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券商否極泰來?越秀金控再度增持中信證券,更有多家券商受大股東增持!

由 仝海燕 發佈於 財經

8月5日晚間,越秀金控公告,公司或控股/全資子公司擬使用不超過23億港幣或等值人民幣,進一步增持中信證券股份。

今年以來,券商股整體表現不佳,但7月以來,包括中信證券、中原證券、華泰證券、海通證券、招商證券在內的5家上市券商H股相繼獲得大股東增持。

多家券商股東積極增持,產業資金大舉入手,是否意味着券商股已經達到底部?

一、越秀金控再度增持中信證券

越秀金控在8月5日的公告中表示,為鞏固在中信證券的主要股東地位,基於獨立的市場研判,公司或控股/全資子公司擬使用不超過23億港幣(含本數)或等值人民幣,進一步增持中信證券股份。

越秀金控目前是中信證券的第二大股東。

2020年1月,越秀金融及其子公司向中信證券及其全資子公司交割了廣州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已更名為“中信證券華南股份有限公司”)100%股份,並於3月收到中信證券發行的809867629股A股股份。

2021年第一季度,越秀金控再度出手,經該公司經營管理層決策,廣州越秀金控通過滬港通累計增持中信證券106494000股H股股份。

目前,越秀金控直接、間接合計持有中信證券916361629股股份,佔中信證券總股本的7.09%。

越秀金控在公告中表示,中信證券經營穩健,2020年總資產、淨資產、營業收入、淨利潤水平等均居國內證券行業首位,預計此次增持將鞏固該公司在中信證券的主要股東地位,優化對中信證券的持股配置,為該公司帶來較穩定的投資回報。

二、7月以來大量資金出手增持券商

7月份以來,包括中信證券、中原證券、華泰證券、海通證券、招商證券在內的5家上市券商H股相繼獲得大股東增持。

7月6日,華泰證券接到第一大股東國信集團通知,當天國信集團通過港股通增持了236.36萬股華泰證券H股股份,約佔華泰證券總股數的0.0260%。按照華泰證券港股最新收盤價10.84港元/股估算,該次增持約耗資2562.14萬港元,合人民幣2132.81萬元。

根據華泰證券7月9日公告,僅在7月6日至8日短短3天之內,國信集團就已通過港股通累計增持華泰證券H股782.46萬股,已超過7月6日披露的股票增持計劃數量下限的50%,增持動作堪稱神速!

7月8日,海通證券第九大股東上海電氣也斥資1980萬港元,買入300萬股H股,使其持有海通證券H股比例超過6%。而就在去年12月17日,上海電氣也曾以2025萬港元增持了300萬股海通證券H股。

與海通證券類似,招商證券第五大股東河北港口也在7月8日以944.36萬港元,買入90萬股招商證券H股,因持股比例首次超過5%而被港交所披露。而就在2020年三季度,河北港口還增持了7921.91萬股招商證券A股。

與此同時,私募機構也在持續買買買。港交所數據顯示,自今年1月以來,管理規模超過300億元的寧泉資產至少已相繼大筆買入了中信建投、國泰君安證券、東方證券、中原證券4家券商的H股。

三、年內超43億份新增份額流入券商ETF(512000)

而中信證券的大股東在上半年也頻頻在港股市場進行增持。產業資金大舉入手,是否意味着券商“時來運轉”?

招商證券非銀團隊指出,券商行業景氣度向好,券商半年報超預期,券商板塊催化劑已達共振局面,基本面向好、政策面刺激、流動性寬鬆,近期估值仍未出現明顯改善,但我們對板塊看好的信心不變。

開源證券最新觀點指出,券商α和β環境持續向好,券商中報超預期,估值和機構配置仍在底部,龍頭標的可享估值溢價。

作為板塊投資利器,券商ETF(512000)同樣成為投資者把握板塊機遇的首選。據上交所數據統計,券商ETF(512000)當日最新基金份額達232.76億份。按券商ETF8月5日的最新基金淨值1.0084元計算,券商ETF當日最新估算規模達234.71億元,是市場上少數“百億俱樂部”ETF之一,年內日均成交額超10億元。流動性極為充沛。

截至7月30日,券商ETF年內份額增長超43億份,是今年前七個月市場份額增幅最大的股票型ETF。

除了交易費用更低之外,相對個股的投資勝率也更高,今年前七個月,券商ETF表現跑贏了超過80%的成份股。趨勢行情如2020年5月28日至7月9日區間券商ETF(512000)漲幅為51.34%,全面複製了證券公司指數表現。券商ETF(512000)跑贏了45中成份股中的32只,跑贏了同期71%的券商成份股。

【風險提示】中證全指證券公司指數基日為2007年6月29日,發佈於2013年7月15日。指數成份股構成根據該指數編制規則適時調整,其回測歷史業績不預示指數未來表現。本文內容和意見僅作為客户服務信息,並非為投資者提供對市場走勢、個股和基金進行投資決策的參考。我公司對這些信息的完整性和準確性不作任何保證,也不保證有關觀點或分析判斷不發生變化或更新,不代表我公司或者其他關聯機構的正式觀點。文中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閲讀者的投資建議,如涉及個股內容不作為投資建議。我公司及僱員不就本內容對任何投資作出任何形式的風險承諾和收益擔保,不對因使用內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而負任何責任。基金過往業績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投資需謹慎。