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京東物流通過港交所聆訊後,港股物流板塊或再迎新手。5月6日晚,安能物流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此次的聯席保薦人為JP摩根、中金公司。
然而,與主營倉配、快遞業務的京東物流不同,安能物流主要做的零擔,包括運輸、增值服務以及派送三方面,更多的是面對B端,這也導致了很多用慣了京東順豐、三通一達的人對這個要上市的公司不甚瞭解。
在市場上,安能常常會與進入國內的德邦作比較,有時候也會拿美國的零擔領跑者ODFL進行對比。安能在零擔這一片賽道上,確實具有自己的實力。
其實,早在今年2月,彭博就報道過,安能物流考慮進行5億美元的香港IPO,如今算是正式進入日程。而此次上市計劃,最關注的恐怕是其競爭對手。
根據招股書,此次募資主要用於在戰略地區興建、升級和潛在收購核心樞紐,升級幹線運輸車隊以及科技創新等。這等於説安能如果上市成功,彈藥也會更加充足,搶佔市場份額、甩掉對手成為必選項。零擔物流角逐的帷幕將要拉開。
那麼,安能物流為何急於上市?如果上市成功後它又會做什麼建立自己的地位?
先後斬獲7輪融資,安能物流憑的是什麼?
不得不提的是,在今年2月安能放出消息説要赴港上市之時,就剛剛獲得3億美元的投資。梳理安能物流融資進程發現,從2010年成立至今,其先後獲得7輪融資,投資者包括紅杉資本、華平、凱雷、高盛、華興、大鉦資本等,都是一些知名投資者。那麼安能為何可以屢次斬獲投資者的資金?它身上有何可能?
從招股書上看,安能物流從2018年到2020年分別實現營收53.31億元、53.38億元、70.81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安能物流扭虧為盈,實現利潤2.18億元。在物流領域價格戰、高成本的情況下,安能可以取得這個成績實屬不易,這主要可以歸結為自己在零擔快運上的多年積累。
從創立之初,安能物流就把目光定位在中國零擔市場的快運網絡,首先在目標市場非常確定,主要做B端,而且在那些年剛好電商興起,安能物流趕上了。在2012年,與阿里巴巴達成戰略合作,入駐阿里物流平台;在2014年,加入到京東物流開放平台,成為京東的第三方物流服務提供商。
在多年和零擔物流打交道的情況下,安能也摸清了這個市場的特性,就像三志物流董事長餘嵩所説的:“2B的客户第一需求就是成本。”基於此認識,安能在2020年打出了定價2.0策略,確定了物流“中轉費+包倉費”和一省一價的定價標準,而標準、優惠的價格也引來了眾多客户,充實了安能的營收。
此外,安能物流也有自己的某種特色,不同於順豐、三通一達等在城市爭奪,它專門做那些物流的盲區,比如鄉鎮區域,大陸之外的港澳台地區。目前,根據官網數據,安能物流的鄉鎮覆蓋率達96%以上;從2016年到2017年間,物流服務延伸到了香港、澳門,2018年1月,開通了台灣的空運和海運業務。
通過多年積累的物流規模,經驗積累,控制成本,安能通過價格優勢建立自己的競爭優勢,這也是其雖然長期處於物流第二梯隊,在激化的物流公司巨頭爭奪戰中存活下來的原因。
正是由於多年來打下的基礎,讓資本市場看到安能在零擔物流上的可能性,也給與了安能更多的期望。
鄉鎮覆蓋率96%,停不下來的擴張之路
做物流,一個重要的前提條件就是地盤,包括分撥、倉儲、車輛,都是需要地作為支撐。在零擔上做了十年的安能如今已擁有近140多個分撥中心,26000多家網點門店,對比曾是“零擔一哥”的德邦,2020年擁有分撥中心140個,網點30415個。同時,安能還擁有96%的鄉鎮覆蓋率,僅從數據上説,已經是國內的巨無霸。
然而從營收上看,卻依然與頭部的企業有顯著差距。2020年,德邦營業收入275.03億元,而安能這一年的營收為70.81億元,德邦營收近似安能4倍。顯著差距的箇中原因,還是跟它的擴張模式有關。
儘管地盤是做物流的生命線,但是地是一個重資產,安能雖有了資本的大量融資,但是佈局全國分散的鄉鎮市場顯然僅僅運用資金是無法解決問題的。所以安能做出了改變,提出了貨運合作商平台模式,也就是行業認為的加盟制。
