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FOF基金 助力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當下的熱議話題,也是未來的政策方向。共同富裕要在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實現。大力發展資本市場一方面可以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有助於居民更好地共享經濟發展成果。公募基金及其中的FOF(Fund of Funds)在這一過程中將發揮重要作用。

共同富裕要在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實現

共同富裕是共同和富裕的結合。富裕是共同富裕的前提,也是共同富裕的最終目標。實現共同富裕,首先要強調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經濟落後不可能實現共同富裕。

一個國家普通工薪階層的生活水平與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密切相關。1978年中國人均GDP只有156美元,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的發展,中國人均GDP已於2019年突破1萬美元台階,同年中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9.05萬元,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極大提高。也就是説,隨着經濟總量的大幅提升,中國社會的絕對貧困問題也得到了極大解決。

從居民收入端來看,無論是初次分配、再分配、還是三次分配,分配的財富都不可能無中生有,而只是把財富從一部分人手裏轉到另一部分人手裏。只有實現了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才能有可分配的財富,“三次分配”才能更好的發揮作用。從統計數據中也可以看到,平均而言,國內經濟發展較好的地區也是收入差距較小的地區。

從提升效率、優化資源配置角度,資本市場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推動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資本市場的支持。從國際發達國家發展經驗來看,直接融資尤其是股權融資,由於具有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機制,有助於優化全社會資源配置。目前直接融資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融資方式。證監會數據顯示,2020年A股IPO融資金額達4742億元,創近十年新高。截至2020年9月末,我國直接融資存量達79.8萬億元,約佔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的29%。我國資本市場直接融資有力支持了實體經濟發展,但與美國、英國等直接融資佔主導的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同時,資本市場的資源更傾向於產業政策引導的方向,這將助力科技創新,促進經濟轉型升級。證監會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科創板上市公司145家,佔整體A股上市公司數量的36.9%,IPO合計募集資金2226.2億元,在A股各板塊中排名第一。另一方面,近年來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不斷完善,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了針對性支持,北京證券交易所的設立將進一步加速這一進程。

有效的資本市場還可以通過信息的高速流動,形成有效的市場選擇機制,為具有良好投資價值、對經濟增長有積極貢獻的優秀企業配置更優質的資源。以美國為例,在1983年至1990年經濟轉型後期,適應於經濟轉型需要的消費與醫藥板塊股價表現亮眼,而此後90年代IT革命之後科技股迎來長牛;日本的情況也是類似的,在1975年至1985年經濟轉型後期,適應於經濟轉型需要的製造業升級,汽車、科技板塊的股價開始崛起。也就是説,在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資本市場會持續不斷地篩選出優勢行業中的優勢企業。優勢企業會在資本市場獲得更高估值,以激勵它們未來投入更多資金去擴大研發和再生產,從而形成正反饋。在這個過程中,優質公司的股票也會獲得幾倍甚至十幾倍的增值,最終也將回饋到廣大投資者。

從居民資產配置角度,資本市場是居民共享經濟發展成果的重要方向

鼓勵居民配置金融資產,有助於人民羣眾共享經濟發展的成果,實現共同富裕。根據央行《2019年中國城鎮居民家庭資產負債情況調查》的數據,金融資產僅約佔我國居民家庭總資產的20.4%左右,比美國低22.1個百分點。在金融資產的持有方面,貧富分化更為嚴重,將家庭總資產排序,總資產最高的20%家庭的風險金融資產的持有比例為87.9%,最低的20%家庭的持有比例為29.8%。較低的金融資產持有水平使得低收入家庭無法享受資產升值的紅利,從而進一步加劇貧富差距。

由於特殊的歷史環境,房地產投資成為過去我國居民投資創富的主要渠道。但從長期視角觀察,資本市場產生的投資收益相比房地產更可靠。參考美國的情況,在1976年用1萬美元購買不同的資產並持有到2020年,如果投資股票將變成36萬美元,投資美國國債也會變成21萬美元,投資原油和黃金僅能獲得4.8萬美元和13.5萬美元。如果投資於房地產,經過45年的累積房屋價格為7.6萬美元。因此可以得出結論,在美國過去的45年中,投資於金融資產所獲得的收益要遠高於實物資產,並且股市的表現要遠好於其他任何一類資產。

“房住不炒”政策堅決執行以來,國內房價已經趨於平穩。結合發達經濟體的資產歷史表現和共同富裕的遠景目標,有理由相信國內資產價格表現將會出現逆轉,因此有必要鼓勵居民增加對金融資產投資,共享經濟發展的成果。另一方面,居民增加金融資產的長期配置,也將為資本市場提供充足而穩定的資金,推動資本市場成長和完善,進而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公募基金已成為資本市場重要組成部分,是居民配置金融資產的最優選擇之一

