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着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銀行業在加快轉型發展,以期能夠實現穿越週期的穩健經營和高質量發展。郵儲銀行把主動授信變成觸達客户的“金手指”,給金融服務插上“大數據”的翅膀,送到需要的地方,着力構建差異化競爭優勢。
主動授信正成為郵儲銀行構建差異化競爭優勢,打造“逆週期”發展能力的重要抓手。
近日,郵儲銀行披露半年報,截至2023年6月末,資產總額15.12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7.51%;客户貸款總額7.82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8.49%;負債總額達14.23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7.48%。
據瞭解,“三農”金融、小微金融、主動授信、財富管理、金融市場五大差異化增長極建設初見成效,正在推動郵儲銀行信貸結構發生積極的變化。從信貸結構來看,今年上半年“三農”領域的個人小額貸款增量創歷史新高;聚焦科技創新和專精特新領域的小企業貸款超過去年全年的增量。而上述兩項業務的快速發展離不開主動授信新模式的有效助力。
自2022年提出把主動授信變成觸達客户的“金手指”,給金融服務插上“大數據”的翅膀,送到需要的地方。僅僅一年左右的時間,郵儲銀行主動授信貸款餘額超過1000億元。
主動授信作為郵儲銀行構建差異化競爭優勢的重要抓手,究竟有何魅力?
同頻共振
在“兩個大局”加速演進並深度互動的時代背景下,商業銀行作為中國現行金融機構體系的核心,承載着時代賦予的新課題——銀行業該如何與時俱進,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金融力量?
面對新時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以及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國式現代化既為商業銀行未來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也賦予了商業銀行服務“國之大者”的重任。
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需要商業銀行增加金融服務的普適性;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需要商業銀行發揮金融資源優化合理配置的作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需要商業銀行創新發展文創金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需要商業銀行發展綠色金融守護綠水青山......
現代化的實現背後由於高風險、高成本等因素超出傳統金融能力範圍,這意味着商業銀行需要跳出傳統金融機構的視角,“義利兼顧,義字當先”,用“金融+社會”雙重視角去提供更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
作為擁有近4萬個網點、服務6.56億個人客户的國有大行,如何在商業可持續和風險可控的前提下,讓金融“活水”源源不斷地流向潛在的、有需求的消費者和普惠羣體中,考驗着郵儲銀行的智慧。
郵儲銀行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新發展格局,通過在“三農”金融、消費信貸、信用卡、公司金融等領域展開主動授信,推動自身發展與國家經濟發展同頻共振。
一脈相承
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前,學界普遍認為企業競爭優勢來自於企業外部,資源基礎理論的提出改變了外生論觀點,該理論從企業內部資源視角探究企業競爭優勢的來源及績效差異的原因,認為企業所擁有的異質性資源是企業獲得超額利潤的源泉。
主動授信作為郵儲銀行打造的五大差異化增長極之一,依託的正是自身的資源稟賦優勢。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農村投資力度大、農業經濟穩定、農民持續增收印證着“三農”市場潛力巨大、“三農”金融需求旺盛。
一直以來,郵儲銀行堅持服務“三農”、城鄉居民和中小企業,保持零售戰略的定位不動搖。作為“三農”金融服務的重要提供者,郵儲銀行通過推出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改革舉措,在服務“三農”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是金融服務網絡“廣”。截至2023年6月末,郵儲銀行近4萬個網點中約70%分佈在縣及縣以下地區。二是服務客户羣體“多”。郵儲銀行服務的6.56億個人客户中有4億多分佈在縣及縣以下地區。三是涉農貸款規模“大”。截至2023年6月末,郵儲銀行涉農貸款餘額突破2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2329.64億元,增量創歷年同期新高;餘額佔客户貸款總額的比例約為四分之一,佔比居國有大行前列。個人小額貸款餘額1.32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866.91億元,增量創歷年同期新高。
在普惠金融方面,郵儲銀行同樣取得亮眼的成績。經過十餘年的探索和實踐,郵儲銀行構建了“四三二一”小微金融特色服務模式,即“四大體系、三大保障、兩大支撐、一個生態”。
