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崙萬維旗下小貸的5億資金到底去哪兒了?

7月8日,崑崙萬維發佈《關於對深圳證券交易所關注函回覆的公告》,回覆了深交所於數日前問詢的“擬使用2億美元進行證券投資”和“擬與關聯方開展小額貸款業務”的事項。

然而,《紅週刊》記者發現崑崙萬維的此次回覆並沒有把2億美元證券投資的問題解釋清楚,以“經公司董事會審議決定撤銷該項決議,不再推進證券投資事宜”了結。

短短几天,劇情出現反轉。讓人疑惑不解的是,如果沒有監管層的關注函,是不是公司“擬使用2億美元進行證券投資”的決議就已經實施?而如果公司該項投資具有必要性且真的如公司在回覆函中表述的那樣資金充足,那麼,公司慎重考慮後的合規投資決定能被一個關注函就能輕易終止嗎?

此外,關注函還提到崑崙萬維擬與關聯方開展小額貸款業務,這項合作決定也是令人生疑的。

《紅週刊》記者梳理相關公開資料發現,一直沒開展業務的小貸公司數億元資金很可能在此前就已經被相關方違規佔用了,而此次小額貸款業務的合作模式還未按商業規則出牌,這很容易產生上市公司間接向實控人輸送利益問題。

樂雲小貸或早已被“掏空”

關注函中提到的樂雲小貸(全稱“新餘市崑崙樂雲網絡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是崑崙萬維於2017年8月出資5億元設立的全資子公司,上市公司在近3年後的2020年7月8日發佈的《關於對深圳證券交易所關注函回覆的公告》中表示:“樂雲小貸自成立至今未開展實際業務,不存在放貸金額。”

同時還披露:“樂雲小貸持有小額貸款業務經營許可證,可通過網絡平台開展線上小額貸款業務,目前尚未開展業務。”如此表述意味着,樂雲小貸的小額貸款執照自設立以來一直“閒置”,或正是這一原因,其2019年全年及2020年一季度營業收入均為“零”。

崑崙萬維旗下小貸的5億資金到底去哪兒了?
可奇怪的是,樂雲小貸雖然尚未開展業務,且營業收入也一直為零,但2019年全年淨利潤卻有66859.38元,而2020年一季度時還虧損了460.2元。在沒有營業收入的情況下,該公司是如何在2019年實現數萬元的淨利潤,且同樣在沒有營業收入的情況下,今年一季度又是如何出現虧損的?

如果沒有營業收入,那麼最有可能給樂雲小貸帶來收入的就是其存放於銀行的款項而獲得的利息收入了。

需要注意的是,樂雲小貸賬面淨資產近5億元,而且在尚未開展業務的情況下,固定資產及各項費用都可能不存在或極少,那麼,理論上這5億元基本上就以現金的形式存在。若是如此,按現行銀行活期存款利率計算,其全年利息收入將超過100萬元。如果做好資金管理,買點兒理財產品,則利息收入會更多。

可2019年的6.69萬元淨利潤的出現就顯得有點“莫名其妙”的少了,而2020年一季度出現虧損情況則更讓人質疑,其應得的銀行利息去了哪裏?

查閲2019年5月8日崑崙萬維公佈的《關於公司轉讓全資子公司股權暨關聯交易的公告》,《紅週刊》記者發現,在2018年年末和2019年3月末,樂雲小貸總資產大約為4.99億元,全部轉到了“應收款項總額”,也就是説,崑崙萬維雖然拿出了5億元設立樂雲小貸,但是這筆錢並不在樂雲小貸賬上,而被“公告未披露”的對象佔用了。

值得注意的是,以“應收款項”形式佔用的資金並不是借款,是不需要計算利息的,也就是説佔用者既不需要支付利息,樂雲小貸也沒有收取利息的權利。很顯然,吃虧的是樂雲小貸,而樂雲小貸又是上市公司崑崙萬維的全資子公司,這意味着最終吃虧的還是上市公司全體投資者。

作為上市公司全資子公司,樂雲小貸有數億元資金被無償佔用,這其中“應收款項總額”包括了什麼內容?都是誰佔用了這筆錢?由於樂雲小尚未開展業務,該應收款項屬於非經營性資金佔用,實質上是對上市公司資金的違規佔用。

那麼,如此鉅額資金去向不明,該由崑崙萬維及樂雲小貸的誰來承擔這個責任?不但如此,崑崙萬維對此所做的信息披露並不到位,涉嫌有信披違規的可能。

崑崙萬維旗下小貸的5億資金到底去哪兒了?
小貸業務合作模式有瑕疵,易違規向實控人輸送利益

樂雲小貸除了擁有小額貸款牌照,還擁有那早已被掏空的5億元總資產。在這樣的背景下,在2019年5月8日發佈的《關於公司轉讓全資子公司股權暨關聯交易的公告》中,關聯方岱坤科技(全稱“北京岱坤科技有限公司”)提出擬用5.3億元接盤,這是崑崙萬維及岱坤科技的實控人周亞輝主導的一項上市公司資產剝離,原因是其看中了這塊小額貸款牌照。

然而,此番操作並沒有獲得監管機構的批准,使得崑崙萬維這塊小貸牌照未能被順利轉出。

如此情況下,崑崙萬維和周亞輝便又拋出了另一個關聯交易方案,選擇讓樂雲小貸跟岱坤科技全資子公司鋒泰科技(全稱“北京鋒泰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同開展小額貸款相關業務,如此做法就相當於岱坤科技不再需要花5.3億元買這個牌照,只是通過合作方式使用小貸牌照權利。

值得注意的是,崑崙萬維在2020年7月8日《關於對深圳證券交易所關注函回覆的公告》中對“樂雲小貸預計將發生關聯交易的金額,與合作方關聯費用的支付方式、關聯交易定價的依據以及價格是否公允”問題予以了否認。

公告稱:“樂雲小貸與鋒泰科技發揮各自優勢,共同為有信貸融資需要的客户提供服務,並向客户收取各自的費用。樂雲小貸無需向鋒泰科技支付任何費用,兩者之間不存在任何關聯費用的支付問題以及相關的資金往來,亦不存在關聯交易定價的事宜。”

若真的如公司公告表述的這樣,那就有兩個問題需要投資者注意了:

其一,如果沒有樂雲小貸的牌照,鋒泰科技就不可能向客户提供小額貸款服務,而沒有服務產品的鋒泰科技又哪來的客户?向客户收取各自的費用又從何談起?可見,這只是換另一種形式在共同使用這個牌照,從中各獲利益。根據一般的商業規則,雙方根據各自使用的資源和付出的成本,需要相互支付對應的合理費用,否則不就成了私下的利益輸送了嗎?

其二,不管是樂雲小貸還是泰鋒科技誰收取的費用,對於客户而言,選擇該種小額貸款服務的成本僅體現為一個金額,具體到樂雲小貸和泰鋒科技就是兩者收取費用的總和。而且這種服務成本在同行業小額貸款公司之間可以做比較,客户將選擇成本(利息及費用總額)較低者。也就是説,樂雲小貸和泰鋒科技即使各自收取費用,也會受到一個整體收費金額的制約,而不能完全自主定價,這就在收費總額有限的情況下出現了誰收費多誰收費少的博弈。

總之,對於上市公司在公告中的解釋理由,其實還是很難讓人信服的!兩家公司同受周亞輝控制,這個博弈的結果很可能受到實控人的主導,是很容易出現上市公司間接向實控人進行輸送利益問題的。

(文中提及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做買賣建議。)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92 字。

轉載請註明: 崑崙萬維旗下小貸的5億資金到底去哪兒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