投資上市公司股權是一件高度專業化的工作,一般公眾往往缺少足夠的時間、精力、信息以及方法來選出真正優質的企業,且難以承受市場的大幅波動。公募基金從誕生以來就自帶“普惠”基因,為老百姓提供了專業化投資渠道——1元起投門檻的背後,是億萬個家庭的財富積累。根據基金業協會的數據,中小投資者是基民的主體,金融資產規模在50萬元以下的比例超過63%,小於10萬元的佔比在25%左右;收入方面,税後收入在10萬元至50萬元的基民最多(佔比55.4%),而10萬元以下的客户佔比36%。公募基金走進千家萬户過程中,也將長期投資理念普及給每個普通投資者,使得居民資金的投資行為更加合理。

從1990年到2020年,中國的資本市場從零開始成為世界第二大資本市場,公募基金也“乘風破浪”迎來大發展。通過專業運作展現出的長期賺錢效應,是基金行業過去二十幾年贏得投資者認可的基礎,投資者也逐漸形成了“炒股不如買基金”的共識。2005年至2020年,代表公募股票基金平均收益水平的中證股票基金指數上漲了914.45%,代表公募債券基金平均收益水平中證債券基金指數上漲了175.32%,遠高於同期中證全指462.17%和中證全債指數106.80%的回報。目前公募基金已成為資本市場重要組成部分,更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了長期資金支持。

FOF——在公募基金的基礎上通過更優配置提升居民持基體驗的重要工具

公募基金中的一類特殊的產品——FOF,指的是投資於基金的公募基金。它除了幫助投資者解決選基難、擇時難、分散難的痛點,還具有在公募基金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散風險、追求穩健收益的特性。目前FOF在保持組合收益率具有吸引力的同時,能較有效降低組合整體的信用風險。即使持倉的債券基金出現信用風險,例如其淨值由於債券違約下跌2%,那麼假設該基金在FOF中佔比小於5%,則FOF淨值的損失將小於0.1%,對投資者而言相對更好接受一些。此外,過去居民比較喜歡的許多投資品種性價比正在慢慢下降,居民財富開始逐漸向金融市場搬家,機構化投資也已開始成為趨勢。在這樣一個資產荒時代,FOF逐漸成為一類幫助投資者進行金融資產配置和機構配置、提升居民持基體驗的重要工具。

目前,FOF在國內只是剛剛起步,但已經獲得投資者越來越多的關注,產品規模也在加速增長,從2017年底的130.30億元,增長到2021年二季度的1343.65億元,年化複合增速高達94.77%。另一方面,FOF的滲透率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截至2021年二季度,國內公募基金的規模為23.03萬億元,也就是説目前FOF在公募基金中規模佔比僅有0.58%,遠低於美國2020年末12.06%的水平。未來3年至5年,如果FOF佔公募基金規模的比例能達到5%,那麼其規模就會超過1萬億元,成為一個重要的投資品類。

近年來公募基金數量激增、業績分化嚴重,市場波動也在加大,FOF追求穩健投資的優勢愈發顯現。以今年年初以來的情況為例,偏股FOF無論是收益率、波動率、最大回撤等單一指標,還是夏普比率、Calmar比率等風險調整後指標的中位數均要好於偏股混合型基金和A股個股的相應指標。另外,偏股FOF各項指標的極差均小於偏股混合型基金和個股對應指標的極差,也就是説FOF的業績分化程度明顯小於偏股混合型基金和個股。因此,通過FOF對基金進行組合投資,可以獲得更為穩定的收益風險水平,避免投資單隻基金“踩雷”風險。

相關政策建議

一是堅定發展資本市場決心,尊重市場規律,正確引導輿論,減少噪音。A股市場經過三十年的發展,制度逐漸完善,投資者逐漸成熟,市場波動逐漸降低,賺錢效應也逐漸開始顯現,取得如此成就實屬不易。隨着資本市場參與主體的增加,一些對市場的片面言論造成的影響也在加大,不僅使投資者受到經濟損失,也給整個資本市場帶來了負面影響,建議引導輿論向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

二是做大做強公募基金,形成良性循環。在較為成熟的海外資本市場中,機構投資者的地位舉足輕重。公募基金是國內資本市場中最專業的機構投資者之一。做大做強公募基金,不僅有利於優化資本市場投資者結構、增強資本市場韌性,也能為資本市場帶來長效資金,使基金的投資收益與金融市場的良性發展形成正循環。

三是儘快出台第三支柱相關配套制度,並從產品審批、官方投教等方面鼓勵FOF的發展。從海外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FOF的發展離不開配套政策的支持。第三支柱相關配套制度的出台將為FOF整體提供大量穩定的長期資金。同時,建議可以通過加快FOF產品審批流程、通過官方投教宣傳FOF等不同方式共同推進FOF在國內的發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888 字。

轉載請註明: 發展FOF基金 助力共同富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