增長緩慢。

根據上會稿,2016年-2018年,北元集團實現營業收入76.77億元、95.5億元、96.03億元,對應淨利潤為11.47億元、14.75億元、17.16億元。其中,2017年業績增速較快,相比之下,公司2018年與此前收入基本持平,未有明顯的增長。

業內人士認為,這與公司的產品結構較為單一不無關係。聚氯乙烯、燒鹼兩大主營產品給公司貢獻了90%以上的收入,當宏觀市場環境出現不利變動時,相較多元化產品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偏弱。

從披露的數據來看,在銷售均價上調的情況下,北元集團的銷量則出現了小幅地下滑,這使得其2018年全年聚氯乙烯、燒鹼銷售收入的數字基本與2017年相同。

此外,目前“減量化、無汞化”成為了行業發展的趨勢。北元集團表示,雖然目前在積極研究無汞觸媒的基礎研發,若後續國家出台相應政策推行“無汞化”,無論從技術還是設備更新替代等方面都可能對公司的生產經營產生一定的影響。

關聯交易頻繁

據悉,北元集團生產的產品所需主要原材料有電石、煤、原鹽等,其中電石和煤是公司營業成本的主要構成部分。

IPO日報注意到,報告期內,公司的大供應商多系關聯方。

2016年-2019年上半年,公司向控股股東陝煤集團控制下的企業採購額為15.91億元、20.19億元、10.77億元、5.55億元,分別佔當期採購總額的31.02%、32.47%、15.5%、15.39%;向恆源投資控制下的企業採購額分別佔採購總額的7.51%、8.62%、8.18%、5.19%,主要採購原材料為電石和煤。

那麼,公司與關聯方之間的採購是否合理性,交易價格又是否公允?

北元集團表示,考慮到運輸費用問題,發行人在採購電石時優先向店塔區域的電石供應商採購,部分關聯方的電石產地位於店塔區域;因涉及置換事宜而向關聯方開展了原煤採購;而在塊煤採購上,公司稱主要向關聯方開展競價採購,為正常業務需求,因此前述採購具有合理性和必要性;至於關聯採購的定價原則為按照市場價格確定。

對此,正策律師事務所律師董毅智對IPO日報表示,關聯交易或多或少會影響到企業的獨立性,因此在IPO層面,這部分仍是監管關注的核心和焦點。

而在這種情況下,公司未來是否將逐漸減少與關聯方之間交易往來?IPO日報向北元集團發去了採訪函,但截至發稿暫未收到回覆。

IPO日報還注意到,截至2019年6月底,北元集團的賬上資金為2.58億元。從明細上看,公司每年都會投入資金用於購建固定資產,同時還要償還銀行貸款利息等。

也正是如此,看似不“缺錢”的北元集團在本次募集資金的用途中除了擴產以外,還將拿出6億元專門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和償還銀行貸款。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94 字。

轉載請註明: 北元集團一年營收近百億,卻要募資6億“補血”,能否通過IPO大考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