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代表密集遊説盟友 拜登經貿路線日漸清晰

  “優先重建美國聯盟”,“將執行美墨加貿易協定視為優先要務”,“讓美國與歐洲發展出一個更積極和富有成效的貿易關係”,“中國既是對手也是夥伴”……上任兩週以來,美國貿易代表戴琦(凱瑟琳·戴)已與近20名各國貿易官員進行磋商,密集遊説盟友加入美國新政府的新經貿聯盟。但有分析人士指出,拜登政府如何化解其所謂“以勞工為中心”的經貿政策與關税之間的兩難困境,將是其能否成功拉攏盟友的關鍵。

  美國急着與歐洲重建“更積極的”貿易關係

  3月29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剛一離開歐洲,美國貿易代表戴琦便與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競爭事務專員瑪格麗特·韋斯塔格和西班牙工業貿易旅遊大臣馬羅託等人展開密集磋商。戴琦告訴歐方官員,美國希望與歐盟發展“更加積極和富有成效的”貿易關係。

  根據美國貿易代表處(USTR)3月29日發佈的聲明,戴琦與韋斯塔格在視頻會談中討論了美歐經貿合作的幾大優先事務,包括氣候變化及數字經濟領域合作等。更為關鍵的是,雙方一致同意優先加強合作來應對“非市場經濟主體比如中國”的挑戰。同一天,戴琦與馬羅託通電話,雙方同意加強美西兩國在“共同利益”方面的合作,包括解決已持續17年的空客和波音公司補貼爭議。更早前,戴琦還與法國財政部長勒麥爾討論了兩國之間的貿易和投資關係,雙方同意“在中國問題上更緊密合作”,並利用貿易政策支持氣候變化目標。

  作為最長可在未來8年內影響美國貿易政策的關鍵人物,戴琦之所以如此急迫地重修與歐洲的貿易關係,是因為特朗普政府打響的關税戰令美歐貿易摩擦不斷。2018年5月,特朗普政府宣佈對歐盟徵收25%的鋼鐵關税、10%的鋁關税;歐盟隨之反擊,對威士忌、牛仔褲和哈雷摩托車等美國商品加徵關税。2019年4月,美國再次增加砝碼,對來自歐盟的價值超過110億美元的進口產品加徵關税,以報復歐盟向空客提供補貼對美國造成的不利影響,美歐經貿合作就此陷入僵局。眼下,拜登正面臨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美國鋼鐵行業支持美國政府對歐洲徵收鋼鐵關税,但如果美國不取消這一關税,歐盟對美國商品加徵的關税將在今年6月初自動翻倍。這迫使戴琦不得不迅速採取行動重整美歐經貿關係。

  除鋼鋁關税外,歐洲國家的“數字服務税”也是戴琦必須面對的一大難題。如果這一問題處理不當,可能成為美歐新貿易戰的引爆器。

  多年來,歐盟一直希望對谷歌、“臉書”、蘋果等美國科技巨頭徵收“數字服務税”,美歐為此進行了多番博弈。2019年7月,法國參議院通過徵收數字税的法案,成為全球首個開徵數字税的國家。根據法案,法國將對全球年收入超過7.5億歐元且來源於法國境內收入超過2500萬歐元的互聯網企業徵收“數字服務税”,税率為法國市場收入的3%。緊隨法國之後,英國、西班牙、意大利、奧地利等國出於對自身利益的考量也實行了單邊的税收行動。

  所以,戴琦上任後很快便採取了行動。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3月26日宣佈,根據美國《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款,對奧地利、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國等6國的“數字服務税”發起調查,未來可能對上述國家採取包括加收懲罰性關税等措施。

  有歐洲分析人士指出,儘管戴琦急切希望儘快重建美歐經貿關係,甚至拉攏歐洲盟友對抗中國,但只要把鋼鋁關税、航空補貼、數字服務税擺上談判桌,美歐就不是鐵板一塊。德國總理默克爾3月26日在歐盟視頻峯會後曾直言不諱地表示:“歐盟和美國並不是在所有事情上都能達成一致,我認為本質性的區別在於,歐盟希望在國際事務中擁有更多話語權,並具有獨立的影響力。”

