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連連報虧後再陷內鬥風波 上市半年後的嘉楠科技如履薄冰
頂着“區塊鏈第一股”的光環上市後,嘉楠科技這半年多走得可謂“如履薄冰”。繼業績連連報虧、被美股研究機構做空、股價跌近八成後,近日嘉楠科技再因高管人員變動被業內貼上 “內鬥”標籤。上市後的嘉楠科技這半年來為何連連遇挫?目前最新業務是否有所突破?“區塊鏈+AI”又能走多遠?
陷入“內鬥”風波
“區塊鏈第一股被傳內鬥,嘉楠科技元老孔劍平去留成謎”、“嘉楠科技也陷入搶公章風波?幣圈到底怎麼了?”……近日,嘉楠科技高層變動一事,成為圈內“熱搜”話題。
儘管嘉楠科技於7月9日官方回應了該事件,但高層變動背後原因、最新進展及之後走向等,還是吸引了眾多業內人士的目光,短短几日內,嘉楠科技迅速因“內鬥”標籤被送到輿論的風口浪尖。
該事情主要起源於7月6日嘉楠科技的工商信息變更,當日,天眼查更新了嘉楠科技境內運營主體杭州嘉楠耘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州嘉楠”)的高級管理人員備案。備案顯示,該公司董事孔劍平、孫奇峯、李佳軒從高管人員中退出,監事由屠松華變更為孟璐,同時,張楠賡仍為嘉楠科技法定代表人,且職位由原來的董事長兼總經理變為執行董事兼總經理。
與高層變動相對應的是,信息發佈後便出現媒體報道稱,張楠賡早於6月下旬前往杭州取走公章與營業執照,並罷免了杭州嘉楠的多位管理人員。報道還稱,位於北京的張楠賡在與“杭州幫”爭奪控制權。
不過,根據東方財富Choice,目前孔劍平、孫奇峯、李佳軒仍在嘉楠科技董事會及高管人員行列。針對此次高管變動最新進展,北京商報記者撥打嘉楠科技公開披露的多個電話,但多次均未有人接聽;此外記者嘗試通過微信向嘉楠科技多位高管人員進行採訪求證,但截至發稿,未獲得後者進一步回應。
一業內資深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公司內鬥和公司經營業績不理想互為因果。嘉楠科技公司股權結構較為分散,控制權爭奪難免會發生,此次應該是兩個派系在爭奪公司的控制權。”
面對業內猜疑,很快嘉楠科技官方通過一紙長文對該事件進行了回應,且着重強調了張楠賡在公司的控制權地位。7月9日,嘉楠科技稱,目前公司生產經營活動一切正常,上述工商變更完成後,嘉楠科技作為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其在中國境內的全部子公司均由張楠賡擔任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法定代表人,公司治理結構更加清晰統一。
嘉楠科技進一步強調,嘉楠科技上市後,董事長兼CEO張楠賡擁有15.0%的股權和72.6%的投票權,無論從嘉楠科技的發展歷程還是股權分配看,作為創始人的張楠賡都擁有公司的絕對控制權。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嘉楠科技此次控制權爭奪實際上醖釀已久。早在今年5月,嘉楠科技公佈第一季度財報時就曾透露,在企業管理方面,張楠賡表示,嘉楠科技將不斷優化公司治理結構,完善管理體系和組織架構;不斷推動公司文化及經營管理深度融合,在各方面保證股東利益最大化。
另據此前嘉楠科技遞交港交所的招股書顯示,截至2019年年底上市,李佳軒、張楠賡、孔劍平、劉向富、孫奇峯分別持股15.2%、15%、11.3%、9.5%和5.5%。
“幣圈企業內鬥近期層出不窮,繼比特大陸內鬥事件,此次嘉楠科技內鬥事件出現的原因不外乎兩個方面:一個方面就是高層對公司的發展戰略方向差異過大,第二個就是內部利益分配沒達成共識。” 一知情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道。
此外,前述業內資深人士評價道,從控制權爭奪來看,沒有一方會佔有絕對優勢,主要在於這種爭奪會產生嚴重內耗,影響公司發展,甚至直接改寫公司命運。在他看來管理層是影響公司估值最重要的要素,各方需要更多妥協、讓步與合作,否則公司命運堪憂。
業績連連報虧
嘉楠科技是一家成立於2013年的比特幣礦機商,主營業務為比特幣礦機及銷售,但由於該業務高度依賴比特幣價格,因此為平抑風險,嘉楠科技近兩年來也一直在嘗試轉型,試圖從比特幣礦商企業轉型為AI科技公司。
