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圍養老餐困局二|背靠集團供餐的連鎖驛站:想説走量 成本不幹

想象中的藍海,卻在實踐中成了困局。

一面是獨居、孤寡、高齡、失能等老年人,對於高質量、多元化餐食需求的逐步提升;一面是養老驛站及社區餐企等助餐供給方,還在艱難摸索:定價合理、多元營養的的老年餐標準是什麼?相對單一的老年餐來源,如何應對老年人慢性病下的多維需求?附加在 “最後一公里”配送上的隱形門檻與成本,何時能夠降低?

同樣需要落實助餐服務,但驛站內卻無足夠條件設置廚房,相比需要“另起爐灶”的前泥窪驛站,同位於豐台區的豐西社區養老服務驛站(以下簡稱“豐西驛站”),給出的養老助餐解決方案是“靠集團提供配餐” 。

儘管沒有前泥窪驛站那樣擔憂餐食來源的困擾,但豐西驛站的工作人員李欣(化名)表示,區域內老年餐配送需求的增加,對自己所在驛站的人力調配及成本把控也形成了不小的挑戰。

突圍養老餐困局二|背靠集團供餐的連鎖驛站:想説走量 成本不幹

(圖為:位於豐台新村街道的豐西社區養老服務驛站)

配餐靠集團養老院

目測使用空間不到30平方米的豐西驛站內,除了驛站必須具備的幾大養老服務功能區及代購商品區,同樣沒有設置廚房。能為助餐業務提供支持的,僅有幾張方便老人就餐的桌椅。

因為疫情防控的原因,豐西驛站的助餐業務在12月中旬剛剛恢復。根據李欣提供的最近一週的菜譜,12月17日的菜品包括菊花魚、肉沫五彩蒜薹、西紅柿炒雞蛋還有鯪魚油麥菜,主食則是雜糧飯和南瓜糕。

突圍養老餐困局二|背靠集團供餐的連鎖驛站:想説走量 成本不幹

(豐西驛站公示的12.13-12.17菜譜)

李欣介紹稱,每週一至週五,豐西驛站會面向老年人供應午餐,20元一份,都是兩葷兩素再加兩樣主食。

“我們驛站不做飯,一方面是因為場地小、施展不開;最主要的原因是集團給旗下驛站統一的配餐支持。” 談及驛站空間不夠、卻仍能提供助餐服務的原因,

李欣介紹稱,他所在驛站的運營商為老吾老集團,驛站所在地周邊設有老吾老養老院,因此豐西驛站的老年餐由集團旗下的養老院統一製作並專車配送到店,驛站方面就免去了自行制餐的麻煩。

“目前疫情基本穩定了,我們的助餐服務也差不多完全恢復。每週的菜單會發到驛站組建的社區養老羣,有訂餐需求的老人可以提前預訂,到店自取或者選擇外送。”談及驛站內已開展的社區養老服務內容,李欣笑言,助餐是其中最受社區老年人關注的一大項目。

“勸退”部分老人的配送費

從剛開業時候的摸索運行,到現如今贏得了社區大部分老人的看好,李欣稱,幾年的時間內,他眼見着北京養老驛站的服務功能不斷增加,也眼見着養老助餐點在政策的鼓勵下,如雨後春筍一般從幾百家發展到了上千家。據民部披露數據顯示,截至目前,2021年全市1000家養老助餐點發展任務已提前完成。

談及當下北京興起的 “驛站助餐熱潮”,李欣表示,自己所在的驛站也一直在積極響應。在沒有疫情的正常情況下,驛站內能容納部分老人用餐,也支持他們打包外帶;疫情之下,驛站推薦線上訂餐,但配送的前提條件是隻限驛站1km範圍內的老人,收費標準是在餐費之外,加收配送費5元。

突圍養老餐困局二|背靠集團供餐的連鎖驛站:想説走量 成本不幹

(豐西驛站此前曾因疫情原因暫停營業)

“為什麼限定驛站配送範圍在1km範圍內,一方面是因為午餐配送時間緊、任務重,太遠的我們送不過來,而且送到了餐都涼了、影響口感,老年人也會不滿意。” 李欣解釋道。

至於配送費的收取,李欣稱,目前北京市面上只有極少部分的驛站會面向轄區內的老人提供免費送餐服務,在此之外,更多能夠提供助餐服務的社區養老驛站,出於自身配送成本的考量,還是會加收一定金額的配送費。

李欣直言,向訂餐老人收取5元不等的配送費,也確實“勸退”了不少老年人。但在李欣看來,所收取的餐食配送費,實際上也是驛站為了減少人力成本的無奈之舉。

不好割捨的新業務

在北京商報記者的本輪走訪調查中,從豐台、朝陽等區域部分養老驛站的工作人員反饋來看,對於有關部門鼓勵並督促養老驛站落實的助餐服務,驛站們大都在兩種看似衝突的態度之間反覆“橫跳”:既希望通過走量模式形成規模,但又顧忌人力成本提升;訂餐少、驛站配送壓力小,又憂心會錯失助餐業務發展為未來盈利點的契機。

突圍養老餐困局二|背靠集團供餐的連鎖驛站:想説走量 成本不幹

(前來豐西驛站諮詢的老人)

某居家養老服務機構的負責人劉嫣(化名)向記者直言,在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領域,能夠實現連鎖的養老驛站往往具有一定資源整合能力,這部分連鎖驛站在一些社區的養老驛站助餐點,雖然很受老年人歡迎,但因為大多虧本或微利運營,企業的參與積極性自然也就不高。

李欣也表達出了與上述驛站同行們相似的看法。李欣坦言,並不是沒有想過通過“走量”模式謀求更大發展,但驛站的配送承載力以及成本壓力也確確實實存在。

”老年人的用餐量如果上去了,那麼配送的人力成本也要往上走;自己人一旦配送不過來,就要僱專人給老人送飯,這就會產生另外一筆額外的開銷。” 李欣坦言,如果僱傭專門的配送員,投入在助餐配送方面的成本將會更高,驛站的運營壓力也會更大。

據李欣透露,現階段,通過幫老人代購生活必需品、承接周邊社區的一些適老化改造等業務,自己所在的驛站確實實現了一些收入的進賬,但在助餐服務方面,雖有集團的養老院提供穩定餐食,可刨去因配送產生的人力成本,驛站在助餐這塊仍然談不上盈利。

儘管助餐服務在短期內呈現出了不掙錢的光景,但李欣似乎也不願意放棄這塊業務。在他看來,社區老人對於助餐服務的需求真實存在,背後的市場也值得挖掘。

“對老年人來説,一日三餐是‘頭等大事’。特別是對於高齡、獨居、空巢和失能、半失能的老人,吃飯更是一大剛需。”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陸傑華指出,基於當下北京老齡化程度較高的這一現狀,在全市驛站不斷推進助餐服務落實的背後,附加在 “最後一公里”配送上的隱形門檻與成本也逐漸顯現。

在陸傑華看來,正如一枚硬幣的AB面,助餐這一新的業務內容,在為驛站運營商提供發展新思路的同時,也給部分驛站的運營帶來了一些新挑戰。

養老助餐服務能否成為一門對老人收費友好、且能保證驛站運營商有錢賺的業務?面對廣闊的老年餐市場,李欣覺得還需要再堅持堅持、觀望觀望。

北京商報記者 盧揚 榮蕾 文/攝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75 字。

轉載請註明: 突圍養老餐困局二|背靠集團供餐的連鎖驛站:想説走量 成本不幹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