  不準備取消對華關税,但支持談判

  戴琦急切重整美歐經貿合作關係,既是為了拉攏歐洲盟友,更是為了“對抗中國”。關税則是其中的重頭戲。

  3月28日,戴琦在上任後的首個媒體專訪中承認,關税會給美國企業和消費者造成損害。但她搬出“不公平貿易”論調稱,美國不準備在短期內取消對華關税。

  此前,美國前財長漢克·保爾森和由波音、可口可樂、花旗等200多家美國大型企業首席執行官組成的美國商業領袖組織“商業圓桌會”,曾公開呼籲拜登政府削減針對中國的關税。對此,戴琦3月28日對《華爾街日報》稱,她聽到了外界呼籲取消關税的聲音,但她認為“突然取消關税”可能會“損害經濟”,除非“以一種讓經濟活動參與各方都能夠作出調整的方式進行。”

  在被問及不願立即撤銷對華關税的原因時,戴琦搬出“籌碼論”説:“沒有一個談判者會放棄籌碼,對吧?”

  現年47歲的戴琦是華裔美國人,能説一口標準普通話,2011年至2014年曾在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主管中美貿易事務執行事宜,對中國十分了解。上任第一週,戴琦就與包括英國、歐盟、日本等國家或地區的14名國際貿易官員通話,但其中並不包括中國。她對此聲稱,與中方的會談將在“時機成熟時”進行,美國對與中國進行貿易談判“持開放態度”。

  事實上,早在2月25日出席美國參議院金融委員會的提名確認聽證會時,戴琦就表示過,中國“既是對手也是夥伴”,也是美國處理全球重要議題時需要合作的重要“持份者”。她表示,在其任期內將通過策略性及一致性的計劃,要求中國遵守貿易承諾,使美國與盟友建立統一戰線。

  《華爾街日報》華盛頓執行主編傑拉德·塞布3月29日撰文分析説,上任兩個多月來,拜登政府卡關税、拉盟友等一系列處理對華關係動作,目的只有一個:在與中國打交道之前,建立美國依然具備“持久”經濟、外交與軍事實力的形象,向中國傳達“不要低估美國實力”的信號。

  保護就業還是保護消費,拜登陷兩難

  無論是要重整美歐貿易合作關係,還是要重啓中美貿易談判,戴琦都必須率先化解拜登政府所謂“以勞工為中心”的經貿政策與關税之間的兩難困境。

  拜登總統今年1月上台後,多次表示其政府想要一個“以勞工為中心的經貿政策”,而不是關注企業競爭力或廉價價格的政策。包括戴琦在內的多名政府要員也承諾,未來將改變美國貿易談判的重點,不再把重點放在為金融服務公司、製藥公司和其他跨國企業開拓市場上,而要將重心擺在美國工人與薪金階層,因為“他們不僅僅是消費者,也是工人和打工賺錢的人”。戴琦稍早前在給其辦公室團隊的書面信中也直言,她任期內所要做的一切,就是促進貿易更公平增長,以使美國工人受益,利用貿易來幫助美國經濟從新冠肺炎疫情中復甦。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副院長劉青教授近日指出,“以勞工為中心”的經貿政策更像一個符合短期政治需要的口號,而非充分考慮均衡效應的長遠政策。劉青在《拜登政府的對華經貿政策:預期與建議》報告中分析説,拜登政府的經貿政策若真的“以勞工為中心”,主要會涉及保護就業與保護消費兩方面;而要保護就業就需要維持關税,要保護消費則要取消關税以降低消費價格——這是一個兩難的抉擇。

  拜登政府的表達和顯示出來的經貿政策,也引起了許多貿易政策資深人士的不滿。《華爾街日報》在題為《拜登團隊承諾貿易政策煥然一新》的文章中説,4年前,特朗普政府的貿易代表萊特希澤也曾聲稱制定了一項“以勞工為中心”的政策,要利用關税“把製造業帶回美國”,但現實卻是,在政府採取了提高許多工廠成本的關税政策之後,美國工廠就業的增長也陷入了停滯。

  本報北京3月31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陳小茹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64 字。

轉載請註明: 貿易代表密集遊説盟友 拜登經貿路線日漸清晰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