2019年11月底,在三年佈局、三度折戟後,“屢敗屢戰”的嘉楠科技終於登陸納斯達克贏得史上高光時刻,但好景不長的是,除募資金額嚴重縮水外,嘉楠科技在上市首日便遭遇了股價跌破發行價的窘況。
且上市以來,嘉楠科技也屢因連連報虧的業績問題和前路未卜的業務轉型,多次吸引媒體關注。
2020年4月,嘉楠科技如期迎來財報“首秀”,但帶來的並不是好消息。根據財報,2019年嘉楠科技營收14.23億元,同比降低47.41%;淨虧損為10.34億元(非美國會計準則下淨虧損7.743億元),相較2018年1.22億元的淨利潤(調整後淨收入為人民幣1.41億元)虧損大幅擴大。
此後的5月14日,美股研究機構White Diamond發佈針對嘉楠科技的做空報告,該機構指出嘉楠科技存在礦機利潤率低、轉型AI芯片業務失敗、市值不合理等問題,並直言比特幣挖礦這幾年一直是賠錢生意,特別是嘉楠科技的“二流礦機”,相比競爭對手的老一代礦機,嘉楠科技的新礦機利潤更低,考慮到嘉楠科技的預期收入和虧損,White Diamond認為嘉楠科技8.5億美元以上的市值是不合理的,而應該在1億-2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該做空報告一經發布,嘉楠科技股價應聲下跌,從5月14日最高5.98美元一路下滑至6月29日的1.76美元。這也是嘉楠科技上市以來股價最低價,相較上市初期最高價13美元,股價已跌去近9成,市值蒸發17.65億美元。截至北京時間7月12日19時,最新股價1.86美元,較9美元發行價仍跌近8成。
2020年5月,嘉楠科技再次公佈2020年一季度財報,儘管公司業績仍為虧損狀態,不過有所改善的是,相對上年同期淨虧損已收窄至3820萬元,且該公司還披露了產品服務的最新情況,如對礦機產品本身的硬件和軟件設計平台化進行優化、加強了公司在算法以及軟硬協同的能力等。
“嘉楠科技半年來主要還是投入到礦機的更新和AI的發展中,但業務轉型並沒有太多突破,從整個公司業務和財務上的表現來看,還需要持續的投入。財報連連報虧一方面是投入後的回報還有待觀察,另一方面幣價再這半年並沒有太大的起色,因此其主營業務表現不佳。”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人工智能與變革管理研究院區塊鏈技術與應用研究中心主任劉峯如是評價。
“區塊鏈+AI”能走多遠?
針對後期業務,嘉楠科技在7月9日的公告中表態,目前,嘉楠科技在加大芯片及礦機產品的研發投入,為礦機行業下半場做好技術儲備的同時,也在積極尋求算力交付方式的突破。通過在工藝、產品和SaaS三方面創新,嘉楠科技未來將打造從芯片到算力交付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公司將繼續以ASIC技術為主航道,推進“區塊鏈+AI”戰略。
不過,在業績連連虧損、股價長期不振、且公司高層人員不穩定的情況下,上市後半年時間內嘉楠科技如履薄冰,而此次提出的“區塊鏈+AI”能走多遠,仍尚未可知。
正如復旦大學張江研究院教授、數字經濟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陳文君指出,“嘉楠科技雖號稱區塊鏈第一股,但實際上該公司的戰略是從區塊鏈轉型到AI芯片,以芯片為主打。轉型AI芯片不僅困難重重,同時財務上必須依靠公司礦機利潤。”
陳文君進一步指出,嘉楠科技上市第一年是該公司業務轉型的一年,如果公司轉型成功,意味着公司確立AI芯片為主業,擁有遠大前程;但該公司目前仍面臨經營戰略不確定、AI芯片業務突破困難、人員不穩定、公司虧損等困境,這些都會影響業務轉型,如果轉型不成功,這家公司只能靠比特幣行情隨波逐流,無法擺脱業務收入單一的境況,甚至出現可能會出現較大風險。”
“嘉楠科技這半年走得並不順利,主營業務沒有起色,AI戰略的投入還遠不到回報的時候。”劉峯同樣告訴北京商報記者。
針對嘉楠科技後續業務發展,劉峯建議,一方面應將大量的時間和成本投入到主營業務中,加大主營業務的創新和新技術研發,構建好專業壁壘;另一方面則可在AI投入上持續,但需要維持一定的程度,不能直接“All in”,如在礦機算力AI業務盈利之前保持持續的投入,戰略上滿足即可。
北京商報記者 孟凡霞 劉四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