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擴大進口是中國政府不斷深化改革開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具體實踐,是中國主動開放國內市場的具體行動。近年來,中國進口紅利日益凸顯。在疫情背景下,看中國如何穩進口、安全進口,看進口如何在中國國民經濟和世界經濟格局中發揮作用,很有現實意義。
中國消費品進口提高了國內消費者的生活水平。以食品為例,近年來進口額、進口數量、種類不斷擴大,使巨大的潛在消費需求變成現實需求,擴大了國內消費,實現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防疫期間,消費品進口也為保民生作出了不可忽視的貢獻。2020年,中國糧食、肉類等農產品進口量分別增加了28%和60.4%,這些產品的進口有利於抑制相關產品的價格過快增長,保障老百姓的基本生活。
2020年,中國是率先恢復進口增長的國家。由於防疫措施科學、有效,中國在較短的時間內控制住了新冠肺炎疫情,其後開始復工復產,中國的進口貿易也比其他國家得以更快恢復。2020年前三季度,中國貨物進口貿易增長呈現“V”形態勢,顯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11月份,全國進口總值同比增長4.5%,連續3個月正增長。
中國進口對世界經濟的貢獻更加凸顯。2001-2019年,中國貨物進口規模不斷擴大,年均增速高達12.6%,同期全球貨物進口年均增速為6.3%。2020年,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進口表現也是一枝獨秀。根據WTO公佈的月度主要經濟體貨物貿易數據測算,2020年前10個月,中國進口國際市場份額達到了11.5%,這比歷史最高值大幅提升了0.7個百分點,有力支撐了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
外國企業應積極主動抓住中國進口這個重大機遇。從中國的發展現實來看,一個基本判斷是,目前中國國內對進口產品的需求還沒有被完全挖掘和釋放。隨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和消費升級規模、範圍的擴大,國內對進口產品的需求規模將日益增多,需求偏好也將發生改變,不僅會增加對各類高檔品、奢侈品的需求,還會逐漸增加對高質量日用消費品以及高性價比海外品牌產品的需求。這對於任何一家外國企業特別是大型跨國企業都是千載難逢的機遇,抓住了這次機遇,可以為企業自身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疫情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是深遠的,世界銀行的一份報告指出,疫情衝擊導致世界面臨二戰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在這樣的背景下,外國企業積極擴大對中國出口比任何時候都具有戰略意義。
積極擴大進口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戰略性作用。進口是國內大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關鍵樞紐。在促進暢通國內大循環方面,積極擴大消費品進口有利於激發消費潛力和活力,進而加快促進形成強大的國內市場。在促進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方面,積極擴大進口有利於更好地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進而推動國內外市場更好地聯通和相互促進。另外,積極擴大消費品進口本身就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生產服務的各類產品進口也是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服務的,因此,要積極擴大進口,服務新發展格局的構建。當然,在積極擴大進口時,一方面,應擴大進口規模,提高進口範圍,優化進口結構,改進進口監管方式,提高進口實效;另一方面,也要注意進口安全,防範進口風險。
毫無疑問,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期,中國依然是全世界最大的市場之一,是全世界最具潛力、最好的市場,中國市場將越來越開放、越來越有吸引力。今後,中國將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更有效率地實現內外市場聯通、要素資源共享,讓中國市場成為世界的市場、共享的市場、大家的市場,讓中國和世界共享更多“中國進口紅利”。
(魏浩,作者為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國家進口研究中心主任)
原標題:中國進口紅利日益凸顯(開放談)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1年02月23日 第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