加盟制的好處顯而易見,對於加盟商可以利用安能的品牌分享業務;作為安能,則可以通過低資產的方式,迅速擴張版圖,特別在做鄉鎮市場時,加盟的帶來的覆蓋效果更好。根據招股書,截至2020年12月31日,安能已經與約26400名貨運合作商和代理商展開合作。
然而,在達到市場覆蓋的同時,加盟店的問題凸顯。由於沒有什麼標準的加盟限制,數量實現增長的同時,業務量卻並沒有顯著提高。這一點可以從德邦數據的對比中看出來,德邦30415個網點,2020年實現275.03億元,安能這年的26000個網點只帶來70.81億元的收入。
所以,在業務量無法達到要求的情況下,盲目擴張門店並不是明智之舉,安能的加盟模式也面臨質疑。但似乎這一切都被一支看不見的手無情助推,並沒有給德邦過多思考的餘地。目前來看,這隻手很可能就是來自快遞的攪局。
如今,快遞已進入存量競爭階段,只有幾個巨頭把守,營收風險也在加劇,而分擔風險的最好方式就是尋找第二增長曲線,顯然零擔是一個重要的方向。包括京東的冷鏈零擔、順豐快運、百世快運,都在向零擔業務延伸。
(圖源:運聯智庫)
根據運聯智庫發佈的2020年零擔收入TOP30排行,順豐以124.5億的零擔收入擠掉了曾經的“零擔一哥”德邦;在4月24日的全國網絡大會上,百世集團宣佈本年度的目標是2.2萬個門店,同比增長25%,並最快2022年上市。
零擔的賽道正變得越來越擁擠,也讓零擔行業的危機意識增強,而安能能做的就是擴大自己的版圖,先拿下重要的底盤,其上市的目的也就在於此。根據其招股書,安能募集的資金主要用於在戰略地區興建、升級和潛在收購核心樞紐,升級幹線運輸車隊以及科技創新等。
接下來,零擔的賽道將變得越來越熱鬧、激烈、殘酷。
身處黃金賽道,安能赴港能成為中國版“ODFL”嗎?
快遞巨頭加入零擔業務並不是空穴來風,除了和自己的本業相近,更多的是看到了零擔市場的廣闊空間。
根據根據艾瑞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零擔行業市場規模近1.492萬億元人民幣,然而前10大零擔網絡市場份額僅為5.7%。這也意味着,在還是一片藍海的零擔市場,留下來的蛋糕依然很大。也正是如此,選手和資本也在加快自己的佈局。
2020年2月,壹米滴答收購優速快遞後宣佈10億元D+輪融資;同年5月,德坤物流在中銀投等領投下完成5億元B輪融資。各個物流公司都在加快踏在零擔細分賽道上的步伐。
然而,不得不注意的是,零擔賽道的問題也很明顯。其顯著的ToB屬性,供給側集中度低以及普通運力過剩的現狀,決定了零擔的物流成本高,行業整體盈利能力一般。
2020年,德邦的毛利率為10%。值得注意的是,德邦的快運業務佔比為36.66%,而且這一年的快運業務下降了6.5%,收益更多的是快遞業務在支撐。
放眼國外,美國的零擔巨頭ODFL,之前也在3%低淨利率的窘境下生存多年,然而過去30年間,這一數值已經升至15%,盈利的能力提高得益於其在南部、東北部、中西部的擴張佈局。
對於安能來説,公佈的資料是2018年和2019年一直虧損,直到2020年才實現盈利。根據招股書,其運輸的收入在三年內正在逐漸縮減,從84.5%降到62.9%,而派送和增值服務的收入正在提高。可以判斷的是,在零擔行業低利潤的壓迫下,行業只有尋找一些新的盈利開口,才是零擔的打開方式。
作為安能來説,其最大的優勢在於多年來在零擔賽道打下的設施基礎,包括分撥中心、營運線路、網點門店,這些硬件不是一時半會就可以建立起來的,而且其96%的鄉鎮覆蓋率在如今鄉鎮經濟下也有政策利好,與廣撒網的ODFL有某種相似之處。然而,在同行的加劇競爭下,安能依然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能不能借着上市的步伐,把自己的十多年來建立的優勢變為市場份額,成為中國版的“ODFL”,依然有賴於安能未來如何發揮自己的鄉鎮空間。
本文源自:港股研究社,轉載請註明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