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呂棟 編輯/周遠方)外部打壓之下,海思已成為華為各條產品線的重要支撐。調研機構最新的報告顯示,儘管二季度營收環比下滑4%,但上半年海思還是以49%的同比增速躋身全球半導體10強。
在麒麟高端芯片可能被美國封殺絕版的背景下,市場近日傳出華為已啓動“塔山計劃”,並開始與相關企業合作,準備建設不含美國技術的芯片生產線,第一批入圍計劃的有多家上市公司。
今天,觀察者網聯繫網傳名單中的6家公司,其中4家公司表示,尚未接到相關通知。
不過,有公司內部人士向觀察者網透露,華為近期曾經到訪調研,但對網傳消息並不知情。該人士表示,曝光公司名單這件事本身並非是好事,因為國內設備廠商仍有不少零部件需國外供應商提供。
麒麟芯片(資料圖)
“年內建45nm產線仍值得商榷”
塔山阻擊戰發生於解放戰爭時期,當時,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第4、第11縱隊等部在遼瀋戰役中,為保障主力奪取錦州,於遼寧省錦州西南塔山地區對增援錦州的國民黨軍所進行的防禦作戰。
一句“我不要傷亡數字,我只要塔山”,成為當時戰鬥慘烈的寫照。
在華為連遭美國打壓的背景下,微博上8月12日有科技博主發文稱,由於國際大環境遭受制裁使台積電等無法為華為代工,導致華為芯片無法生產,華為在內部啓動“塔山計劃”並提出明確的戰略目標。
這位博主稱,華為已經開始與相關企業合作,準備建設一條完全沒有美國技術的45nm的芯片生產線,預計年內建成,同時還在探索合作建立28nm的自主技術芯片生產線。
令人驚訝的是,該微博還列出入圍“塔山計劃”的16家公司。其中包括:
上海微電子、瀋陽芯源(芯源微)、盛美、北方華創、中微公司、瀋陽拓荊、瀋陽中科(中科儀)、成都南科、華海清科、北京中科信、上海凱世通(萬業企業)、中科飛測、上海睿勵、上海精測(精測電子)、科益虹源、中科晶源。
在A股上市的有芯源微、北方華創、中微公司、萬業企業、精測電子等公司。
圖片來源:微博
在美國不斷地圍堵打壓下,華為已成為輿論關注焦點,但“塔山計劃”的真實性仍未得到證實。
8月14日,有行業內人士向觀察者網表示,華為曾在前期對國內的半導體裝備公司做過交流,調研內容包括已經量產的設備、正在研發的設備以及未來潛在研發的設備。
當天,觀察者網還嘗試聯繫了上述名單中的6家公司。
針對媒體曝光的“塔山計劃”、“南泥灣計劃”,睿勵科學儀器(上海)有限公司(下稱:上海睿勵)內部人士表示,其不做真偽判斷,但曝光名單這件事本身並非是好事情,因為半導體設備中有不少零部件需要國外供應商提供。
“國內零部件供應商經過中微、盛美、睿勵及上微等國產半導體設備廠商多年的培養,加工製造技術雖然有較大的進步,但在一些核心零部件的供應鏈環節,本土供應商還需要時間去突破。”他坦言。
啓信寶信息顯示,上海睿勵成立於2005年6月,經營範圍包括研製、生產半導體檢測設備等。今年1月,其註冊資本從1.18億元增至3.10億元,新增股東包括國家大基金一期等,持股比例為12.12%。
上海睿勵股東信息 圖片來源:啓信寶截圖
對於傳言“華為計劃年內建成不含美國技術的45nm生產線”,前述人士向觀察者網指出,這仍值得商榷。
據他介紹,45nm製程的一些設備,國外大的設備供應商已經停產。因此,45nm生產線一般會搭配一些二手設備(國外設備供應商),比如製程關鍵設備的光刻機,在45nm可以選用尼康的早期設備。
“如二手設備不作為設備生產國的國別統計,是有很大可能的,反之則不然。”他表示,“比方在缺陷檢測設備(量測領域),KLA+(科磊)公司的明場的28,29系列設備以及暗場的PUMA設備等基本是獨家供應商,這一塊短期內是很難做到去美化。”
