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據媒體報道,約三分之二的日本企業正在或計劃將不斷上升的原材料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因全球大宗商品價格飆升推高了進口成本,並在新冠疫情期間擠壓了企業利潤。
據媒體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很少有日本企業考慮在今年下半年下調其主要產品和服務的價格,而大多數企業將繼續提高價格或保持不變。
調查顯示,企業正在改變近20年通縮期間的定價格局。在通縮期間,企業下調了產品和服務的價格,因為他們擔心價格上漲會趕走有成本意識的客户。
這一轉變對日本央行的決策者來説可能是件好事,他們正在努力應對持續的低通脹,部分原因是企業的消極定價行為,以及民眾的適應性通脹預期。
“我們正準備與客户協商提高價格,”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紙業製造公司經理在調查中寫道。“與此同時,我們還將通過多渠道的採購來源來削減成本。”
媒體自6月30日至7月9日調查了503家日本大中型非金融企業,獲得了240份回覆。調查結果顯示,15%的企業表示已將原材料成本轉嫁給客户,46%的企業會考慮效仿,39%的企業表示不會這麼做。
佔比勉強過半的被調查者將在今年下半年保持主要產品和服務的價格在穩定範圍內,45%計劃將提高價格,只有3%計劃降低價格。
相比之下,一年前的調查結果顯示,四分之三的公司會保持價格不變,17%的公司會下調價格,而只有8%的公司計劃提高價格。
三分之二的公司認為,全球大宗商品成本的上升將給本財年的利潤帶來下行壓力。
日本央行週一公佈的數據顯示,日本6月份批發價格同比上漲5.0%,5月份同比上漲5.1%,為2008年9月以來的最快增速。
然而,不斷上升的批發通脹不太可能導致日本央行在短時間內撤銷大規模貨幣刺激政策,因為多年來的印鈔計劃未能刺激通脹率達到2%的目標。
該調查顯示,近四分之三的非金融企業認為日本央行的超低利率政策對其業務產生了積極影響。當被問及日本央行目前的寬鬆政策應該保持多久時,只有6%的接受調查者呼籲立即結束,而其餘的人則持不同意見,39%要求持續1-2年,26%預計持續3-4年,29%希望持續至達到2%的通脹目標。
“實現通脹目標的前景渺茫,與市場原則相悖帶來的副作用可能會導致我們得不償失。”一家電機制造商的經理在調查中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