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美案保薦機構被重罰足以為後來者鑑

康美案保薦機構被重罰足以為後來者鑑

新京報漫畫/趙斌

  熱點聚焦

  

  金牌投行一旦“助紂為虐”,自帶的光環自然會令市場受到更大的損失,被監管重罰可謂咎由自取。

  康美藥業餘震未了。近日,證監會對廣發證券在康美藥業相關投行業務中的違規行為依法下發行政監管措施事先告知書,擬對廣發證券採取暫停保薦機構資格6個月、暫不受理債券承銷業務有關文件12個月的監管措施。此外,對14名直接責任人及負有管理責任的人員分別採取認定為不適當人選10年至20年、公開譴責、限制時任相關高管人員領取報酬等監管措施,並責令廣發證券對相關責任人員進行內部追責,按公司規定追回相關報酬收入。

  除了保薦機構廣發證券遭頂格重罰,7月9日,康美藥業稱,實際控制人馬興田因涉嫌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被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自此,對保薦機構、保薦責任人與公司實際控制人的其他跟進處罰已經基本塵埃落定。力度之大,足以讓當初習慣性認為上市公司作假“最高只需付款60萬”的人開始反思,更足以為投行圈內人引以為戒。

  根據2018年底A股出台的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實施辦法,康美藥業從白馬股到“過街老鼠”並不冤,監管給出的定論是“有預謀、有組織、長期系統實施財務造假行為,惡意欺騙投資者,影響極為惡劣,後果極為嚴重”。在這一造假過程當中,中介機構自然責任難逃。

  眾所周知,公司想要在A股上市,必須要通過保薦機構和保代這一雙重保薦制度下的中介橋樑。保薦機構擁有擬上市企業所不具備的接觸發審委的機會和經驗,同時,又擁有市場上機構投資者與個人投資者所不瞭解和掌握的“內幕”。這一信息不對稱程度有高有低,在兩邊看來,保薦機構均坐實了專家的“C位”,一直以來確是保薦機構賴以生存的本領。因而在這一生態中,保薦機構聲譽的高低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其所保薦公司的優劣程度,選擇高聲譽保薦機構的公司往往能向市場釋放自身“公司質量好”的信號。擬上市公司選擇高聲譽的保薦機構時,相對來説更有機會贏得所在板塊發審委的認可,增加IPO過會的成功率。

  不過,金牌投行一旦“助紂為虐”,自帶的光環自然會令市場受到更大的損失,被監管重罰可謂咎由自取。而這不僅將遭受當期利益損失,其聲譽資本的受損更將嚴重影響自身在審核部門內心與市場上“失位”,進而潛在制約着今後長期的保薦項目過會率。

  “一條路海角天涯,兩顆心相依相伴”,《康美之戀》弦猶在耳,這一MTV即取材於康美藥業馬興田和許冬謹的愛情原型,加上醫藥定位,企業文化之出色,令同樣在資本市場摸爬滾打的康美藥業姿態一度頗為優雅。但後來康美藥業資本運作步伐之大,很明顯地甩開了實業運營。家族控制雖有利於提高決策效能及執行力,也容易一條道走到黑。廣發證券作為專業投行機構,在其誤入歧途過程中非但沒有制止,反而提供了專業輔助,可謂與“勤勉盡責”的投行定位相去甚遠,以致今日雙輸格局,足以為後來者鑑。

  在今年這樣一個科創板、創業板、新三板多板加速推進的“IPO大年”乃至更長時間段,廣發證券投行業務實質上已經出局,同時牽連“無辜”,正在推進、尚未過會的多個IPO保薦項目的發行人也不幸“躺槍”。因此,有追求的保薦機構為了維護自身已有的聲譽資本,應以更嚴格的標準選擇和監督擬上市企業。

  □蔣光祥(財經評論人)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31 字。

轉載請註明: 康美案保薦機構被重罰足以為後來者鑑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