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權發佈)《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白皮書

  二、新時代中國國際發展合作取得新進展

  中國國際發展合作規模穩步增長,並更多向亞洲、非洲地區最不發達國家和“一帶一路”發展中國家傾斜。為更好適應國內外形勢變化,中國改革管理體制,積極創新方式,提升合作效果,推動國際發展合作事業創新發展。

  (一)規模穩步擴大

  中國穩步提高對外援助資金規模,進一步擴大援助範圍。2013年至2018年,中國對外援助金額為2702億元人民幣,包括無償援助、無息貸款和優惠貸款。其中,提供無償援助1278億元人民幣,佔對外援助總額的47.30%,重點用於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建設中小型社會福利項目以及實施人力資源開發合作、技術合作、物資援助、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和緊急人道主義援助項目。提供無息貸款113億元人民幣,佔對外援助總額的4.18%,主要用於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建設社會公共設施和民生項目。提供援外優惠貸款1311億元人民幣,佔對外援助總額的48.52%,用於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建設有經濟社會效益的生產型項目和大中型基礎設施,提供成套設備、機電產品、技術服務以及其他物資等。

  (此處插入圖1,內容請見新華社新聞圖片專線所配發的相關稿件)

  2013年至2018年,中國共向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大洋洲和歐洲等地區122個國家和20個國際和區域性多邊組織提供援助。其中,亞洲地區30國,非洲地區53國,大洋洲地區9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22國,歐洲地區8國。

  (此處插入圖2,內容請見新華社新聞圖片專線所配發的相關稿件)

  (此處插入圖3,內容請見新華社新聞圖片專線所配發的相關稿件)

  (二)方式更加多元

  中國援助實施方式在援建成套項目、提供物資、開展技術合作等的基礎上,新增南南合作援助基金項目,同時不斷創新對外援助方式手段。

  ——援建成套項目。2013年至2018年,中國共建設成套項目423個,重點集中於基礎設施、農業等領域。除傳統的“中方代建”援建模式外,在部分有條件的國家試點“受援方自建”方式,即在一些有完備工程建設招投標管理體系、具有組織實施經驗的國家和地區,中國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由有關國家自行負責項目的勘察、設計和建設及過程管理。

  (此處插入表1,內容請見新華社新聞圖片專線所配發的相關稿件)

  ——提供一般物資。2013年至2018年,中國共向124個國家和地區提供物資援助890批,主要包括機械設備、檢測設備、交通運輸工具、藥品以及醫療設備等。

  ——開展技術合作。2013年至2018年,中國共在95個國家和地區完成技術合作項目414個,主要涉及工業生產和管理、農業種植養殖、文化教育、體育訓練、醫療衞生、清潔能源開發、規劃諮詢等領域。

  ——開展人力資源開發合作。中國通過實施官員研修研討、技術人員培訓、在職學歷學位教育項目等方式,積極開展援外人力資源開發合作。項目涉及政治外交、公共管理、國家發展、農業減貧、醫療衞生、教育科研、文化體育、交通運輸等17個領域共百餘個專業。2013年至2018年,中國舉辦7000餘期項目,共約20萬名人員受益。

  (此處插入圖4,內容請見新華社新聞圖片專線所配發的相關稿件)

  (此處插入專欄1,內容請見新華社新聞圖片專線所配發的相關稿件)

  ——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截至2019年底,中國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世界糧食計劃署、世界衞生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人口基金、聯合國難民署、國際移民組織、國際紅十字會等14個國際組織實施項目82個,涉及農業發展與糧食安全、減貧、婦幼健康、衞生響應、教育培訓、災後重建、移民和難民保護、促貿援助等領域。

  (此處插入圖5,內容請見新華社新聞圖片專線所配發的相關稿件)

  (此處插入專欄2,內容請見新華社新聞圖片專線所配發的相關稿件)

  ——派遣援外醫療隊。截至2019年底,中國累計向72個國家和地區派遣長期醫療隊,共1069批次27484名醫療隊員,涵蓋內外婦兒、中醫、麻醉、護理、病理、檢驗、公共衞生等醫療醫學全領域。目前有近千名醫療隊員在非洲、亞洲、大洋洲、美洲、歐洲55個國家的111個醫療點開展對外醫療援助工作。

  ——派遣志願者。2013年至2018年,中國向80多個國家派遣青年志願者和漢語教師志願者2萬餘名。

  ——提供緊急人道主義援助。2013年至2018年,中國向60個國家提供緊急人道主義援助,包括提供緊急人道主義援助物資設備,派遣國際救援隊和醫療專家組,搶修受損設施。

  ——減免有關國家債務。2013年至2018年,中國免除最不發達國家、重債窮國、內陸發展中國家和小島嶼發展中國家共計98筆到期無息貸款債務,累計金額達41.84億元人民幣。

  (三)改革管理實現新突破

  為更好適應新形勢發展,中國改革對外援助體制機制,不斷提升管理水平,推動新時代國際發展合作工作展現新氣象。

  ——體制改革實現突破。2018年4月,中國成立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作為國務院直屬機構,專司國際發展合作事務。這是中國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重大舉措,有利於加強國際發展合作的統籌協調,形成工作合力。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的成立是中國對外援助史上的里程碑,標誌着中國對外援助事業踏上了新徵程。

  ——管理能力不斷提升。健全援助項目專家論證評審機制,提高項目可行性研究的質量和深度。將項目環境影響、後續運營管理等納入立項研究範疇,增強立項論證的前瞻性和預見性。構建條塊明晰的項目管理規章制度,完善項目實施企業資格認定、政府採購、合同履行等環節,構建以優質優價為核心的招標制度體系。健全項目實施主體誠信評價體系,防範項目廉政風險。優化人道主義緊急援助快速反應機制,增強援助時效性。加強事中監管和事後評估,不斷提升援助綜合效益。(未完待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51 字。

轉載請註明: (受權發佈)《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白皮書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