在“四三二一”模式下,郵儲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實現增量擴面、提質降本。截至2023年6月末,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1.35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702.82億元,增量創歷年同期新高;在客户貸款總額中佔比超過17%,穩居國有大行前列;有貸款餘額客户數208.45萬户,較上年末淨增15.01萬户。服務專精特新及科創企業6.14萬户,同比增長超過30%,專精特新及科創貸款餘額2923.81億元,同比增長超過40%。
值得注意的是,資源基礎理論認為,企業的異質性資源不僅僅來源於企業內部,也可以從企業所嵌入的關係網絡中攝取。
從郵儲銀行的股權結構來看,郵政集團是大股東。郵政集團以郵政、快遞物流、金融、電子商務等為主業,實行多元化經營,經過多年持續發展,已轉型升級為實業與金融相結合、業務多元化的大型企業集團。
郵儲銀行可以依託郵政集團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的優勢,為廣大農村客户提供寄遞、電商、金融等一攬子綜合服務,構建更加豐富的場景,增強多元化綜合化服務能力。
此外,中國移動通過定增入股郵儲銀行,成為A股第二大股東。中國移動是全球網絡規模最大、客户數量最多的電信運營企業,有超過9億的移動用户。
多年深耕“三農”金融、普惠金融;擁有6.56億個人客户;背靠郵政集團和中國移動,這些均是郵儲銀行的資源稟賦,而將主動授信作為構建差異化競爭優勢的重要抓手,可謂與郵儲銀行的優勢一脈相承。
挖潛存量
隨着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各行業“存量競爭”時代來臨,銀行機構正處於主動或被動調整資產結構階段。
此外,在利率市場化改革、息差收窄、金融科技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商業銀行的存貸競爭逐漸白熱化,獲客成本壓力增大,業務開拓從“增量為主”轉為“增量與存量並重”的新階段。
根據《中國銀行業私域客户經營白皮書2023》,近年機構新獲客成本在不斷上升,為機構帶來同樣的AUM(管理個人客户資產)增長,獲取新客的成本相較維護老客高出5倍,而存量客户利潤貢獻則是新客的16倍。
因此,“存量客户深度經營”已經成為行業破局的關鍵。
從發達國家銀行發展經驗看,通過深入挖掘分析客户真實需求、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服務,可以大幅提高盈利水平。比如匯豐銀行通過挖掘存量客户需求開展交叉銷售,使客户貸款產品響應率提高了5倍。
而郵儲銀行的主動授信與“存量客户深度經營”不謀而合。
主動授信是郵儲銀行立足零售銀行戰略定位,打造的一種線上信貸業務模式。郵儲銀行把主動授信作為構建差異化競爭優勢的重要抓手,在“三農”金融、消費信貸、信用卡、公司金融等領域,依託智能風控技術,從目標客户中篩選數據豐富、風險可控程度高的客户,精準化、低成本觸達客户,為客户提供全線上、秒批秒貸服務,實現風險管控、業務發展、客户體驗的有機平衡。
此外,郵儲銀行的主動授信不僅侷限於自身,還可藉助和郵政集團的協同優勢,對郵政業務的客户進行挖掘,持續擴展主動授信業務規模。
自2022年提出將主動授信作為五大差異化增長極之一,郵儲銀行已在消費信貸、信用卡等領域取得亮眼成績。
在消費信貸領域,郵儲銀行創新業務拓展模式,依託智能風控技術與智能化電子渠道大力拓展存量客户主動授信,向客户提供“秒批秒貸”優質體驗。
在信用卡領域,郵儲銀行以以主動授信為抓手,持續優化白名單,建立多渠道營銷體系,截至6月末,通過主動授信新增客户超過58萬户,初步構建低運營成本、高運行效率的集約化經營模式。
科技嬗變
當前,銀行業經歷着金融與科技的深度融合。金融科技使銀行業務優化升級,提高銀行經營效率,實現銀行業數字化轉型,銀行業的競爭也開始圍繞技術革新展開。
郵儲銀行深刻認識到科技創新是“關鍵變量”,也是高質量發展的“增量”。
近年來,郵儲銀行深入踐行科技興行戰略,隨着對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技術的應用,科技賦能的效果持續顯現。
在前台業務方面,郵儲銀行通過金融科技實現線上辦理業務,利用手機銀行提升客户體驗,讓客户簡單操作就可完成業務辦理,大大提升客户滿意度。
在發展線上業務的同時,該行也加快線下網點的數字化轉型,通過智能化改造,為客户提供智能化金融服務,使線下與線上密切銜接。
在銀行中後端業務方面,郵儲銀行通過金融科技建立長效機制,提高風險管控水平;利用大數據獲取多維度信息,推進客户精準畫像,主動授信、線上支用。
具體來看,“三農”領域,郵儲銀行通過科技賦能,以農户小額授信為切入點,為村內農户批量開卡,提供信貸、保險、理財等綜合金融服務,推動信用村建設提質升級。
此外,郵儲銀行將主動授信和總部直客運營相結合,通過短信、彈窗、智能外呼、人工外呼等方式觸達客户,為鄉村客户提供貸款服務。截至6月末,郵儲銀行“三農”主動授信貸款結餘719.42億元,本年淨增546.36億元。
在普惠金融領域,郵儲銀行運用企業網銀、企業手機銀行、合作方平台搭建了“線上+遠程+線下”的渠道服務體系,持續對接外部平台實現批量獲客,與產業鏈核心企業搭建合作場景,採用數據驅動的方式探索主動授信模式,同時搭載“營銷地圖”等智能服務,實現“系統觸達+平台引流+主動授信”的數字化獲客模式。
據瞭解,資產質量方面,郵儲銀行通過主動授信發放的貸款資產質量都要比同期發放的同類型其他貸款質量好。
如今,科技正托起郵儲銀行“蝶變”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