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科技日報】;
“積極推動中小製造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對於全面推動我國製造業‘數字化’革命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6月30日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強調,要“以智能製造為主攻方向,加快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加快製造業生產方式和企業形態根本性變革,提升製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水平”。
進入本世紀以來,以“智造”為主要特徵的製造業數字化浪潮正在席捲全球,來勢洶洶、勢不可擋。從我國目前的製造業結構來看,眾多的中小製造企業是製造業的構成主體。因此,積極推動中小製造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對於全面推動我國製造業“數字化”革命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各類企業轉型之路不盡相同
數字化轉型升級是一個漸進式的發展演變過程,重點是把有限的資源集中於產品的前端研發和後端用户服務上,建立以產品為本、客户為中心的智能製造體系,實現從一定“規模”的“定製”向高度個性化、差異化的“個性化定製”轉變。
當前,“中國製造”已走向世界,成為全球產業鏈上最重要的一環,但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我們仍然需要通過數字化轉型升級進一步提高“中國製造”的科技含量。積極推動我國中小製造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不僅是順應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客觀需要,而且也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
國外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之路,大部分是在自動化解決方案的開發與實施基礎上,致力於企業現有業務模式的優化,最終實現以“智造”為技術特徵的數字化轉型升級之路。
數字化轉型升級進展比較迅速的一般是以下兩類行業:一類是產品具有多品種、小批量、精度要求高、交付時效性強等特點的行業,如工業元器件製造業等;另一類是零部件數量多、生產組織複雜的行業,如汽車製造業等。其他行業則相對較慢,如醫藥製造行業長期以來更關注藥物安全性而非成本控制,許多生產製造環節多數還處於初級信息技術應用階段。
數字經濟時代,企業面臨的將是一個更富挑戰性、競爭更激烈的市場環境。結合自身實際和市場趨勢不斷推進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將是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的關鍵。因此,就一個具體的企業而言,探尋符合自身實際的數字化轉型升級之路,應以其所處行業性質、業務特點和戰略定位,綜合評估分析其是否需要進行數字化轉型升級,以及進行怎樣的數字化轉型升級。
一是當企業需要很高的智能化和個性化水平時,數字化轉型升級應成為首選。以海爾為例,在數字化轉型升級戰略轉型中,海爾將升級重點放在信息化和自動化升級改造上,做到底層用户數據互聯互通,同時打造更加定製化的家電品類,建設互聯工廠,以小批量柔性化生產方式應對更加個性化的訂單。
二是當企業需要達到較高的智能化水平但不需要為客户提供定製化的服務時,那麼提升自動化水平和效率、降低人力成本的做法更加切實可行。石油化工、原材料製造和代工生產等行業屬於此類範疇。
三是當企業的業務定位於一個小眾市場,且生產流程不需要也難以使用高精尖自動化技術時,數字化轉型升級有時並不是最優選擇,反而是通過紮實打磨產品定位、做好個性化服務才是他們的最優選擇。活躍在這一領域的的企業,它們的產量雖小,但定價高,利潤豐厚。
轉型升級先行者優勢明顯
數字化轉型升級的先行者,會在效率、成本,以及創新機會等方面擁有得天獨厚的競爭優勢。總體而言,先行者具有兩大優勢。
一是能夠實現良性循環。先行者在能夠實現預期的成本節約和收入增長目標的前提下會陸續投入更多的資金,從而提升其科技創新競爭力。對於後行者而言,若想追趕上先行者,所需投資和付出的代價將有可能成倍增長。
二是有可能成為後行者的“平台”。先行者創建的基於自身運行的數字化平台,能夠與其來自不同的供應商、經銷商的設備和軟件關聯在一起,讓不同的供應商、經銷商和客户無縫交互。一旦客户專心於使用某一平台,尤其是在提供多種服務、費用遞減且用户網絡不斷擴大的情況下,強烈的“路徑依賴”讓後行者更換平台難上加難。
由於數字化轉型升級的先行者有着得天獨厚的巨大優勢,並且未來一段時期內,數字經濟將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引擎。所以針對各行業、各領域滿足數字化轉型升級條件的中小製造企業,應給予政策與行動支持。對於如何支持中小製造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升級,現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是加強對中小製造企業的人才培訓和技術指導,促進其產業轉型升級,為經濟發展提供新動能。
二是強化區域型、行業型、企業型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等公共服務能力建設,降低轉型門檻。
三是加大對中小製造企業智能化改造的支持力度,特別是要推進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
四是實施數字經濟新業態的培育行動,發掘發揮企業間的協同放大效益,打造傳統產業服務化轉型的新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