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系創業邦專欄作者遠川投資評論原創作品,作者張婕妤,創業邦經授權發佈。
一位渠道經理在某個500人私募交流羣裏抱怨:董承非怎麼能這麼保守?
董承非加入睿郡後的第一個產品募集高達45億,被稱為今年業內的“罕見爆款[1]”。但從5月17開始運作的睿郡承非系列,在建倉期恰好趕上了市場的大反彈,因此遭受了一種不太一樣的“非議”:漲得太慢了。
在經歷了年初的深跌之後,市場在4月底突然啓動,到6月底的時候,已經迅雷不及掩耳地反彈了20%還多。相比之下,董承非的新產品5月份淨值上漲0.04%,6月上漲1.35%,顯得多少有些掉隊。
被客户質問的渠道銷售們,索性拉了一張私募反彈速度PK表,發現各家雖然方差很大,但趁反彈平均把淨值往上帶個10%也還是有的,正圓猛人廖茂林更是把某隻產品的淨值從0.51幹到0.92。
今年自立門户的大佬越來越多,2022年方才過半就有董承非、管華雨、崔瑩、周應波、王國斌等。「大佬」的新產品供給上得飛快,市場容量有限,渠道自然是一邊眼花繚亂,一邊挑肥揀瘦,貨比三家。
但董承非真的保守了嗎?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理解兩個東西:建倉期和安全墊。
建倉小滿勝萬全沒有管過錢的人,其實很難理解“安全墊”的意義。
所謂做“安全墊”,就是指新發行的基金在剛開始運作的一段時間,採取相對穩健和保守的投資策略,在淨值提升到某一安全水平——比如1.05或者1.1——之前,保持低倉位運行,防止出現極端情況淨值跌破1。
比如一個典型的基金經理,會在建倉期設置30%或者50%的倉位上限,新基金主要配置一些自己跟蹤較久、把握較高、下跌風險較小的標的。相對老產品,這種策略「防守性」綽綽有餘,但「進攻性」不足也是顯然的。
董承非在產品募集階段時的路演裏,曾表示自己會分步建倉,積累安全墊,“市場維持在這個水平,沒有出現大幅上漲的話,我可能會很快完成0%-50%的倉位的建倉過程。”
但結果市場就表演了一個勿謂言之不預,大幅反彈了。
睿郡承非的6月月報顯示,新產品的股票直投只有兩層倉位,且以高分紅的電信運營商為主要投資方向。董承非在這份月報的市場回顧和展望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地理性回應了自己的謹慎——
“也是沒有想到市場的情緒直接從冬天切換到夏天,新能源汽車和光伏在國內外政策的刺激下成為中觀維度的亮點,被市場資金瘋狂追捧,這兩個板塊目前接近前期高點……感覺目前的行情有些像 2009 年和 2015 年 9 月底以後的一個混合體……這個估值水位和經濟基本面的匹配情況看,總體我們還是會謹慎投資,將風險資產比重控制在一定承受度之內。”
如果用大白話來翻譯一下,就能明白地瞭解董承非對所謂「踏空」的解釋:
1. 市場從熊轉牛切換速度太快,實在沒想到;2. 新能源和光伏太貴,自己不想追;3. 估值水位高於經濟基本面,後面還要繼續謹慎。
其實,翻翻董承非的過去,這個手法也挺符合他歷來的「建倉哲學」。
上一次董承非在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裏發新產品,是2015年7月1日成立興全新視野。同樣是一個立足於絕對收益的產品,同樣是對市場前景並不樂觀,董承非為了不讓產品淨值跌破1,也是先做安全墊再上倉位。
從上面的圖表可以看出來,董承非在最開始的一個季度只買了7%的股票。之後股災3.0加上2016年年初熔斷,董承非花了一年多才把新視野的股票倉位做到50%的倉位。至於滿倉?那是從來沒有滿倉過。
因此,私募首秀的出手雖稱不上驚豔,但對於買入前做過功課、充分認可董承非的持有人來説,他的謹慎倒是一如既往、高度自洽。套用前陣子讓奧迪直接抄去當廣告詞的那句詩——就是「小滿勝萬全」。
反過來,如果買私募是為了抓反彈,第一不應該買一個需要建倉的新產品,第二應該找一個能夠遊走於市場情緒裏的博弈高手。當然,如果都具備提前預判反彈的能力了,自己下場博弈豈不是更好,何必多花2%+20%呢?
