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迪家族是美國曆史上最有名的政商大家族。
約翰·肯尼迪雖然僅任職美國總統兩年多就被刺殺,但他至今仍是美國人民最喜愛的總統之一。他的弟弟羅伯特·肯尼迪曾任美國司法部長,在約翰·肯尼迪死後,他也在衝擊美國總統職位的過程中遇刺身亡。
因厄運接踵而至,肯尼迪家族在美國的影響力逐漸衰弱。這個曾經顯赫一時的政商大家族有着怎樣的發家史?又為何對美國總統之位如此執着?
“身份低賤”的愛爾蘭後裔
十八世紀,愛爾蘭開始出現一種侵蝕馬鈴薯的植物病菌。從1845年到1848年,單一種植馬鈴薯的愛爾蘭開始出現大饑荒,成千上萬的愛爾蘭人餓死。
肯尼迪家族的先祖是愛爾蘭農民,大饑荒時期,他們的日子也變得非常艱難。
1848年,年僅25歲的帕特里克·肯尼迪搭上了一艘開往美國的貨輪,準備在新大陸尋找生存機會。貨輪上環境非常惡劣,能平安抵達美國的只有三分之一,而帕特里克非常幸運地在這其中。
從1846年到1851年這5年間,共有6萬多愛爾蘭人抵達波士頓,同時期只有1.1萬英國人和少數意大利人來到這。
波士頓,是英國新教徒的天下,他們佔據着政府中的大小職務。愛爾蘭人在此備受歧視,這些英國人認為愛爾蘭人只配做低等苦力。
帕特里克來到波士頓後很快學會了一門手藝,得以謀生並娶妻生子。
那時候的美國,大部分地區都未被開發,南北戰爭(內戰)要15年後才發生。那時的美國人都是剛剛從英國或歐洲移民過來的窮人、新教徒和探險家,還沒有富豪階級。
從最卑微到最富有
在帕特里克到美國的第十年,美國開始出現經濟危機,各行各業都不景氣。失業又感染上流行性疾病的帕特里克去世了,此時他年僅35歲。
他留下了三個女兒和一個兒子,他的兒子帕特里克·約瑟夫·肯尼迪(P.J.)成年後在波士頓開了間酒吧。
因為當時的酒吧常常被當作政治聚會場所,P.J.開始涉足政壇。他成功競選了州議員,併成為當地民主黨選區委員會主席。不僅如此,成功投資銀行和房地產使他不久就成為了中等富商。
即便如此,愛爾蘭人仍然無法和英國新教徒平起平坐,他們仍然只能生活在自己的圈子中,無法進入波士頓上流社會。
帕特里克·約瑟夫·肯尼迪(P.J.)生下了兒子約瑟夫·帕特里克·肯尼迪,為了使他擺脱愛爾蘭裔和天主教的背景,他們將他送入了新教徒辦的哈佛大學。
約翰·肯尼迪的父親約瑟夫·肯尼迪
可是在哈佛大學唸書的約瑟夫·肯尼迪仍然備受歧視。從哈佛畢業後,約瑟夫進入了父親投資成立的銀行,經過一通成功的操作,他阻止了銀行被他人收購,並順利成為銀行董事。
年僅25歲的約瑟夫成為了當地最年輕的銀行總裁,他如願迎娶了波士頓市長的女兒。
約翰·肯尼迪的母親露絲
對商業擁有敏鋭嗅覺的約瑟夫一個人離開波士頓搬到紐約發展,他進入了股票市場,並開始利用內幕消息做投機交易。與此同時,他還抓住實施禁酒令的機會,販賣私酒。販賣私酒的暴利,讓他在35歲時就成為了千萬富翁。
鉅富又如何?只有擁有權力,才能高枕無憂
由於在波士頓備受歧視,約瑟夫決定將全家人都遷去紐約居住。原因是約瑟夫的妻子曾向他抱怨:
“我在美國出生,我的孩子也都在美國出生。到底我們要怎麼做才算美國人?”
當財富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多的時候,約瑟夫開始考慮如何讓財富穩固,他發現錢無法給他安全感,但權力可以。
所以,當1932年富蘭克林·羅斯福宣佈競選總統時,約瑟夫拿出了大量真金白銀支持他。他的目的也很明確,他認為小羅斯福當選後就會給他一官半職,也許還會讓他進入內閣。
然而,約瑟夫的如意算盤落空了,小羅斯福順利當選,內閣卻並沒有他的位置。
他只好忍氣吞聲,繼續做他的生意,但他已經開始有意識地培養他的孩子們,他要求孩子們“拿第一,因為第二沒有任何意義”。
在小羅斯福第二個總統任期內,約瑟夫終於得到了一個他預期的職位:駐英大使。
但這絕對不是他的最終政治目標,他有更大的野心。他將眼光投在了四個兒子的身上:小約瑟夫·肯尼迪、約翰·肯尼迪、羅伯特·肯尼迪和愛德華·肯尼迪。
他們預備犧牲一切,只為登上權力巔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