觀察者網瞭解到,明場和暗場是半導體缺陷檢測的兩種方式,基本由KLA+壟斷,目前最新的39系列單價要3000萬美元以上,PUMA設備單價從500-1000萬美元不等。
2019年全球半導體設備廠商前10強營收 圖片來源:芯思想研究院
除此之外,觀察者網致電北方華創、精測電子、芯源微,對方均表示:尚不瞭解所謂“塔山計劃”的相關消息,也未接到相關通知;中微公司董秘辦公室電話無人接聽,上海微電子公司電話無法接通。
目前,傳出“塔山計劃”消息的博主已經刪除相關微博。
從資本市場表現來看,科創板上市的芯源微8月12日午後拉昇13%,但隨後連續兩日回調;中微公司、北方華創、精測電子等公司股價並未出現明顯波動。
本月初,還有媒體報道,華為已啓動“南泥灣”項目,意在規避含有美國技術的產品,包括筆電(筆記本電腦)和智慧屏業務,希望在困境期間,實現自給自足。
對此,上海睿勵內部人士表示,目前半導體國產替代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政策層面,國家給與大力度的支持;資本市場上,無論是一級還是二級市場也是蓬勃發展,也希望媒體能理性客觀的報道。
海思擠進全球前10
今年上半年,在美國製裁疊加疫情影響之下,海思還是交出一份樂觀的成績單。
日前,IC Insights公佈的數據顯示,海思今年上半年的銷售額達到52億美元,同比增長49%。相比上年同期,該公司排名上升6位,排名第10,成為首個進入全球前10名中國大陸半導體供應商。
報告指出,海思半導體還是上半年唯一一個新進入前10名的公司,取代了德國廠商英飛凌。作為華為的半導體設計部門。海思硅超過90%的“銷售”進入母公司,可以看做是內部轉讓。
IC Insights數據截圖
IC Insights指出,2020年上半年全球前十大(TOP10)半導體廠商的總銷售額同比增長17%,這一增長速度是同期全球半導體行業5%增幅的三倍多。
從廠商排名上看,前10名依次是英特爾、三星、台積電、SK海力士、美光、博通、高通、英偉達、德州儀器和海思,位於美國的有6家,位於韓國的2兩家,位於中國大陸和中國台灣的分別有1家。
前10名中,包括四家無晶圓廠公司(博通、高通、英偉達、海思)和一家純晶圓代工廠(台積電)。
報告顯示,台積電在2020年上半年的收入同比增長40%,這一增長很大程度上是由於蘋果和海思智能手機的7nm芯片訂單激增所致。若把台積電排除在外,英飛凌將升至第10名。
不過,IC Insights認為,在美國製裁下,海思躋身前10名的時間可能很短。
8月7日,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在中國信息化百人會上表示,由於美國製裁,華為麒麟高端芯片在9月15日之後無法制造。Mate 40麒麟9000芯片,很可能成為麒麟高端芯片的最後一代。
在此背景下,他呼籲半導體產業鏈上的夥伴應該全方位紮根,突破包括EDA的設計,材料、生產製造、工藝、設計能力、製造、封裝封測等等。
“天下沒有做不成的事情,只有不夠大的決心和不夠大的投入。”餘承東表示。
前述業內人士也向觀察者網指出,半導體設備是高科技行業,一款半導體設備(以前道製程工藝和量測設備為例)集成了機械、自動化、軟件算法以及物理、化學等學科組合,和傳統制造業還是有一些區別的,需要產業界具備“十年磨一劍”、“板凳要做十年冷“的決心和耐心,踏踏實實做事,一步一個腳印的去努力和突破。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