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中央深改委會議審議通過了《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總體方案》,從降低上市門檻、允許未盈利企業上市、放寬股票漲跌幅限制至20%等一系列改革舉措來看,此次創業板改革是全面和立體的,它涉及發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等一系列基礎性制度。
“驚雷”一出,引發券商集體“不眠夜”,一眾投顧也是摩拳擦掌。創業板註冊制這隻靴子的落地,對中國經濟疫後重啓意味着什麼?對A股市場行情帶來哪些影響?對投資者來説又帶來了哪些機遇?下面跟筆者一起來看看。
A股深夜重磅 創業板改革“官宣”發車
據央視新聞聯播消息,2020年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強調,深化改革健全制度完善治理體系,善於運用制度優勢應對風險挑戰衝擊。會議審議通過了《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總體實施方案》。
市場期盼創業板改革已久,在這樣的特殊時期,創業板IPO註冊制的落地,成為國家着眼於為科技創新企業打造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環境的“重要安排”。
與全新的科創板“空地蓋樓”不同,創業板的改革,被形象地比喻成難度係數更大的“舊房改造”。創業板在支持雙創企業羣體、優化創業創新生態、引領產業升級轉型、加速新舊動能轉換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成為了新時代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創新引擎。
此次創業板註冊制踩着國內疫情逐漸平息的節奏落地,對第二季度乃至中國未來經濟的“提振引擎”作用不言自明。
“喜提”制度改革,奠定創業板健康發展格局
此次創業板註冊制堅持“一條主線,三個統籌”。“一條主線”是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股票發行註冊制,提高透明度和真實性,由投資者自主進行價值判斷,真正把選擇權交給市場。按註冊制要求,上市公司必須全面、完整、準確地披露信息,並且把信息披露作為市場監管、投資者保護的重點。
“三個統籌”包括了,一是統籌推進創業板改革與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堅持創業板和其他板塊的策略發展,形成各有側重、互相補充的適度競爭格局;二是統籌推進註冊制與其他基礎制度建設,實施一攬子改革措施,健全配套制度;三是統籌增量改革和存量改革,包容存量改革,穩定存量上市公司和投資者預期,平穩實施改革。
回顧A股歷史,過去兩次重要的“基礎性制度建設”——2004年的“國九條”和2014年的“新國九條”,都是在宏觀經濟和資本市場發展的重要轉折點上提出的。此次創業板註冊制的落地,進一步完善資本市場基礎性的制度建設,為創業板長期健康發展格局奠定堅實基礎。
中長期資金或將加速入市
佈局創業板,是國家加速科技創新的必然趨勢。突發疫情對經濟和資本市場的餘震還在延續,安全與自主可控將成為當下時代的主旋律,各項政策支持均有望向此傾斜,為科技創新提供完美土壤。此次創業板政策得到“官宣”支持,無論對科技創新企業、券商以及投資者都是多重利好。
在業內人士看來,創業板再融資的鬆綁,將會吸引來自各路機構、產業資本的中長期資金加速入市,進而帶動創新和成長行業估值的整體提升。
從中長期來看,創業板的註冊制改革將利好以創業板等科技板塊為代表的成長股。新政之下,創業板個股將會不斷分化,優質公司越來越好,差公司越來越差,被淘汰,買個股的風險越來越大,投資創業板ETF成為較好的把握創業板投資機會的品種。越來越多的保險公司也傾向於減少創業板個股投資,轉為增加創業板ETF的投資。
如果大家看好創業板的未來發展,可以關注天弘創業板ETF(159977)以及聯接基金,根據Wind數據,截至4月27日,天弘創業板ETF規模為32.4億元,在A股已有的跟蹤創業板指的ETF中規模排名第二(剔除指數分級基金),是普通投資者跟上創業板行情的理想工具。
風險提示:歷史收益不代表未來業績表現。指數基金存在跟蹤誤差,定投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人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本期內容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購買前請閲讀《基金合同》、《招募説明書》等法律文件。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