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重如何脱困重生

中國一重如何脱困重生

  左圖 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全球首台3000噸漿態牀鍛焊加氫反應器。

  陳建軍攝(中經視覺)

  下圖 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明忠。 (資料圖片)

  今年前三季度,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一重”)營收同比增長53.6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增長7.83%。

  作為“共和國長子”,中國一重是如何通過改革激發生機活力的?記者採訪了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明忠。

  中國一重“重”在哪裏

  記者:製造業特別是裝備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您是怎樣看待中國一重在中國裝備製造業發展中的地位及作用的?

  劉明忠:中國一重是製造工廠的工廠。它的“重”不僅體現在產品重量上,更體現在重要戰略作用上。

  近70年來,中國一重從跟跑到並跑再到領跑,先後填補了國內工業產品技術空白400餘項,創造了數百項“第一”,結束了我國不能生產重型裝備、不能生產成套機器產品、不能生產核電設備的歷史。可以説,中國一重不僅帶動了我國重型機械製造水平的整體提升,而且有力支撐了國民經濟的發展。

  記者:中國一重作出了重要的歷史貢獻,但也經歷過不少艱難歲月。您2016年上任後,面對的最大困難是什麼?

  劉明忠:受國際金融危機、行業發展週期等多重因素影響,中國一重曾經連續3年陷入虧損,上市公司全資子公司中國第一重型機械股份公司面臨退市危險。要解決發展難題,唯有改革。

  改革要調動人的積極性

  記者:從2017年開始,中國一重實現了一年扭虧、兩年翻番、三年跨越,這樣的體制機制變革是怎樣實現的?

  劉明忠:中國一重的“底子”不錯,缺的是思想、格局。為此,我們先後開展了4次解放思想大討論,將職工的思想、行動統一到扭虧脱困、全面振興以及高質量發展上來。我們開展了“三講三不講”主題實踐活動,講客觀不講主觀,講問題不講成績,講自己不講別人,還展開大討論,扭轉不認真、不負責、不較真、不擔當的“四不”作風。

  在體制機制上,我們推進分層管理,層層簽訂經濟責任狀,使每個單元都成為市場主體,從“一管到底”向“一追到底”轉變;建立起以營銷為龍頭的研、產、供、銷、運、用快速聯動反應機制,全面落實指標、責任、跟蹤、評價、考核“5個體系”,徹底改變以往以生產為核心的管理機制,實現“以生產為主”向“以市場為主”的管理機制轉變。同時,按照“市場化選聘、契約化管理、差異化薪酬、市場化退出”的原則,不拘一格選人才、用人才,並配套相應的考核激勵機制。這些改革激發了幹部職工幹事創業的動力與活力。大家的思想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企業也實現了涅槃重生。

  記者:在國企改革過程中,人事、勞動與分配這三項是公認的大難題,中國一重是怎麼做的?

  劉明忠:我們的經驗是首先要做好方案,黨委把方向,發揮基層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讓大家理解、認識改革,進而支持改革。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我們設立了“兩個合同”退出機制。具體來説,兩個合同分別指勞動合同、崗位合同,崗位合同解決退出的問題,勞動合同解決身份的問題。領導幹部完不成指標自動“下課”,下來以後就不能當管理者了,但可以當工程師、經濟師、會計師等,適合什麼崗位就做什麼工作。對於考核不合格的職工,我們會提供兩次學習機會,如果第三次上崗還不合格就要解除勞動合同。

  我們現在正準備推動第二次大改革。現在集團總部有110個人,未來要縮減到80多人,大體上減少20%。對二級、三級企業要全部實行市場化選聘、契約化管理。我們要通過改革讓大家感受到“市場的壓力”。

  記者:在改革過程中,如何激發人的活力?

  劉明忠:中國一重採用差異化薪酬體系,分配要向營銷、高科技研發、苦險髒累差、高級管理、高技能5類人員傾斜。同時,打破原有的產業工人只能晉升到高級技師的瓶頸限制,打破職業技能評價與專業技術職稱評審界限,改變人才發展“獨木橋”“天花板”現象,搭建人才成長“立交橋”。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要打破工人與幹部的身份界限,樹立工人崗位亦可成為管理人才的用人導向。

  在堅守與創新中走向未來

  記者:今年前三季度,中國一重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利潤總額同比增長99.35%。實現逆勢上揚有什麼經驗值得分享嗎?

  劉明忠:疫情期間,中國一重積極推動中小配套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優先資金給付,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同時,從現有用户以及潛在客户中尋找空間,先後簽訂了一批重要製造合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深刻認識到: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要強化自主創新、原始創新,強化關鍵環節、關鍵領域、關鍵產品保障能力;要延伸產業鏈條,貫通上下游企業聯繫,形成命運共同體,提高抗風險能力,建立更加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要重新審視機遇與挑戰,不斷髮展新模式、新業態、新技術、新產品,創造新的增長點。外部環境越是複雜嚴峻,越需要我們保持定力。

  記者:作為行業領軍企業,中國一重怎樣引領科技創新?

  劉明忠:要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們在很多方面就差一點點,比如冶金裝備95%都是自己的,還有5%掌握在別人手中,要拿到這5%得下大功夫。具體來説,先要解決“卡脖子”的問題,形成進口替代能力,然後再努力實現國際領先、領跑。

  僅就目前來看,我們正在積極推動組建國家大型鑄鍛件極限製造技術創新中心,通過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構建協同高效的創新聯合體,加快提升重大技術裝備研製能力,持續提升全球鋼鐵裝備話語權。

  記者:中國一重下一步改革發展的目標是什麼?

  劉明忠:在改革方面,要在資源效率改革上下功夫,在高質量發展與效益上下功夫,在調動各類人員創新創業創造積極性上下功夫。

  應該説,企業發展得好不好關鍵在於體制機制。我們要努力把中國一重建成一個產業結構合理、質量效益領先、高端裝備製造核心突出、地企協同發展的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產業集團,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實體經濟是經濟發展的根基。無論到什麼時候,實體經濟都是我國經濟發展以及在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的關鍵。發展實體經濟,重點在製造業,難點也在製造業。未來,我們將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堅持以提高質量和核心競爭力為中心,助推“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大步邁進,提升中國經濟在全球價值鏈上的地位。

  記者:請您向剛剛進入職場、正在尋找人生方向與事業方向的年輕人提幾點建議。

  劉明忠:我就想説兩句話,實實在在做事、乾乾淨淨做人。實實在在做事,就是要以笨鳥先飛、滴水穿石的精神,執着地幹一件事情。乾乾淨淨做人,關鍵在於別貪小便宜。(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予陽)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737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一重如何脱困重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