因此,雖然5月-6月的猛烈反彈讓建倉期變得進退維谷,但不論如何,對於一個有兩年封閉期的產品來説,兩週甚至是兩個月的淨值還遠遠不到蓋棺定論的時候。建倉期的「保守」,不是真的「保守」。
這也引出了另外一個我們長期觀察得出的結論:越是珍惜自己職業生涯前途的人,才會越重視「安全墊」。
手槍裏只有一發子彈私募行業看起來光鮮,但不論是投資巨佬、大佬、還是細佬,他們剛出來做私募的那一刻,手槍裏都只有一發子彈。
資管行業有個特徵,就是無論段位如何,基金經理在淨值曲線面前人人平等。如果第一支產品就給客户造成較大的虧損,甚至清盤,那麼會在市場上迅速形成極壞的口碑,既傷害客户又傷害渠道,很難在江湖上翻身。
此外,大部分私募產品都會設置清盤線,這意味着如果剛開始運作就遭遇下跌,比如跌到0.85或者0.8,逼近清盤線,那麼「清盤=職業生涯重創」會極大地影響管理人的心態,束縛他們的動作——風控限制倉位,心魔影響發揮,進而造成惡性循環。
相當於剛上私募賽場,槍裏就一發子彈,打不中就意味着滾蛋。因此,第一隻產品再怎麼謹慎也不為過。
即使是業績非常好的私募公司,對剛發行的新產品通常也要做“安全墊”,而不能簡單複製老產品的操作。原因很簡單:購買新產品的持有人通常都是新用户,新用户沒有浮盈,一旦下跌,體驗會非常差。
比如某一傢俬募有A和B兩個產品,A是老產品,淨值為3.0,B為新產品,淨值為1.0。如果策略複製,那麼一旦下跌20%,A淨值為2.4,B淨值為0.8,A持有人浮盈大還能扛住,B持有人心態則會完全崩潰。
更關鍵的是,一旦逼近清盤線,倉位和策略都會大受影響。B產品從0.8漲回1.0的難度,遠遠高於A產品從2.4漲回3.0的難度,儘管都是上漲25%。而對客户來説,贖回B產品,去買操作沒有束縛的基金,顯然更香。
以同犇投資為例,其代表產品同犇1期從2014年3月下旬至2021年2月中,累計收益率超過750%,業績靚麗。然而2021年3月末成立的新產品同犇消費12號,在沒有淨值安全墊的情況下,倉位迅速提到6成以上。
產品成立4個月之後,伴隨核心資產的下跌,同犇消費12號的淨值跌破0.8。而今年這輪迴撤後,跌走了浮盈的同犇1期淨值至少還有4.3,但同犇消費12號只剩下0.7。這兩個產品的持有者,心境恐怕大有不同。
私募的生存環境,遠比旱澇保收的公募殘酷。再輝煌的昔日曲線,一旦下到私募的競技場裏,大家也只給一次機會。比如提起陳揚帆(前興全明星基金經理)和王海雄(前華夏明星基金經理)的名字,還有多少人記得呢?
在很多時候,激進的妙手,未必能夠回春;穩健的俗手,反而可以續命。
而在這兩年,資管大佬們「晚節不保」的故事,足夠寫一本資管版的《大敗局》。再有名望的大佬,一旦被貼上「不會投資」的標籤就等於徹底完蛋。真正能夠從「出師未捷盤先清」的陰影裏走出來的人,鳳毛麟角。
在這個浮躁的時代,淨值一飛沖天的確能吸引更多的流量。但對於一個剛成立的新產品來説,「漲得快」的反面是「跌得快」,穩健和保守既是對自己的職業生涯負責,也是對第一次給你信任的客户負責。
一位百億家辦的負責人在交流時跟遠川講:“我們也在觀察董承非,但如果他一上來就高倉位博反彈,即使跑贏指數,未來我也肯定不會投他。”
尾聲最近,王國斌跟方三文做了一場被戲稱為“翻車”的對話,宣傳片的標題叫做:管理好心性,是成功投資的一半。
不做基金經理的人淺聽一耳,會覺得過於空洞,但對於把自己名字寫在淨值曲線前面的基金經理來説,這其實就是每天每月每年的修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放在基金經理身上,就是牛市裏耐得住性子,熊市裏坐得了板凳。面對市場反覆、淨值壓力、管理內耗……基金經理的可靠度,最終來自他們自身的獨立性,而不是與市場的共識度。
萬事開頭難,建倉是第一關。董老師給出了自己的解法,現在壓力來到了即將建倉的其他老師這一邊了。
本文(含圖片)為合作媒體授權創業邦轉載,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