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虧780億美元,相當於全國GDP的10%!為何瑞士央行仍舊不慌?
在保收益與穩匯率方面,瑞士央行“魚與熊掌兼得”。
過去的短短几個月,瑞士央行龐大的1萬億美元外匯儲備就因投資不善而蒙受鉅額損失。
曾任瑞銀債券策略師的查普曼(MeyrickChapman)稱,瑞士央行股票、債券投資的回報可能“一個比一個糟”。
查普曼從瑞士央行對所持資產類別和貨幣的細分比例,以及該央行必須為其美國股票投資組合提交的13F表格中估計,今年迄今為止,瑞士央行投資失敗所導致的損失可能達到約750億瑞士法郎(780億美元)的水平,這大概相當於瑞士GDP的10%。
不過,750億瑞郎打水漂似乎不用放在心上。
雖然瑞士央行與其他主要央行的政策很不一樣,但也同樣導致了資產負債表爆炸式增長。
在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導致雷曼兄弟破產,以及隨之而來的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之前,瑞士央行的外匯儲備只有區區800億瑞士法郎。然而就在最近,瑞士中央銀行的外匯儲備超過1萬億瑞士法郎,約合1.04萬億美元。
美聯儲、歐洲央行、日本央行或英國央行等一眾央行的資產負債表大增的原因是,他們選擇購買資產以增加本國經濟的流動性。這些購買狂潮是通過發行新貨幣來推動的,而這些新貨幣又作為準備金記入銀行系統。
相比之下,瑞士央行外匯儲備狂翻12倍的原因,是瑞士央行與瑞郎瘋狂升值作鬥爭的結果。
回國投資的瑞士投資者與從貨幣政策混亂的歐元區中尋求避風港的外國人推高了被公認為“避風港”的瑞郎。基於此,瑞士版的量化寬鬆政策誕生了:新印發的瑞士法郎賣給了瑞郎多頭們,央行則將所得收益用於購買外國資產。
瑞士央行的首選是購買歐債。但隨着對瑞士法郎的需求飆升,瑞士央行不得不購買美國和其他地方的債券和股票。外國對瑞士貨幣的需求,也因此轉化為瑞士央行的資產。
瑞士央行在一定程度上使瑞士變得富有。但在很大程度上,資金的流入造成了瑞士央行負債增多,瑞士央行旨在用增加海外資產配置來抵消這種負債。瑞士央行的目的從來都不是賺錢,而是為了防止瑞郎升值。
在整個第一季度,瑞士央行持續購買外國資產。如果瑞郎升值壓力持續,瑞士央行可能會購買更多。在俄烏衝突後,由於對瑞郎的需求上升,作為衡量瑞士法郎需求的一個關鍵指標——瑞士央行的即期存款再次上升。在3月初,瑞士法郎一度與歐元持平,而且具有進一步升值的潛力。
瑞士央行在當月的會議上表示:
“瑞士央行將保留其擴張性貨幣政策,擴張性貨幣政策將瑞士央行的政策利率和瑞士央行的活期存款利率維持在-0.75%,瑞士央行在必要時會干預外匯市場,以應對瑞郎的上行壓力。在這樣做的同時,瑞士央行考慮到了瑞士的整體貨幣情況,以及瑞士與其他國家的通貨膨脹率差異。當下,瑞郎匯率仍在上行,且俄烏衝突導致全球不確定性仍大幅增加。在此背景下,瑞士央行的貨幣政策正在確保瑞士國內物價穩定,並支持瑞士經濟。”
因此,在可預見的未來,購買外國資產似乎仍將是瑞士央行的政策重點。畢竟,從廣義上講,該政策奏效了。
瑞士央行的確從投資外國資產中賺到了錢,畢竟這些外國資產升值了。
查普曼指出,如果在2022年第二季度,債券價格的跌幅與第一季度一樣大,那麼瑞士央行上半年的投資表現將非常糟糕。且如果股市沒有復甦,瑞士央行則可能損失1200億瑞士法郎(佔瑞士GDP的16%)。
然而現實情況是,瑞士央行在股市的長期收益遠遠超過債券損失,以及向瑞士儲户提供的微薄回報。與此同時,英國央行和澳洲聯儲等央行過去的量化寬鬆投資組合帶來了重大損失,但瑞士央行除外,瑞士央行的收益狀況可能仍處於良好狀態。
查普曼估計,到2021年底,瑞士央行的投資利潤約為900億美元。自那以後,由於美元升值,瑞士央行的利潤有所下降,但仍有大約650億美元的利潤被保留。這一鉅額收益為該央行構成了一個巨大的緩衝。
畢竟,在法律上,瑞士央行被限制支付最高6%的股息,因此它不能輕易放棄利潤。相反,自2010年以來,瑞士央行根據其資產增加了撥備。這標誌着瑞士央行從其他央行中脱穎而出,這些央行的撥備相對較薄,隨着“量化緊縮”的發展,這些撥備可能會迅速被侵蝕。
此外,查普曼還認為,市場的邏輯似乎有利於瑞士央行。
投資債券和股票的損失通常與美元升值有關。儘管美元升值侵蝕了瑞士央行的外匯儲備,但至少在某種程度上,瑞士央行的“整體策略”也會在瑞郎的升值或貶值下奏效:當瑞士法郎升值時,瑞士央行的儲備資產升值;當瑞士央行的儲備資產貶值時,瑞士法郎也會相應地貶值。
因此,眼下780億美元的損失並不會讓瑞士央行感到頭疼。事實證明,瑞郎將繼續成為全球投資者的避風港。
聲明:
本文版權歸金十數據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商業機構、網站、公司及個人禁止轉載或再利用文中信息,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