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大學生留“廈”來
經濟日報記者 薛志偉
今年4月,廈門大學迎來了百年校慶。藉此東風,廈門市委、市政府聯合廈大啓動了廈大校友“南強興鷺”計劃,號召校友傾情迴歸,帶動更多發展資源匯聚廈門、建設廈門。
為此,廈門專門下發《關於進一步支持廈門大學校友在廈發展的通知》,從打造校友創新創業集聚區、加大校友創業融資支持、鼓勵創設基金支持校友投資興業、推出專項人才禮遇政策等6個方面為校友提供暖心支持。對投身廈門創新創業的校友,廈門還將提供全方位的服務保障。
在廈門,類似“南強興鷺”的人才政策層出不窮。廈門始終把人才作為支撐和引領特區發展的第一資源,致力於集聚人才、留住人才、幫助人才成長髮展。畢業工作有補貼,初入職場有房住……廈門推出的一系列引才政策正持續發力,吸引各地高校畢業生近悦遠來。
“剛就業就可以申請到3萬元生活補貼,還有市場價七折的地鐵口公租房。初入職場就有房住,讓我可以安心奮鬥。”畢業於廈門大學的安踏集團員工俞曉燕説,目前安踏集團共有200餘名新員工居住在位於廈門市翔安區洋塘的保障性租賃房,公司還專門配備了兩輛大巴車往返接送。居住不難、通勤不愁,員工幸福感滿滿。
細數這些年,廈門關於人才發展方面的政策、“綠色通道”一個接一個。尤其是2019年以來,廈門連續實施“三個五”“三個六”“三個七”引才工程,其中提出每年接收高校畢業生5萬人、6萬人、7萬人,堅持一手抓外地院校引進來,一手抓本地高校留“廈”來,通過定製留廈政策、拓展市校合作等方式,提升本地高校畢業生留廈就業率。
近3年來,廈門市當年接收畢業生就業人數分別首次突破4萬、5萬、6萬,年均增長保持在20%左右。其中,廈門大學、華僑大學畢業生整體留廈就業情況保持在22%左右,集美大學超過40%,廈門理工學院等超過50%。
“這幾年廈門人才政策誠意滿滿。”廈門市高層次人才發展中心主任王鵬表示,“總的來説,來廈門,住房不愁、落户不愁、子女教育不愁,我們對人才的承諾就是‘廈門C位無限量’,只要大家願意來,廈門就是最理想的舞台,任何時候都不晚。”
除了吸引本地高校畢業生留廈,廈門市還創新引才模式,聯合各區“組團式”赴各人才大本營集中地、各重點高校開設現場專場招聘,變被動為主動。今年以來,廈門市委組織部、市人社局攜手市國資委組團走進上海,向復旦大學、同濟大學在校大學生拋去“橄欖枝”;思明區走進太原理工大學舉辦專場引才推介會,攜手十點讀書等企業開展外出推介招聘;集美區邀請廈門工學院、集美大學等10所高校,走進優尼康國際互聯網時尚產業園,暢談校企合作……
“反響很熱烈,不少學生紛紛前來諮詢交流,當場就收到了不少優質簡歷。”十點讀書品牌公關總監張銘泉連連稱讚,這得益於廈門市的畢業生引才政策體系。來自復旦大學國際公共政策專業的2020級研究生王若楠説:“活動現場體現出廈門對人才引進工作的重視,我身邊的同學都對廈門印象特別好。”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